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桃花塢》行為藝術還是迷惑行為?張翰三陳矛盾激化在於宋丹丹

人類社交觀察綜藝《五十公里桃花塢》主要議題“該不該做集體活動中沉默的大多數”,這應該是普遍現象,不管是職場生活還是校園生活,我們經常聽到這麼一些話,比如“要積極參與團體活動”,再比如“要合群”。於是個性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即便有的人並不喜歡這項活動,但為了顯得合群不敢拒絕,或者等著別人拒絕,做沉默者的大多數,《五十公里桃花塢》的行為藝術活動便很好

體現了這類現象,每個人的反應都很真實。

《桃花塢》的行為藝術得從第二期說起,那是第一次行為藝術陳陳陳(三陳)提出15個人把被褥放在外面環在一起做成大通鋪,15個人一起睡午覺,三陳認為這個行為藝術在於“破壁”,如果15個人都睡著了證明大家放下心理防備,這個行為藝術便成功了,然而首次不出意外的失敗了,最後無疾而終。對於三陳的這個活動建議,其實很多人很明顯並不喜歡,郭麒麟說形式大於意義,孟子義認為是工作,其他人更多在於配合,畢竟才剛見面意思一下。

而作為觀眾,大部分的觀眾覺得這個行為藝術更像是迷惑行為,為什麼非得在大中午躺在大太陽底下曬太陽睡覺,很多人睡不著不是因為防備心理,更多的是因為太曬,中午的太陽有多毒辣,曬過的人都知道。再者就如張翰所說,這樣的行為藝術之後,三陳並沒有闡述這個行為藝術的核心,沒有分享,導致這個行為很是虎頭蛇尾,他最後說自己堅持到最後是因為“尊重”兩字,這令人覺得張翰和三陳之間必有一戰,果不其然第二次他們槓起來了。

在《桃花塢》的第4期三陳又組織了一次藝術行為,名為“真心話大染缸”,他想營造一個完全私密的氛圍,讓15個人帶上面具和變音器,挑戰一下藝人是否會放開自己暢所欲言,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的提議多數人是不滿的,但幾乎沒有人反抗,除了張翰。三陳的行為藝術比起邀約更像是一個通知,在大清早直接通知大家要搞行為藝術,打破了張翰原本的時間規劃——拍宣傳,於是張翰直接帶人去找三陳開會,指責應該提前通知。

張翰不開心的點在於隔天要搞行為藝術,但前一天晚上三陳在開會時沒有提出來,大家投票表決直接隔天早上通知,再一個是對三陳的行為藝術內容提出質疑,張翰認為在攝像機都存在的情況下,基本沒有人會說出真心話。張翰再一次預言對了結局,這個行為藝術從一開始就失敗了,其他人不可控,並沒有耐心聽三陳說流程,比起瞎玩,更像是想快點結束掉活動,而且即便汪蘇瀧努力主持,但藝人們所說的話都過於場面了,一如張翰一開始所預料的。

三陳的這個行為藝術有個大前提是“私密環境”,而他們暴露在攝像機下,且都知道對方是誰,頭套、變聲器不過是國王的新衣罷了。不過在張翰表達自己的不滿時,他與三陳之間的氛圍並不緊張,三陳虛心接受張翰的建議,張翰看著也沒有生氣,直到宋丹丹出現,張翰需求認同感,問宋丹丹會不會在意這件事。只能說張翰問錯人了,如果他問的是郭麒麟,那麼郭麒麟有可能會給出他想要的答案,但宋丹丹選擇的是和稀泥,說就是玩、陳陳陳過生日。

宋丹丹覺得就是陪年輕人玩一下,但說三陳過生日有點像在道德綁架,彷彿在說“他今天過生日,你就給個面子”,宋丹丹的這個說法激化了矛盾,被維護的陳陳陳看起來也不是很開心,就有點無奈,張翰說因為過生日所以不想爭論了,最後三陳感覺也有點火氣表示沒有必要因為他過生日而遷就,張翰就直接帶隊走了……張翰這樣的行為備受質疑,但也不是不能GET到他的點,估計是覺得諷刺,明明以宋丹丹為首的很多嘉賓並不喜歡行為藝術。

宋丹丹說“不想去別去”時的神態、語氣,讓人想起了公司團建、學校活動,領導和老師嘴裡說著不想參加可以不參加,可實際上很少有人真的信了這話,真的有勇氣不參加,比如這檔節目不也一樣。在宋丹丹勸說張翰時,旁邊還有舒淇、李雪琴、辣目洋子,她們難道就真的想參加嗎?她們有做到自己所說的不想參加就不參加嗎?李雪琴在被通知這個活動時就一直在抱怨,舒淇在第一次行為藝術時就表達過不喜歡,可是她們依舊沉默不敢直接拒絕。

其實也不只是她們,還有桃花塢的其他人,汪蘇瀧、郭麒麟都是明確不喜歡的,在他們聽說張翰帶隊走時,有種“早知如此,我們也不參加”的感覺。張翰後面的生氣與其說是因為三陳,不如說是覺得諷刺,耐心耗盡不奉陪,一群在攝像機底下不會說真話的人,喬裝打扮,在心知肚明對方是誰的情況下,說著一些的場面話,上演“皇帝的新衣”,猶如過家家浪費時間。

上一篇:那英翻車告訴我們: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前輩,也得學會和後輩交流
下一篇:從城市道路換到高速公路上, 因《山河令》爆紅的張哲瀚, 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