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空前強大的蘇聯是怎樣倒在糧食上的?

摧毀一個如日中天的超級大國,需要多久?

蘇聯人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

如果用武器,可能永遠無法征服;

但是如果用糧食,只需要二十年!

1970年代,蘇聯進入全盛,美國被迫全線收縮;

1991年底,蘇聯轟然崩塌,美國完成戰略收割。

衰朽如晚清、奧斯曼等老大帝國,從迴光返照到崩塌尚且經過漫長的過程,為什麼頂峰時期的蘇聯,轉折會如此倉促?

答案是,它在最不該出問題的地方——糧食上,出了致命問題,最終被作為對手的美國死死抓住這個軟肋,徹底翻盤。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冷戰中後期,美蘇之間這場驚心動魄的超限戰。

它對我們全面研究美國的遏制戰略和行為模式,具有深刻的取鑑意義。

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美國圍繞糧食問題反覆發起四輪衝鋒,最終憑藉里根的逆向衝擊戰術畢其功於一役,在極短時間內粉碎性瓦解蘇聯的社會基礎和人民信心,徹底完成對蘇聯的戰略收割。

核武器和軍隊無法壓垮的超級大國,最終就這樣,倒在最不起眼的一粒粒糧食上。

1

“莫斯科沒有面包了”

沒有人想到,蘇聯會在1991年轟然倒塌。

正如莫斯科的市民沒想到,堂堂蘇聯首都的糧食供應,竟然會中斷一樣。

這年盛夏的一天,人們驚恐地發現國營商店的食品貨架,竟然徹底空了。

幾天前的8月4日,當副總理代切在國家電視臺說出“飢餓正迫近蘇聯”時,大家就開始不寒而慄。

因為這十年來,吃不飽的問題本就已經如影隨形,伴隨這個超級大國的人民。

在這種情況下,由高層在權威媒體正面承認糧食問題,說明情況已經惡化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時任蘇共中央委員、總書記助理的切爾尼亞耶夫,在開車跑遍首都的大小商店後,震驚地向總書記兼總統戈爾巴喬夫彙報:

莫斯科已經沒有面包了。

還沉浸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喜悅之中的戈爾巴喬夫頓時傻眼。

屋漏偏逢連夜雨:

這一年,蘇聯的糧食主產區,遭遇極為嚴重的乾旱襲擊:

以烏拉爾地區為中心,乾燥熾熱的氣旋如入無人之境,一路席捲西西伯利亞、北哈薩克,然後突破伏爾加河防線,重創中部黑土帶和烏克蘭南部。

熱風吸走了土壤表面所有水份,只用一週,就把肥沃的良田變成龜裂的砂土塊。

春播作物的大部分顆粒無收。

蘇聯糧食的災難性減產已成定局。

農業部作出的估計,是全年糧食產量不會超過1。9億噸,比上一年的2。37億噸減產約20%,進口糧食要增加到5000萬噸的驚人水平!

五分之一靠進口!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進口的話,蘇聯人民每兩天就得少吃一頓飯!

而進口就需要資金,但此時的蘇聯,已經負債近千億美元,國庫黃金經過連年拋售購糧已經枯竭,財政赤字更是高達3000億盧布。

美國經過長達二十年的佈局,終於在此刻落下最後一顆子:

全面限制發達國家對蘇貸款。

圖窮匕見,一劍封喉!

蘇聯這個超級大國,就這樣陷入沒有糧食,也沒有錢買糧食的絕境。

彈盡糧絕。

三個月後,在飢餓中全面崩潰的蘇聯人民,選擇瞭解散這個歷史上硬實力最強大的國家。

糧食問題,就這樣直接摧毀了人民對蘇聯的信心,成為壓垮蘇聯的最後一塊天花板。

儘管在九個月前,76。4%的人還在是否保留蘇聯的公投中,堅定地選擇了:是。

那麼,蘇聯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到這個境地的呢?

