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如懿傳:如懿為什麼要給皇上篦頭髮?

文|少年常樂遊

前兩期好好說道了一下如懿給皇上用的篦發水,可以說是非常用心和講究了,就連皇上都說用瞭如懿的篦發水以後都不能和她白頭到老,而是黑頭到老了。

那麼古人為什麼要篦頭髮呢?它和梳頭髮又有什麼區別呢?

之前說過,

古人無故不剃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輕易毀傷。

但由於古代衛生條件差,生活方式落後,留著一頭長髮又不能時常像現代人這樣用洗髮水洗頭,據說在清朝,洗頭基本上都是平均一個月才洗上一次,不方便的時候就在一個月以上,如果入冬以後天氣冷了,如果家裡很冷的話可能一冬天都不會洗上一次,所以時間久了滿頭頭屑和頭油自然會出來,還有可能會導致蝨子橫行。

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古人就發揮了他們智慧的大腦,發明了——篦。

篦子的齒距很密,不僅可以用來篳去髮間的汙垢,保持頭髮清潔,使人煥發容光,還可以刺激頭皮神經,促進新陳代謝,延年益壽,並能插於髮間作首飾。

比如在甄嬛傳中,甄嬛為了救出槿汐,就借篦頭髮和浣碧上演了一場大戲。

甄嬛特意挑了皇上來看她的時候篦頭髮,引起了皇上的注意。

甄嬛沒有答話,倒是借浣碧的口說出了自己想要辦成的事,浣碧說是因為槿汐的事所以甄嬛睡不著覺,溫太醫讓她用這個法子鬆緩精神,睡得好一點。由此可見篦頭髮的好處。

當然了,最後甄嬛自然是如願以償的了。

由於這些個原因,

梳篦便成了古時人手必備之物,尤其婦女,幾乎梳不離身,便形成了插梳風氣。所以中國古代歷來很重視梳篦的製作。清代梳篦傳世甚多,基本上保持著宋代的形制。

從已出土的和一些民間傳世的梳篦看,漢、唐、宋各代各有不同。漢代的呈較長馬蹄形,紋飾一般以雲氣紋為主,間有入羽鳥獸等;唐代的呈馬蹄形,下部略寬;宋代的為月牙形。

古代的梳篦多為木製或竹製以及名貴物料製作,如金、銀、象牙、犀角、水晶、玳瑁、錫、嵌玉鑲珠等材質。

自魏晉在婦女頭上流行插梳之風, 至唐更盛。至晚唐、五代,頭上插的梳篦越來越多,有多到十來把的。

插戴方法,在唐代繪畫如張萱《搗練圖》、周昉《紈扇仕女圖》及敦煌莫高窟唐代供養人壁畫中均能看到。

《搗練圖》所畫插梳方法,有單插於前額、單插於髻後、分插左右頂側等形式。

梳篦製作是精湛的民族技藝,用料精良,製作過程也頗為講究。

製作的主要材料為毛竹、木材、獸骨等,其中,竹料主要取自蘇南、浙西等地的優質陰山壯竹,產自這些地方的竹料不僅質地堅硬、富有韌性,而且經久耐用。木材主要選用紅木、棗木、石楠和黃楊等名貴樹種,用黃楊製作的梳篦,因為其木質細膩、紋案清晰,並具治頭痛、去癢等功能,尤為珍貴和流行。

從開料到成品,一把木梳需要經過28道工序,而一把篦箕(篦子)則有72道半工序之多。其中極為講究的雕、描、燙、刻、磨等工序需經傳統工藝製作方法方能完成。

相傳制篦祖師爺陳七子是七十三歲死的。俗話說:“七十三,鬼來纏”,人們認為這個數字不吉利,所以改稱篦箕為七十二道工序。

如懿給皇上篦頭髮,應該也是在例行每日之事,清理頭髮雜物,給皇上鬆緩精神,進行護髮,只是這些事情每日應該是下人做的,如懿應該是遣散了她們,自己親自上手給皇上篦頭髮,反映出兩人之間的確十分親密,從準備的篦發水來看,如懿是非常用心準備的,可見其對皇上的情誼。

只可惜蘭因絮果,這份情誼終究是被糟蹋了。

END

本期看點:篦頭

歡迎關注我@少年常樂遊,從影視入手,講些有趣的文化。我們下期再見。

上一篇:錯換人生28年大戲開演, 看看郭威和杜新枝等主要人物的精彩表現
下一篇:《人之怒》首日票房破千萬,蓋·裡奇執導,傑森·斯坦森演技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