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1993年, 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一年, 徐克失去李連杰, 杜琪峰成炮灰

沒人會想到,曾經風靡一時的香港武俠片,如今竟然會銷聲匿跡。

在皮哥印象裡,最近一部得到較大關注的還是年初王晶導演的《新倚天屠龍記》。

影片沒有進院線,而是在網路播出,口碑著實有些慘不忍睹。

曾幾何時,從邵氏公司到李小龍,再到90年代初的《黃飛鴻》《新龍門客棧》等古裝武俠片。

被稱為“票房靈藥”的武俠片,代表著香港電影的“門面”。

不僅在亞洲掀起一股“武俠熱”,在歐美地區也深受歡迎,很多好萊塢明星,都是香港武俠片的忠實粉絲。

但如此輝煌的武俠片,卻在1993年迎來出乎意料的全面潰敗。

那一年,香港影壇湧現了

《倚天屠龍記》《殺人者唐斬》《英雄豪傑蘇乞兒》

等規模宏大的武俠片,但無一例外,都是票房失利。

尤其是洪金寶導演的武俠片鉅製《一刀傾城》。

這部影片,投資1800萬,卻只收獲不到200萬票房,慘重的滑鐵盧,直接導致投資方萬里電影公司倒閉。

這一年的香港電影,年產量接近400部,武俠片佔了其中的十分之一。

香港影壇各路大佬,圍繞武俠片展開的票房之爭,也是拼盡了渾身解數。

如今在再回顧1993年香港影壇那場“群雄逐鹿”的大戲

其實遠比電影還要精彩。

一、徐克的“水逆之年”

在經歷了《笑傲江湖》《黃飛鴻》等片的輝煌後,徐克在這一年似乎是遇到了“瓶頸”。

雖然2月上映的《黃飛鴻3:獅王爭霸》拿下2700多萬港元票房,但徐克卻仍然開心不起來。

因為當時李連杰和嘉禾的合約到期,李連杰決定離開嘉禾自己創辦公司,這讓由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面臨著夭折的風險。

與此同時,徐克的《倩女幽魂》和《笑傲江湖》系列也都結束,

原本手握多張王牌的徐克一時間陷入窘境。

正所謂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心思活躍的徐老怪重振精神,開始規劃之後的電影版圖。

他先是把《笑傲江湖》的衍生作品《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交給程小東來拍。

另一部講述黃飛鴻少年時代的《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則是交給袁和平。

眼光獨到的徐克則看中了在《方世玉》飾演九門提督的趙文卓,讓他接替李連杰成為新一任的黃飛鴻人選。

此外,徐克還開發了兩部新作品,一部是張曼玉和王祖賢主演的《青蛇》,另一部是梅豔芳和關之琳主演的《新仙鶴神針》,陣容相當亮眼。

可以看到這五部作品每一部都各具看點,也都具備成為爆款的可能性。

但徐克沒想到現實竟然如此殘酷,幾部作品不僅沒成為“爆款”,反倒成了市場的炮灰。

原本想趁著《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的人氣趁熱打鐵,但《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癲狂的“魔改”,勸退了不少觀眾,票房只有1100多萬。

《新仙鶴神針》同樣天雷滾滾,比如靠著

“吃掉秘籍而功力大增”

的設定太過無厘頭,最終也只拿下810萬票房。

即便是口碑最好的《青蛇》和《少年黃飛鴻》,前者只拿下不到1000萬票房,後者更是以600多萬慘淡收場。

唯一一部投資較小的《黃飛鴻4:王者之風》藉著前一部的東風拿到1100多萬,但和前幾部相比也只能說差強人意。

票房翻車給了徐克不小的打擊,之後李惠民、程小東等得力干將的先後離開,更是成為徐克從影以來的最大挫敗。

二、李連杰、元奎、王晶的“破局”

這邊徐克在事業上接連遭遇阻礙,而另一邊李連杰卻是風生水起。

因為在票房上的強大號召力,幾乎所有的公司都在想方設法把李連杰挖到手。

但思來想去李連杰還是想自己創業,自己做老闆也不必再聽命於他人,於是和

元奎

合作創辦了

正東電影公司

延續李連杰近期“古裝武俠片”的人氣路線,正東公司先後推出了兩部由李連杰主演的

《方世玉》,

共拿下5300多萬的票房,賺得是盆滿缽滿。

皮哥覺得《方世玉》如此成功,一是因為李連杰的人氣,二是因為影片中融入了大量喜劇元素,讓原本嚴肅深沉的武俠片變得新鮮有趣。

即便是表現最差的

《太極張三丰》

,也拿到了1200多萬票房,正東公司的第一年可以說是旗開得勝。

1993年是李連杰事業最紅火的一年。

他不僅是自己創辦公司,還和永盛公司合作,主演了兩部王晶導演的電影。

《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

,同樣是打著“李連杰”和“黃飛鴻”的招牌,以小博大拿下1800多萬的票房。

但投資高達5000萬的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就沒那麼幸運了。

雖然這部電影,如今被視為王晶的經典作品,但在當年卻只獲得1186萬票房,這也導致這一系列難以繼續開發,最終胎死腹中。

三、于仁泰、劉鎮偉、李力持、柯受良的“劍走偏鋒”