2

糧食戰爭前蘇美雙方情況

糧食的問題,從蘇聯誕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隨著這個國家。

我們把開戰之前,分為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三個時期來講。

從建國之後有統計資料的1920年算起,在列寧-斯大林時期,蘇聯糧食及肉類產量,除了1940年有過一個短暫高峰,其他大部分時間都低於十月革命前最高的1913年,略高於革命前的平均水平。

以平均每年7000萬噸計算,人均約700斤。

為了更直觀,可以理解為我們八十年代初期的水平,就是吃不飽,但也不算餓,偶爾桌上可以看到肉。

相較於發達的重工業,蘇聯的糧食生產屬於不可思議的落後。

都是七八十年代的老文獻資料了

這一方面是由於斯大林模式下,強推重工業化造成的農業抽血,一方面也有集體化農莊、農產品義務交售制等政策的問題。

1953年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上臺,他深感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這樣低迷的糧食產量不足以支撐改造世界的宏願,因此發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業改革運動。

具體的措施包括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降低義務交售定額直至最後完全取消、開墾生荒地、擴大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經營自主權、推廣拖拉機等機械化普及、獎勵超額生產、鼓勵副業等。

一開始成效還是相當顯著的,畢竟順應了客觀規律。

但是很快,得意洋洋的赫魯曉夫就開始了以運動方式推動改革的一系列暴走,生生扭斷了這個良好勢頭。

這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他親自推動的玉米運動。

赫魯曉夫在斯大林時代長期主政烏克蘭,1949年曾經在那裡搞過一次玉米試種並取得成功,因此,他上臺之後決心如法炮製,推廣玉米作為全國主要作物,提升糧食產量。

在赫魯曉夫的大力推動下,蘇聯玉米種植面積從改革前的350萬公頃,直線上升到1955年約1800萬公頃,但這位玉米狂魔仍意猶未盡,決心要在1960年幹到2800萬公頃,為此還專門成立執法部門督促各地推進玉米種植。

玉米曉夫時期的宣傳畫,有玉米就有一切

查了當年的資料,當時蘇聯全國耕地滿打滿算2。05億公頃,相當於赫魯曉夫要把全國耕地的14%,拿出來種這種之前農民不想種的作物。

實際情況更慘,1959年赫魯曉夫去了一趟美國之後,被北美大平原一望無際的玉米種植區震碎三觀,回國變身為玉米狂魔2。0,進一步加大了推廣力度。

美國的戰略忽悠局成功讓赫魯曉夫相信玉米是蘇聯農業的救星

在強大的行政機器推動下,到了1962年,蘇聯玉米種植面積達到了驚人的3700萬公頃,幾乎快佔到20%的比例。

赫魯曉夫但凡想一想為什麼農民之前不種玉米,後來也不至於慘到垮臺。

實踐證明,適合在烏克蘭種植的玉米,根本不適合在其他國土大規模種植,因為蘇聯大部分地區高緯度、寒冷、日照時間短,而且一旦擴大到全國,還面臨化肥工業薄弱、運輸能力不足等問題。

果然,從1961年開始,蘇聯連續遭遇乾旱,玉米產量從1959年的頂峰直線下降,尤其是1963年,全蘇聯玉米播種面積中有62%顆粒無收。

建立在玉米產量基礎上的全國工農業計劃生產鏈條,因此受到嚴重衝擊,不僅燃料、飼料供應中斷,連給人的糧食都出現重大缺口。

曾佔據世界糧食出口總量45%的蘇聯,自二戰之後第一次出現糧食危機。

1963年10月,蘇聯第一次從美國進口糧食,一口氣買了400萬噸小麥和麵粉。

相當於這一年,蘇聯人民有半個月要吃美國糧食。

而且,還不得不按美國人的強勢要求,用黃金和低價石油購買!

1964年,蘇聯更進一步淪為糧食淨進口國,這在歷史上也是第一次。

以玉米運動為代表的赫魯曉夫農業改革,就這樣被僵化的行政體制、粗暴的工作作風和滯後的產業基礎打敗了。

縱觀整個赫魯曉夫時期,蘇聯的糧食畝產始終徘徊在150斤以下,遇到天災還會降到110斤,糧食增長主要靠開墾新的荒地,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

隨著工業化提速,城市人口越來越多,農業人口要負擔的統購數量也越來越多,而畝產上不去就意味著,每個農民要負擔的耕種面積越來越大,收入卻沒有相應提高,這極大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從而陷入增產不增量的惡性迴圈。

農業改革失敗,重創了在外交、經濟、政治多個領域已經焦頭爛額的赫魯曉夫。

1964年10月,在蘇共政治局大勢已去的赫魯曉夫黯然下臺。

蘇聯則從此啟動了過山車模式,產量全憑天意和運氣,這對於一個工業化國家來講簡直不可理喻。

赫魯曉夫時期,美國的情況怎麼樣呢?

