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港娛: 誰是全能之王?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這個話題很有意思。

到什麼程度呢?

最低限度要比討論“誰是墊底之王”更有意思。

因為墊底是討論下限問題。

全能之王則指向上限。

並且是堪稱娛樂圈生物鏈頂端的一場,巔峰對決。

沒錯,這只是四個人的賽場。

香港四大天王。

點選載入圖片

提到全能之王,估計很多人會條件反射三個字,

劉德華

畢竟有個概念已經傳播了很多年。

這句話大概是這麼說的,

唱不過張學友、跳不過郭富城、演不過樑朝偉,外加一個沒有黎明帥,但綜合起來比較,他就是全能之王。

試著剖析一下。

唱指的是唱功,那麼「唱不過張學友」的潛臺詞,就是他的唱功好過郭富城和黎明;跳指跳舞,「跳不過郭富城」即能贏張學友和黎明;演當然就是指大銀幕表演,「演不過樑朝偉」的意思,則是他的演技要比張郭黎三人都要更好。

先不論這句話的對錯。

就從歌舞影這三個層面去展開看看。

以作品和專業表現為依憑。

就將有結論。

點選載入圖片

首先是唱功。

銷量、獎項和傳唱度問題先扔一邊去,只談唱功。

首先何謂唱功?

如果細緻剖析,可能會牽涉到非常多的細項,但有些要素覺得不該列入。比如音域、音質問題,它們很大程度是來自天賦而不是後天努力的結果,此外什麼怒聲、啞聲以及哭腔之類,只能是處理歌曲的一種方式,也不應該當作標準來談。

從大略的角度而言。

言及音準、氣息、共鳴、假聲和顫音五個層面,或就能有一個基本準確的判斷。

音準問題不談,氣息郭富城傲視三人,共鳴各有千秋,假聲張郭領銜,黎明勝劉德華,顫音則郭富城為四人最強。

如果對四人歌曲有一定程度瞭解並真正立足於唱功去做客觀分析,就會發現這個結論並沒有錯。

比如郭富城的顫音表現,去聽一下2013年的《我一直走》即知。

這首歌生動詮釋了,什麼叫做「不可增不可減」。

點選載入圖片

比如二00三年,四人同臺清唱的《當年情》足以說明問題。

張學友無論天賦及唱功均最強,之後的順序明顯是郭、劉、黎。

在清唱的情況下,各人的優勢與短板都體現得非常分明。張學友聲音非常穩定,共鳴突出,餘音不絕;郭富城嗓音磁性穩定,聲音凝練不散,演唱細膩;劉德華嗓音渾厚,但技巧不算突出;黎明聲底較佳,但穩定性弱,略有發飄,也欠缺力量。

所以這句「唱不過張學友」。

其實不怎麼能夠成立。

其次談演技。

慣例規避票房、獎項問題,單論表演能力。

這個問題其實要分階段談。

比如劉德華1981年出道,但直到1985年左右才以《夏日福星》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並脫離新手期,而張學友在1986年拍攝第一部戲《霹靂大喇叭》時,就表現出非凡的天賦。黎明也在這時候開始做龍套,直到1991年的《豪門夜宴》時擺脫青澀狀態,郭富城1989年登上大銀幕,以三部作品歷練,在《九一神鵰俠侶》中開始變得驚豔。

所以就早期而論,張學友是四個人裡面最驚豔的,且沒有經歷新手期。

但就其後的進步幅度而言,黎明又在四人之中領銜,尤其在九十年代中期,連續以數部偏文藝型別的作品得到認可,張學友這個時候表現出創作方式單一的弊病並於1996年宣佈息影,劉德華持續商業慣性模式表演,而郭富城還在專注樂壇,電影產量嚴重偏低。

點選載入圖片

2000年是一個分水嶺。

張學友于2001年宣佈復出,精挑劇本,表演風格與早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翻轉,從誇張外露派轉變為內斂含蓄風格。但人物塑造方法單一、沒有能夠真正深入角色進行再創造,更失去了早期的那種爆發張力,基於這樣一個判斷,張學友的後半程影路其實可以歸為失敗。

不管是《男人四十》、《如果愛》,還是《月滿軒尼詩》、《暗色天堂》乃及很多人喜歡的《赤道》,他的問題如出一轍。

劉德華在這個階段反而開始精進,他把自身魅力完全地融入了角色當中,雖然慣性表演依然存在,但角色塑造能力有所增強,如果不是與高手對戲信心不足這個問題,對他的評價應該還能更高一些。

從《龍在邊緣》、《暗戰》、《阿虎》及《江湖》到《門徒》,走出了一個漂亮的上升曲線。

點選載入圖片

黎明的巔峰停留在了九十年代,他較早找到了自己的表演舒適區,2000年之後沿著一個慣性往前走,但日漸乏力,表演創作和角色塑造的千篇一律,開始透支觀眾的好感度,至2008年徹底下墜。

從《三更之回家》拿金馬影帝開始,他的表演日漸固化,內斂成了唯一的模式,直至《江山美人》和《梅蘭芳》,將這個缺陷徹底暴露,其後的作品只能用乏味來形容。

郭富城則在這個階段正式崛起。他將過往的表演經驗去蕪存菁,似乎一夜之間掌握了表情管理的訣竅,舉止言行皆有法度,幾乎每一部戲都會有一個顯著的進步,而且每個角色都特點分明,兼且沒有大多數演員那種重複自己的通病。

以《三岔口》及《父子》正式揚名,憑《殺人犯》、《最愛》、《寒戰》、《踏血尋梅》及《無雙》一路走高,成為唯一一個步入巔峰演技派陣營的天王。

點選載入圖片

從表演的三個指標來看。

不論是入戲程度、角色共情能力抑或是情緒釋放能力,郭富城皆可謂遙遙領先。

所以「演不過樑朝偉」這句話。

或應加一個限制,譬如在2004年之前,或可成立。

#

「跳不過郭富城」自始至終都是成立的。

所以,再加上前面分析的歌影兩個領域對比,這個「全能之王」的頭銜,可能劉德華並不合適。

當然如果說再擴充套件領域,比如涉及書法、作詞等,可能又是另一個結果。

目前為止,只看到郭劉二人有書法作品,黎張未曾見過報道。

如果有興趣探討「十項全能」,儘可自行發揮。

結合本文上述論據,似乎可以定下結論。

郭富城。

或才是真正的「全能之王」。

#

備註一下。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

分析歸分析,喜歡歸喜歡。

不要混為一談。

專業的能力判斷不代表讓大家選擇站隊。

千萬不要誤讀。

上一篇:勁爆! 31歲女星再爆戀情, 男朋友竟然是他? !
下一篇:《驪歌行》熱度跌到榜九,撲街最大原因,許凱戲份不如男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