就在李連杰和他的正東公司風頭正盛時,東方電影公司不甘示弱,找來導演于仁泰把梁羽生的

《白髮魔女傳》

改編成了電影。

雖然影片的製作稍顯粗糙,但有林青霞和張國榮兩位大明星坐鎮,再加上影片冷峻弔詭的獨特風格,讓這部投資並不大的影片一舉斬獲接近2000萬的票房。

緊接著東方公司趁勢推出了第二部,也拿到了接近1200萬的票房,可以說是以小博大的經典案例。

在皮哥看來,在觀眾對武俠片已經開始審美疲勞的時候,來點不一樣的元素作為調劑,其實可以讓觀眾重新燃起對武俠片的興趣。

劉鎮偉的《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正是如此

原本是因為王家衛導演的《東邪西毒》沒有拍完無法上映,為了救急劉鎮偉臨時上陣拍了本片,連劇本都沒怎麼準備。

最終劉鎮偉僅用27天拍完了這部影片,儘管沒有劇本,演員們表演也都是臨場發揮,但這部極具顛覆式的武俠片卻拿下2200多萬的票房,成為意料之外的“黑馬”。

同樣

李力持導演

集惡搞、無厘頭於一身的

《黃飛鴻對黃飛鴻》

,憑藉“黃飛鴻”的影響力拿下1000多萬票房。

另一部

柯受良的《正牌韋小寶之奉旨溝女》

把穿越梗和《鹿鼎記》結合,還找來梁朝偉出演,也斬獲1000多萬的不俗成績。

但“惡搞”並非萬金油,比如《廣東五虎之鐵拳無敵孫中山》對歷史和人物描寫實在太過荒誕,最後以500多萬的票房慘敗。

四、麥當傑、杜琪峰、張鑫炎、午馬、洪金寶等成炮灰

事實上,風光的只是少數,更多武俠片都是成了“賠錢貨”,慘不忍睹。

比如麥當傑的《新流星蝴蝶劍》,潘文傑的《飛狐外傳》,午馬的《黃飛鴻之鬼腳七》,投資近兩千萬,票房最多也僅900多萬。

鍾少雄的《殺人者唐斬》,雖然有張豐毅和關之琳坐鎮,但混亂的動作場面,以及因為大尺度造成的刪減,讓影片僅收穫330多萬票房。

《少林寺》的導演張鑫炎拍出了《黃飛鴻之男兒當報國》,票房只有48萬;

龍祥影業斥巨資打造的

“晚清風雲”

兩部曲加起來也只有100多萬。

洪金寶給羅維拍《一刀傾城》,僅收198萬,導致萬里電影倒閉,3年後羅維,鬱鬱而終,一代大導演人生就此落幕。

但也有導演因為票房慘敗,因禍得福,杜琪峰正是其中一位。

1993年, 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一年, 徐克失去李連杰, 杜琪峰成炮灰

那一年,杜琪峰先是為寰亞拍的《東方三俠》和《現代豪俠傳》接連撲街,之後為邵氏拍攝的《赤腳小子》也因為糾紛問題被強制下映,三部電影的票房都未過千萬。

一時間杜琪峰成了眾矢之的的

“票房毒藥”

,這讓他一度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有一年的時間都沒有再拍電影。

但也是不斷的失利,開始讓杜琪峰考慮“轉型”,三年後他找來韋家輝、遊達志共同組建了銀河映像,成就了導演生涯的一段輝煌。

1993年, 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一年, 徐克失去李連杰, 杜琪峰成炮灰

五、1993年香港武俠片的亂象,是香港電影衰落的一個縮影。

這一年好萊塢大片氣勢洶洶,開始全方位佔領香港電影市場。

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侏羅紀公園》以6100多萬的票房拿下香港地區的年度冠軍,比第二名的《唐伯虎點秋香》高了2000多萬。

1993年, 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一年, 徐克失去李連杰, 杜琪峰成炮灰

而位列3-5位的

《花田囍事》《新不了情》《城市獵人》

也都是型別各異,突破了以往某一固定型別霸佔票房榜的模式。

1993年, 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一年, 徐克失去李連杰, 杜琪峰成炮灰

但片商們,好像沒有看到市場發生的變化,還是隻懂得跟風,什麼型別賺錢就一股腦都去拍這種型別。

就像武俠片,大量粗製濫造的作品不僅讓武俠片乏人問津,也導致

《一刀傾城》《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等優質作品,被市場遺忘。

看明星,看型別,看風向,片商們

“一切向錢看齊”

的策略,引發了電影市場的諸多亂象,

最終劣幣驅逐良幣,好電影越來越難得到青睞。

1993年, 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一年, 徐克失去李連杰, 杜琪峰成炮灰

面對好萊塢的狂轟濫炸,香港影壇如同一盤散沙,完全沒有抵抗之力,各大電影公司也都紛紛走向終結。

邵氏公司完全投入到電視劇的製作,嘉禾影業轉入影城業務,銀河映像也從新世紀後逐漸失去影響力。

1993年, 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一年, 徐克失去李連杰, 杜琪峰成炮灰

時至今日,香港電影的中堅力量和各路資本幾乎都“北上”內地,曾經的輝煌繁華,只剩下數不清的懷念與惋惜。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上一篇:限制級韓劇: 《人性課外課》, 暗黑程度19禁
下一篇:揭曉霍家百年興旺, 4位主母撐半邊天, 郭晶晶帶的“嫁妝”開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