美國政府也在頭疼,不過頭疼的是糧食大規模過剩,這不是開玩笑,而是真的頭疼。

五十年代,美國全面完成農業機械化改造,加上育種科技和化肥的大規模應用,糧食產量開始直線上升。

以小麥和飼料為例:往年美國小麥的政府儲存量為700萬噸,飼料為1850萬噸,但在1952-1955年間,這兩項的年平均數分別達到1930萬噸和2750萬噸,分別是以前的2。7倍和1。4倍。

其他農產品也同樣堆積如山,隨便一項都可供市場一年之需,儲存壓力大,農業州又不同意放棄收購,怎麼辦?

於是,1954年,美國國會透過《農產品貿易開發與援助法》(也就是《480公法》),開始用糧食作為援助“友好國家”的外交武器;

1959年《480公法》進行修正,在這個糧食武器庫中加入美元長期低息貸款,進一步加大對其他國家的吸引力。

美國透過糧食控制世界各國命脈,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在這期間的1957年,艾森豪威爾明確禁止向蘇聯和中國提供援助,但到了1963年,美國的糧食堆到崩潰,肯尼迪破例同意向蘇聯出口糧食,過剩情況可見一斑。

這是赫魯曉夫時期雙方的基本情況。

接下來看勃列日涅夫時期的情況。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推翻赫魯曉夫上臺,正式執掌蘇聯。

勃列日涅夫是蘇聯命最好的領導人,安安穩穩當了18年太平天子,最大的愛好就是給自己頒發勳章。

就是在這樣一個不思進取的領導人手上,蘇聯體制的種種弊病錯過了最好、也是最後的整治時機,還平添了更多頑疾。

蘇聯的解體,這一屆至少要負一半的責任。

平心而論,勃列上臺之後,曾經想過在赫魯曉夫農業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農業體制,具體來說就是:一升二大三化。

一升:提升農業為最高層優先關注問題;

二大:搞大農業和大鍋飯,即全面加強公有制生產,提升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的規格,同時在農莊實行工資制,提升農民收入;

三化:機械化、化肥化、良田化。

大有不把農業幹上去誓不罷休的勢頭。

但很快,他就放棄努力了。

放棄的原因是,難度太大了:

現代產業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現代化程度越高,對整體的要求就越高。

要改革農業,他就必須大力破除農業生產中的諸多弊端,這一方面要動到既得利益階層的蛋糕,一方面也要求提升整個國家的體制、機制和產業鏈,推動整個社會前進,而在僵化的蘇聯,這需要高超的智慧和堅強的意志,還要冒改革失敗的風險。

勃列顯然沒有這樣的智慧和意志,他決定帶領蘇共高層躺平,過幾年舒服日子再說。

為了既不幹事又不背鍋,也為了對參與推翻赫魯曉夫的政治盟友們論功行賞,勃列進一步放縱了對高層的特權待遇,使得整個蘇聯政治迅速腐敗化。

整個勃列時期,農業領域除了不斷增加投入之外,無論是畝產、機械化、科技含量,還是配套的流通、分配體制,沒有能跟得上時代的進步。

從1970年開始,蘇聯開始大規模進口糧食。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的戰略大師尼克松和基辛格聯袂登場了。

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略絞殺,就此開始。

3

“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全世界”

上面小標題這句話,是基辛格的名言。

1969年,尼克松接手總統寶座的時候,美國可以說是焦頭爛額:

蘇聯擴張,越戰打得一塌糊塗,國內社會嚴重分裂。

在這樣的背景下,主打“Nixon‘s the One(尼克松就是那個人/天選之子)”口號的尼克松深孚眾望,以302票的絕對優勢輕鬆當選。

1969年,尼克松正式就職,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首先的任務,就是要解決失血嚴重的外部問題。

當時,美國國內新孤立主義思潮高漲,既反對戰爭,又反對國際義務和增加軍費,怎樣在順義民意和維護霸權之間走鋼絲,尼克松也是壓力山大。

面對千頭萬緒的工作,他找到了一個能從戰略層面扭轉美國被動局面的人。

這個人就是基辛格,當時哈佛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負責人。

這位將被後世譽為美國曆史上最傑出國務卿的戰略大師,為美國贏得冷戰擘畫出清晰的藍圖:

丟掉包袱、建立戰線、打好基礎、外圍進逼、內部瓦解。

在他的協助下,尼克松和後來的福特完成幾件扭轉美國頹勢的重大手筆:

終結越戰、全面對華緩和、整頓中東、拋棄黃金美元體系、構建全新的石油美元、建立完全服從美國的聯盟體系。

這幾件事,本質上都是為了一個目標:

先讓美國立於不敗之地。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先讓自己不可戰勝,再去尋找對手可以被戰勝的弱點。

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青年時期就熟讀《孫子兵法》的基辛格,對這點自然也是感悟頗深。

作為轉折關頭的戰略政治家,他只能兩手同時抓。

很快,他就找到了蘇聯這個致命弱點。

學者出身、經歷過二戰動亂、隨家人從歐洲跑到美國的基辛格,在有關蘇聯的浩如煙海的情報中,找到了一個常常被富足的美國人忽略的東西:

糧食!

