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懷有心事的初二少女,腹背受敵的《蜂鳥》,迷惘過後還要採蜜

《蜂鳥》是一部簡單的,夾雜著無限少女心事的影片,和所有中學的學生一樣,有很多的瑣碎煩惱。

但是導演顯然又沒有單純的敘述少女的青春期煩惱,而是讓觀眾透過少女心事看到被青春期朦朧化的社會縮影,被美化的家庭狀況。

這也是一部少有的從女性視角看待社會的電影,可能是女導演的緣故。

女主角恩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初二學生。她有著在這個年齡段看似很艱難的煩惱問題。雖然生活有些不順心,但是她還有朋友,還有一個男朋友。

而這也是她心事的最淺一層。

恩熙遭到了

朋友的背叛,男朋友的背叛

,雙重打擊對一個初二的少女來說足夠沉重。畢竟在我們中學的時候,也是要和同伴們一起手拉手上廁所的程度。

而這也被認為是友情的象徵。友情建立得快,消失得也快。不然班級上也不會由此衍生出小團體,不是女生,男生也有。

每一個團體似乎都有一個結界,警告著外人不能入內。所以一旦像恩熙一樣被背板,在尚未成年的心靈上絕對是重大的打擊。

而男友的背叛讓我們第一次

辨識了什麼是愛

,當然用這種方式辨識總顯得為時過早。短暫消失的友情和愛情就像是短暫的校園時光。

雖然終歸要消失,但是至少要承認短暫出現的意義,讓我們知道愛情和友情都

不是堅不可摧的事情。

而恩熙本就鬱悶的校園生活被一場

手術

火上澆油。而這個就來自於恩熙

親哥的暴力毆打。

恩熙的哥哥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至少在家長和父母面前是這樣,而對於恩熙所說的哥哥暴行,家長則因為哥哥成績好而不忍心責備。

這裡其實不得不說一下恩熙的家庭,恩熙來自於家庭的壓力不僅是暴力的哥哥,還有家長的不作為。

父親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見不得別人出意見,更是對成績優異的哥哥多加讚賞,姐姐晚回家要挨訓,哥哥可以吃完東西不打掃。

而打掃的任務在母親和姐姐身上。

一家人

貌合形離

,這也是社會中還存在的比較傳統的古板的家庭構造。而且每個人物設定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

自以為是,滿口胡話的父親,卑微“保姆”驕縱孩子的母親,暴力乖張的哥哥,失去夢想的姐姐。

家庭中但凡有一個這樣型別的人出現,絕對不是平和的一家。但現實的強大和荒唐之處就在於,即便是

打架

第二天也可以

安穩如初

,實現沒有太大價值的自我癒合。實際就是

打碎牙自己吞

而恩熙就在這種家庭長大,就像電影名字《蜂鳥》一樣

腹背受敵

,家裡人的排擠,學校裡朋友的背板。

像是蜂鳥奮力撲打翅膀只是為了吃一口花蜜,還要躲避獵物的追蹤。恩熙小小的身軀裡承擔了無限的事情,朋友的背板還可以日後和解,但是家庭裡的暴力毆打和漠視又該如何和解。

恩熙反抗暴力的結果就是被哥哥打的

耳膜受損要做手術

。醫生告知恩熙有診斷書可以當作證據,恩熙放棄了,因為前面的反抗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恩熙選擇了妥協,就像大部分被暴力被霸凌的人,最後選擇了妥協,不是因為害怕,不是因為被報應,而是

看不到反抗暴力的希望

家長的順從態度,霸凌家長的不溫不火的態度或者傲慢的態度,學校要麼不管不問要麼包庇。

不過,恩熙的世界裡出現了老師,老師給了恩熙朋友一樣的關懷,從窗邊深情冷漠抽菸,到後來替恩熙解開心扉,獲得勇氣。老師在劇情是亦師亦友的角色。

而如果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有這麼一位老師,可以坐下來聽我們講煩心事,那麼日後這位老師絕對讓我們印象深刻。

但是少有這樣的老師,最後都會被學習成績怎麼這樣而終止聊天。老師把老師的工作把握得特別透徹,一切只聊學習。

但是忘了一開始對老師的定義,“

師者授業解惑也

”。不僅傳授知識 ,還要解答疑惑,不只是學問上的疑惑,還有生活上的疑惑。

好的老師能夠給學生勇氣,給學生愛,給學生自信。

恩熙之後給老師寫信,去斷橋看已經離開人世的老師,就足以看出老師在恩熙的心目中,絕對有著不可估計的地位,可能是朋友,也會是知音。

最後的結尾,恩熙信裡有一句話“

我的人生總有一天也會發光嗎?

”這是像蜂鳥一樣生活的恩熙的疑惑,也是很多青春期少年的疑惑,也會是曾經有過青春期的我們的疑惑。

青春期的我們,或許沒有家庭般的煎熬,但是也會有獨屬青春期學生的困惑。我們第一次感到

渺小

,自我的渺小,人生的渺小,忍不住懷疑自己。

為什麼朋友離開,愛情離開,大人們輕而易舉的原諒,我們卻做不到,而這些問題的答案會在成長的時候告訴我們。

我們只需要承載著愛我們的人的愛意,為了不讓他們失望,努力走下去,當初二煩惱的心事解決的時候,會發現還有初三的心事,還有高二的心事,大三的心事。

原來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心事,這時候我們或許就想一下老師說的話。

看一下我們的手,看一下我們的手指,雖然疲憊的自己做不了什麼,但是手指卻能動。眼睛也能看到,甚至大腦可以讓我們感受到。

《蜂鳥》絕不是簡簡單單的刻畫少女的心事,看到恩熙的迷惘,心碎,掙扎,放棄。但是隻看這一部分,也夠細膩,但是絕對不夠深刻,撐不起劇本。

導演讓我們看到在朦朧美感下的無情社會,她從家庭層面觸及父權社會,展開一個少女的命運。

最後,對於命運,每個人都是不同,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蜂鳥,在不同的年齡層,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狀態。

我們

可以迷惘,但是不能忘記採蜜。

上一篇:因舞蹈而爆紅的張藝凡, 乾淨得像一張白紙, 如今已正式出道
下一篇:2K左右的預算,有沒有適合玩遊戲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