友快網

導航選單

沒有97, 港片也會沒落, 看洪金寶和劉家良就知道了

港片日薄西山,已是不爭的事實。

可總有人把港片的衰落全推給90金融危機和97迴歸,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且不全面的。

起初內地對港片並沒有多少限制,反而對他們很寬容,看《賭神2》就知道了。

《賭神2》無論角色、內容、思想都是極度不正確的,導演王晶,投資人向華強,以及片中的一眾演員至今還能在內地拍戲,那就說明大陸對他們確實寬宏大量。

那麼港片究竟因何而沒落呢?以洪金寶和劉家良為例便知,他們兩人是港片七八十年代輝煌時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極具港味的導演,具有說服力。

洪金寶是變得太多讓港片走入了死衚衕。

《富貴列車》是洪金寶為數不多的多線敘事的片子。

如果香港電影當年多些這種嘗試,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勢頭就可以延續的很遠,而不至於曇花一現。

也許香港電影也會像好萊塢一樣出現新好萊塢,有更多的徐克、許鞍華、餘允抗,徹底改變香港電影。

所以即使沒有90亞洲金融危機,97大事件,香港電影也會在90年代後期極速衰退。

因為他們沒有新東西了,只是在不斷的重複,從群星薈萃的《富貴列車》中就可以看出來。

開頭四條線並行,只是堅持了不到半小時就回歸到了單線敘事的功夫喜劇的老套路上,至此插科打諢到完。

而且片中盡顯小家子氣與寒酸相。

一部大投資、多明星的西部片竟然連一處大場面都沒有。

鏡頭也盡是中全景,幾乎沒有遠景和航拍,因為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沒有那麼多大地方任電影隨意發揮。

如果《富貴列車》能夠在內地取景拍攝,這部電影的質量絕對會再上好幾個臺階。

到最後也不至於一個鎮子只有幾戶人家,一個遠景掃過去,一覽無餘,那種大漠孤煙直,萬徑人蹤滅的氣勢恢宏在香港是拍不出來的。

80年代中期,港片正處“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鼎盛時期,還能容忍不斷地重複。

《富貴列車》上映後只是敗給了《英雄本色》,但一部兩地合拍的《南北少林》就輕易打破了港片的票房格局。

可港片看到這種變化之後又做了什麼?

一味地跟風,把一種型別拍到死,導致其他型別消失或淪為小眾。

李連杰火了就使勁拍功夫片,群星戲有錢賺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但這種模式也不是什麼創新,而是復古七八十年代,導致現在只剩警匪片。

最典型的導演就是王晶,屬於洪金寶們中的一員。

如果他沒有把賭神系列、鹿鼎記系列、逃學威龍系列、追女仔系列拍到拍無可拍,也許爛片之王的名頭也不會這麼響。

港片的繁榮是工業化的結果,港片的日漸式微也是繁榮帶來的不思進取的必然結局,因此不要人云亦云的怨怪97之後再無港片了。

劉家良是根本不變讓港片道盡途窮。

1980年,成龍的《師弟出馬》開頭就是一段舞獅,但成龍不講究什麼規矩,好看有趣就行。

經典的邵氏推拉鏡頭,從頭打到尾的充實感,《師弟出馬》即使放到現在也不能被稱作爛片。

只是影片中成龍這個角色前後的割裂感太大了。

前20分鐘是苦大仇深,武學不濟的笨小孩,從開始出門找大師兄後一下子變成了活潑開朗的樂天派,武功頗高的奇才,好似兩個人。

劇情簡單到彷彿沒有故事,全靠巧思和雜耍撐著。

但比在羅維時期拍得爛片強多了,也比邵氏只在棚內拍攝的侷促強多了,更比之前強調師傅大於天的功夫片強多了。

這是成龍對於以前港片的創新,走出舒適圈這一步太重要,《師弟出馬》不愧是香港開埠以來首部破千萬票房的電影。

其實,成龍這一路走來,從功夫喜劇到時裝動作喜劇,都是在模仿別人。

但他可以一直學習到有了自己的風格,學成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而這種學習的精神正是現在的電影所欠缺的。

同樣,劉家良也沒有這種學習的精神。

《師弟出馬》的第二年,劉家良就推出了《武館》,一開篇就是一段講什麼是舞獅規矩的介紹,表明自己的正統地位。

可劉家良終究是過時了,票房雖位列當年票房榜第十,但前九全部是娛樂、看點、搞怪、獵奇兼具的電影,只有《武館》一部正經電影。

《武館》前一年的《少林搭棚大師》就能看出劉家良的落後和守舊,固執地認為功夫片就應該一本正經。

《少林搭棚大師》是一部沒有故事可言,全靠奇技淫巧堆疊起來的電影,勝在硬橋硬馬的功夫,但這種電影註定會被淘汰,因為電影不止看創意,也要有內容和技法。

難怪以李連杰為代表的內地功夫片進入香港之後,港產功夫片就式微了,因為看過大場面就不會習慣邵氏逼仄的攝影棚了。

1982年,李連杰的《少林寺》殺入香港電影市場,劉家良的《十八般武藝》被打得一敗塗地。

自此之後劉家良只有1986年藉助李連杰主演的《南北少林》和1988年憑藉周潤發主演的《老虎出更》進入過年度票房榜前十,這也是他唯二破千萬票房的電影。

如果全憑劉家良自己的招牌,他票房最高的電影是1982年的《十八般武藝》,票房只有900多萬,這已經是他從影以來最好的成績了。

1994年的《醉拳3》後,劉家良因身體原因隱退,千禧年後被方逸華邀請出山,但那時的電影市場早已不是劉家良的天下了。

難怪80年代後劉家班就不再一統天下了。

因為成家班、洪家班、袁家班的動作更加快速凌厲,更加漂亮飄逸,他們的故事也不再是守舊的封建禮制,更加開放包容。

而劉家良的功夫片則一直是兩套故事模式,傻小子闖蕩江湖拜師學藝後手刃敵人或一代宗師很憤怒,經歷挫折後幡然醒悟,從未變過。

洪金寶的變是創新一個型別後,榨乾這個型別的最後一滴的剩餘價值。

如《鬼打鬼》帶火了靈幻片,洪金寶就開始拍《人嚇人》《人嚇鬼》《鬼咬鬼》,從年度票房第四跌到連前十都進不去。

五福星系列受熱捧後,接連推出《奇謀妙計五福星》《夏日福星》《福星高照》《五福星撞鬼》,評分一路下滑,從7。9降到6。5。

劉家良的不變是拍了一個題材就一直拍這個題材。

如《少林三十六房》票房大賣296萬後,劉家良就一直延續此模式。

《爛頭何》《瘋猴》《少林搭棚大師》《武館》都是傻小子闖蕩江湖拜師學藝後手刃敵人或一代宗師很憤怒,經歷挫折後幡然醒悟。

由此可見,正是洪金寶們和劉家良們的這種變與不變讓港片成為時代的記憶。

畢竟不論在什麼時候,電影的廣大受眾都是年輕人,而年輕人又怎麼願意天天看一樣的電影還要被人教育呢?

如今的主旋律就是當初的劉家班和洪家班,再不變,命運也跟劉家班與洪家班一樣,紅一時可以,紅很久就得變。

上一篇:叢林作戰的五部經典電影: 《太陽淚》排在倒數, 《金剛》只能第二
下一篇:黃子華《飯戲攻心》破7100萬港幣, 道恩·強森《黑亞當》累計144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