蘇聯歷年糧食產量的大幅波動,讓基辛格敏銳捕捉到這個國家最鬆動的那塊地基。

什麼世界革命,核武器,太空競賽,那是蘇聯的強項,美國不應該在這個方面試圖打敗蘇聯。

這個世界的基礎,就是一粒粒糧食!

沒有糧食,就沒有政權。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基辛格在凱南遏制戰略的基礎上,形成了對蘇糧食超限戰的基本構想。

1969年,基辛格跟著尼克松上臺,正式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同時身兼國家安全委員會主任。

以糧食作為終極武器絞殺蘇聯的戰爭,開始了。

4

第一回合:“人權換糧食”

基辛格的起手式,就是制定了第一次掛鉤戰術:

把對蘇聯的糧食貿易,和蘇聯國內的特定人權問題相掛鉤。

作為美國猶太人集團的政治精英,這個“特定”,當然就是指蘇聯國內的猶太人。

當時,蘇聯國內有大約200萬猶太人,這些人面臨的問題就是,政府一直在有意無意地推動和執行反猶政策。

本來十月革命之後,列寧是很重視種族平等的,但這種思想明顯沒有傳給負責民族事務的斯大林,所以到了斯大林執政時期,蘇聯政府針對猶太人的限制開始明顯化。

尤其是二戰之後,蘇聯的反猶運動愈演愈烈,1953年甚至因此中斷過和以色列的外交關係。

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到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雖然沒有公開的反猶行動,但已經形成的社會風氣,足以讓猶太人處境日益艱難。

特別是在意識形態、宗教、文化、教育領域,再加上當時以色列開始大規模號召海外猶太人入籍,因此,越來越多的猶太人向蘇聯政府提出移民申請。

蘇聯政府當然不會白白放走這支建設生力軍,因此制定了非常嚴苛的猶太移民政策。

尤其是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年輕的以色列開始露出獠牙,使得蘇聯政府更加嚴格看管國內這個民族。

蘇聯猶太人的遭遇,讓美國的猶太人集團坐立不安,因此基辛格開始掌握外交實權之後,馬上把這個問題結合起來,開始了糧食戰略的第一次嘗試。

糧食戰爭第一回合正式開打。

1969年,尼克松公開呼籲蘇聯政府放鬆對猶太人的管制,蘇聯政府沒有太大回應,只是小幅度調整了針對猶太人的教育稅。

畢竟都是超級大國,美國還沒到能插手蘇聯內政的時候。

但是,事情很快就出現轉折。

1971-1972年,蘇聯糧食在勃列時期首次連續減產,蘇聯中央政府甚至不得不停止向加盟共和國提供穀物,國內麵粉市場也出現斷供。

勃列只能硬著頭皮找美國購買糧食,儘管他當年還就此事攻擊過赫魯曉夫。

糧食問題就是這樣,不管你願不願意,它都是剛性需求。

這是自1963年短暫的交易之後,兩國之間再次重啟糧食貿易,尼克松頗為猶豫,因為這樣做可能會被民主黨抓住把柄,在國會打“通蘇牌”。

基辛格明確提出,可以賣,還要敞開來賣,但必須和猶太人問題掛鉤。同時,為了爭取國內金融集團的支援,基辛格又提出一個條件,必須使用美元貸款。

蘇聯人一想,還有這等好事,那乾脆要多點。

基辛格想盡辦法,最終突破了法律限制,和蘇聯達成7。5億美元的三年糧食貿易協定,而且全部貸款由美國提供。

蘇聯的國內難題看起來迎刃而解,卻不知道這是美國人為未來準備的枷鎖。

怎樣才能買到最便宜的糧食,蘇聯人在這個回合也動了腦筋。

他們先是派出全蘇糧谷出口公司作為政府的代表,以商業的名義分別同美國的各大糧食公司進行交涉。

同時,對外嚴密封鎖糧食短缺的資訊,外交部甚至宣佈:蘇聯將於1972年迎來近20年的最大豐收。

美國隨即讓情報網收集相關資料,結果被早有準備的蘇聯狠狠耍了一通。情報機構蒐集的所有圖片和資訊都顯示,蘇聯各個產糧區“到處都是金燦燦的麥田”,坐實了蘇聯的宣傳。

蘇聯糧食豐收而且將加大出口的訊息,引發了美國各地糧商的拋售潮。蘇聯各路採購員以低價從美國和其他農業出口國分批買走大量糧食。

1972年,蘇聯一口氣吞下相當於美國政府收儲量三分之一的糧食,1795萬噸!

這場暗度陳倉的大規模採購行動,獲得了巨大成功。

1973年,還沒等美國人回過神來,蘇聯再次故技重施,這一次動靜更大:

受當年乾旱影響,阿根廷、澳大利亞等長期出口小麥都停止了供應,於是蘇聯決定,這次重點薅美國羊毛。

這次跟它打配合的,居然是被糧商滲透了的美國農業部,歷史有時就是荒謬。

在資本眼裡,國家利益是不存在的,即便存在也應該排在自己後面。

蘇聯人抓住了美國這個弱點,透過美國糧商,再次趕在國際搶購熱潮前超量採購。

很快,美國國內所有的小麥價格開始暴漲,肉價也上漲36%以上,民怨開始沸騰。

同時,國際糧價也上漲了50%,蘇聯政府乘勢拋售了一部分,賺得盆滿缽滿。

蘇聯這波操作,使美國政府吃了啞巴虧,只能火冒三丈地出手應對 。

1974年10月,接替尼克松上臺的福特,宣佈加強管理制度 ,要求一日之內超過5萬噸或一週之內超過10萬噸的糧食貿易,必須事先向政府申報。

蘇聯馬上變招,成立無數的虛假公司,從各種渠道繼續和美國糧商做交易,成功繞開了這個限令。

為了進一步就猶太移民問題向蘇聯施壓,1974年12月,美國國會透過《傑克遜-瓦尼克修正案》,規定如果一國否認移民權或對移民徵收不合理的“離境稅”,那麼美國政府將認定該國為 “非市場經濟國家”,並拒絕向該國提供最惠國待遇及信用貸款。

沒有美國貸款,就沒有美國糧食。

1975年,美國國會透過更為嚴厲的《史蒂文森修正案》,規定美國向蘇聯提供貸款的最高額度為三億美元。

此時早已買滿糧倉的蘇聯,已經不怕了,作為迴應,他們反而強化了限制措施,大幅度降低了猶太移民數量。

至此,第一輪交鋒以蘇聯獲勝結束,“糧食-人權”掛鉤政策失敗了。

美國這次失敗的原因在於,未能真正卡住蘇聯糧食進口的命脈。

一方面,蘇聯仍能從其它西方國家的金融市場和糧食市場上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和糧食,比如從西歐和日本方面獲得的貸款比開打之前還有所增長,而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等糧食產地,也存在巨大的糧食供應。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倉促上陣,勢必不可能如願。

另一方面,也是相當關鍵的因素,石油!

這是開打之前美國沒有預料到的。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國家為打擊以色列及支援以色列的國家,宣佈了對西方的石油禁運,國際油價開始飆升。

第一次石油危機全面爆發。

到這一年底,國際油價從每桶3美元,直接漲到接近12美元。

西方國家的國際收支赤字暴漲,陷入了戰後第一次大規模經濟危機。

而蘇聯卻在石油貿易中大賺特賺,1974年蘇聯的外貿順差同比猛增六倍之多,其中主要就是石油出口。

因此基辛格構思的“貸款-糧食-人權”掛鉤戰術,前提條件已經不復存在。

蘇聯掌握了完全主動,這一回合贏得理所當然。

5

第二回合:“石油換糧食”

首輪較量失敗後,美國沒有收手,基辛格還是緊抓糧食問題,開始了第二輪嘗試。

這一回,他瞄準了蘇聯的石油,這樣一方面能緩解油價暴漲帶來的經濟危機,一方面能為他向中東施壓、實施中東整合戰略提供助力。

一箭雙鵰。

這一輪的核心打法就是,以長期糧食貿易協定為誘餌,引導蘇聯供應廉價石油。

美國希望在簽訂協定的同時,蘇聯能夠對美出口價格折扣的石油,油價要低於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價格。

基辛格這個戰術,是有理論依據的:

1、當時蘇聯的石油產量,已經超過了阿拉伯國家,躍升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

2、從宏觀上看,蘇聯對美國的糧食依賴不斷加深,到1975年,蘇聯糧食進口中美國糧食的份額已經達到了85。5%。

3、1974-1975年,蘇聯糧食資料欠佳,又在瑞士的資本市場上開始大規模拋售黃金,這是短期內將大量購入糧食的預兆。

好,既然這樣,第二回合正式開打。

1975年7月,福特總統訪問蘇聯,當面向勃列日涅夫提出了 “糧食換石油”的可能性,勃列日涅夫表示可行,雙方團隊開始糧食貿易談判。

但是,當美國人提出石油價格折扣的問題後,談判中止了。

因為,從中東的地緣政治出發,蘇聯非常重視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在石油危機背景下向美國出口廉價石油,相當於背叛整個阿拉伯世界,政治後果不可估量,因此蘇聯毫不猶豫拒絕了美國人的提議。

為了加大施壓,美國在7、8兩個月暫時中止了對蘇糧食出口。

雙方都在打心理戰。

油價高漲、蘇聯現在有的是錢在國際上買糧食,對美國來說卻是與日俱增的經濟壓力,這回輪到美國人緊張了。

所以基辛格決定迂迴前進,先不談價格問題,重點談限額問題。

所謂限額,就是美國人主張協議規定糧食出口的最高限額,就是每年最多用石油換多少糧食,而蘇聯人不同意,反過來主張只規定最低限額,就是每年至少要賣多少糧食給我。

對蘇聯人來說,反正石油有的是,最高限額對我一點意義都沒有。

9月,副國務卿羅賓遜率團重開談判,同意了蘇聯的最低限額方案。

沒辦法,誰叫蘇聯完全掌握主動權。

讓美國人更崩潰的是後面的技術細節談判,蘇聯人進一步提出了石油問題不能與糧食問題掛鉤,而且沒有任何討論餘地。

那還談個毛啊,談判再次陷入僵局。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聯的優勢地位越來越明顯。

1975年10月,財大氣粗的蘇聯開始在國際市場收購糧食,有多少要多少,完全不講價。

蘇聯談判代表直言不諱地向羅賓遜說:美國再拖下去,只會等來國際市場份額消失的結果。

與此同時,美國國內的糧商開始連同農業州選民掀起抗議浪潮。

在內外壓力下,福特最終不得不取消了7、8月釋出的貿易禁令。

隨後美蘇達成了為期五年的糧食貿易協定,協議不但沒有談到石油價格問題,甚至連石油都沒提到。

蘇聯再次獲得全勝。

美國這次失敗,原因有三個方面:

首先,還是沒有整合同盟,第一輪交鋒中,西方國家對蘇糧食出口的現象再次上演;

第二,這一時期國際糧食市場是買方市場,供大於求,而石油則是賣方市場供不應求,蘇聯始終佔據上風;

第三,在中東成為焦點的時代背景下,蘇聯不可能冒政治風險,配合美國。

第四,美國國內的糧食集團扮演了蘇聯助攻手的角色,卡吉爾、康迪南特、邦奇等大型公司根本不把國家利益放在眼裡,反而在歐洲、南美和澳大利亞等糧食產地,利用子公司的掩護,繼續向蘇聯出售糧食以賺取利潤。

最後,美國國內的利益集團形成巨大壓力,相關的國會議員、遊說集團、企業和農民,用金錢和選票迫使政府妥協。

天時地利人和,沒有一樣在美國政府這邊,進攻慘敗是必然結果。

在蘇聯人為勝利舉杯慶祝的時候,基辛格沒有就此放棄,他詳細總結了這次的經驗教訓,作為未來再次交鋒的參考資料。

他重點指出了“人和”的問題,告誡後來人,一定要先整合好陣營,再發動進攻。

美國的戰略韌性,在這裡開始充分體現出來。

6

第三回合:“阿富汗換糧食”

石油價格的暴漲,和國內大油田的接連發現,使蘇聯進入了狂歡時代。

隨著政府收入大幅提升,蘇聯人民的福利和生活水平也節節提高,原本尖銳的國內矛盾被暫時化解,也掩蓋了蘇聯嚴重的體制問題,整個國家失去了改革和進步的動力。

這一階段,蘇聯高層每天最多的工作就是通宵達旦喝酒

沒有人去關心一個問題:

在國民收入、工業產值、農業產值、固定資產等幾個重要領域,蘇聯已經連續多年沒有完成計劃指標,而且糧食產量正以驚人的速度下降。

第十個五年計劃(1975-1980年)期間,蘇聯工業產值每年平均低於計劃值9。5%,農業產值每年平均低6%。

更要命的是,各個領域的增長速度正在全速下滑。

工業產值增長率從九五期間的7。4%下滑到4。4%,農業從2。5%下滑到1。8%,幾乎陷入停滯。

豐厚的石油利潤,似乎成為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使得蘇聯從上到下都覺得這些不足,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事。

當時的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就不止一次向西西伯利亞油田的負責人穆拉夫連科提出增產要求,名言是:“麵包出現問題,請增加300萬噸計劃外石油”。

世界上所有事物,背後都標好了價格,蘇聯的這個教訓,我們要永遠記住。

而伴隨著輝煌假象,蘇聯在國際上也四處出擊,最終衝昏頭腦的勃列,做出一項致命的擴張決策:

入侵阿富汗,接壤印度洋!

從此,蘇聯軍事上陷入帝國墳場的沼澤,經濟上逐漸大量失血,政治上也成為眾矢之的,國家開始由盛轉衰。

蘇聯的國際形象的崩塌,這就給美國解決“人和”問題、發動第三次糧食衝鋒,提供了等了五年的絕佳道義武器。

於是,糧食戰爭第三回合開打。

1980年1月,蘇聯入侵阿富汗第二週,卡特總統宣佈取消1700萬噸的對蘇糧食出口合同,這佔到了當年蘇聯糧食進口計劃的47%。

這個計劃如果成功,蘇聯人民相當於會有一個月沒有糧食吃。

為了保證這次制裁的效果,美國吸取了之前的教訓,不僅親自實施禁運,還聯合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等主要盟友,一起實施對蘇聯的禁運。

但是,這些盟國承諾出於國家利益考慮,不同意完全禁運。

最終美國和它們達成妥協,讓這些國家保證對蘇糧食出口不會超過 “正常和傳統”的水平。

美國之所以同意這點,是因為只要這些國家不趁機加量,蘇聯就無法彌補1700萬噸的糧食缺口,最終只能向美國低頭。

美國的決策層認為,這次較量美國將以名利雙收的勝利收場。

沒想到,卡特不但沒有看到勝利,還輸掉了總統選舉。

原因還是出在“人和”上:

美國只拉攏了西方農業出口國家加入禁運,沒有考慮到阿根廷等第三陣營的對手,因此這些國家趁機大發橫財,甚至還帶動了西班牙這些原本不做對蘇糧食出口的國家加入這場盛宴,而蘇聯極強的支付能力,也使得越來越多加入禁運陣營的西方國家三心二意,紛紛採取各種方法曲線賣糧食。

資本主義國家就是這個尿性,在利益和道義面前做選擇從不含糊。

國際市場的水漲船高,和國內因為無法出口而不斷下跌的糧食價格,讓美國國內的糧食公司心態開始失衡,加上陷入競選僵局的卡特遲遲不能兌現當初答應這些公司的保護國內農業不受影響的承諾,於是在禁運開始三個月以後,控制著美國85%以上出口份額的五大糧食公司,宣佈不再支援卡特的禁運。

和上一輪一樣,這些公司利用海外子公司繼續與蘇聯進行糧食貿易,使美國政府的監督鞭長莫及。

除此之外,他們還做得更絕:以商業機密和法律為由,為蘇聯嚴格保密!這使得美國政府不再像之前一樣充分了解蘇聯糧食進口的動態,也無法確保糧食最終不會流向蘇聯。

內外雙重夾擊下,禁運的效果大打折扣。

1981年,在競選中擊敗卡特的里根上臺,於當年四月份宣佈取消對蘇聯的糧食禁運政策。

美蘇第三次交鋒,再次以蘇聯獲勝收場。

這也是蘇聯最後一次勝利,因為里根宣佈取消禁運的原因,在於他明白這種打法漏洞百出,事倍功半。

他已經找到了徹底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7

終局之戰

經歷了三次較量之後,美國的政治精英們總結出規律:

在具有高度市場化的國際糧食市場,任何從美國出發的掛鉤或者制裁方式,都很難杜絕競爭,而自由經濟又使得美國政府無法做到令行禁止。

因此,要實現瓦解蘇聯的糧食戰略目標,必須直接針對蘇聯的要害發動進攻,這就是:

削弱蘇聯的購買能力!

只要蘇聯政府手中沒有錢了,一切國內問題都會隨之爆發,尤其是糧食問題。

所以里根一上臺,馬上宣佈提高軍費預算,迫使蘇聯進入軍備競賽,同時開始籌備打擊油價的戰術。

這個戰術涉及範圍非常大,能不能成功,里根心裡也沒有底,他決定等待最佳時機。

他在等一個還沒有對美國有過勝利經驗的人來執掌蘇聯,這樣當美國有大動作的時候,才能確保蘇聯的反應最溫和。

他是根據中情局對蘇聯領導層即將更替的判斷,而做等待的,實踐證明這個判斷無比準確:

1982年11月,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逝世,安德羅波夫繼任;

1984年2月,安德羅波夫逝世,契爾年科繼任;

1985年3月,契爾年科逝世。

兩年半時間內,蘇共連續三任領導人逝世,蘇聯的國家形象和政治穩定遭受嚴重打擊!

死怕了的蘇共政治局,決定找一個年輕一點的來挑這個擔子。

1985年3月,55歲的戈爾巴喬夫上臺。

戈爾巴喬夫是一個美國完全可以拿捏得住的理想主義者,里根決心放手開幹!

8月,里根正式推出全新戰術:逆向石油衝擊。

首先,他利用歐佩克內部矛盾,迫使中東產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猛烈提高產量,沙特的石油出口從不足200萬桶/日猛增到約600萬桶/日,秋末更達到900萬桶/日。

其次,宣佈放寬石油開採政策,全力開發北海和阿拉斯加石油開採,開放市場、減少國內石油戰略儲備,多管齊下打壓油價。

到了11月,國際石油價格開始暴跌,在不到五個月時間裡,從每桶三十美元跌至每桶十二美元。

半年內,美國兵不血刃就讓蘇聯損失了超過100億美元的硬通貨,還不得不忍受油價每下跌1美元,財政收入就損失5-10億美元的被動處境。

除此之外,蘇聯還損失了軍火這個第二大出口商品的市場:由於石油價格的暴跌,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亞的石油收入減少了46%,許多軍購訂單無法履約。1986年,僅這一項蘇聯又失去了20億美元收入。

這對戈爾巴喬夫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迎頭就來了個沉重打擊。

此時的蘇聯,只能透過加大產量來應對。

但是,佔全國產量一半的西西伯利亞油田,1984年產量已經超過3億噸,短時間內很難有大的挖潛空間。

1985年,在糧食壓力下,蘇聯石油生產達到頂峰的8。5億噸,然後就開始走下坡路

從這一年開始,蘇聯的經濟開始崩塌。

1981-1985年,蘇聯平均每年的預算赤字約180億盧布,而1986-1989年猛增到670億盧布。

1960-1987年,蘇聯平均每年發行的新貨幣量為22億盧布,而1988年暴漲到 120億盧布,1989年為180億盧布,1990年為270億盧布。

雪上加霜的是,在美國操縱下,國際糧食價格快速上漲。

以小麥為例,1987年每噸按2000年美元平均幣值換算的話是133美元,1988年漲到176美元,上漲32%,1989年更增加到207美元。

國際糧食價格的上漲,進一步掏空了蘇聯的國庫,1987-1988年,蘇聯進口糧食的開支從27億美元增加到41億美元。

國庫空虛,再也沒錢買糧食,而糧食短缺,又導致物價飛漲和勞動生產率下降。

每天,蘇聯人要花四個小時排隊,才能買到食物。

黑市價格幾年時間裡,漲了30倍。

隨之而來的,就是供應系統的腐敗橫行。

這一刻,蘇聯人終於意識到糧食問題有多嚴重。

為了維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蘇聯不得不向西方求援。

這回可不是購買,而是乞求。

美國當然可以援助,條件就是蘇聯必須全面按照美國要求,改革外交和內政:

外交方面,必須從阿富汗撤軍、切斷對親蘇政權的一切援助,停止對古巴進行援助,放鬆對東歐各國管控等;

內政方面,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國家思想,放寬媒體,實行多黨制和西式選舉,取消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溫和對待加盟國的獨立要求等。

糧食的刀已經架在脖子上,戈爾巴喬夫只能照辦。

自此,蘇聯的思想、政治、經濟全面失控,到1991年,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最終,蘇聯在混亂中走向解體,全體人民成為西方資本祭壇上任人宰割的犧牲品,六十九年的輝煌和成就,也隨之灰飛煙滅。

8

結語

美蘇這場糧食戰,最終以美國大獲全勝而告終。

從戰術的角度來看,蘇聯確實曾經長期掌握主動權,而美國卻連遭敗績。

但是,從戰略上來看,蘇聯因為一次又一次的 “勝利”,也一次次失去了革新和自救的機會,美國則在失誤的探索中,不斷提升,最終雙方攻守易位,一戰定勝負。

上一篇:郭麒麟社死現場,當面說Angelababy十年前不火,這是嘴瓢了啊
下一篇:楊紫攜小甜劇來襲, 男主顏值演技沒得挑, 又是一部熬夜必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