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薦讀】讀懂作者的寫作目的,至少有一點肯定少不了【薦讀】2

聽過冰山理論的朋友應該知道,浮出水面的並非冰山的真實面目;藏在水底下的才更接近真相。

作者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恰如冰山一角,而藏在語言文字背後的東西也許讓人“驚呆”了!

寫作目的,恰如海平面下的冰山,如果不花心思去觸控,很可能會霧裡看花水中望月,正如摸到大象腿就以為大象是柱子,摸到大象耳朵就以為大象是蒲扇。

讀懂一部作品、一本書的方法很多,有一點肯定少不了——讀懂作者的寫作目的。

簡單說,至少有2個原因。

01 減少誤讀

《詩經》開篇《關雎》寫男子喜歡女子,不直接說“我愛你”,而是先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接著再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叫“起興”手法,也就是先言他物引起所詠之詞。說白了,就是我不好意思直接說,那可以藉助相關的事物先預熱一下,而後再說心中真正想說的。

所以,如果咱們如果不考慮作者寫作目的,只看作品字面內容,你很可能會覺得,哎呀,怎麼一會兒寫雎鳩(水鳥),一會兒寫戀人,這是不是前後邏輯不通?

你看,誤讀就這樣產生了。

這個時候我們如果問一問,作者為什麼要先寫雎鳩這樣的水鳥,再來寫男子對女子的追求呢。這樣一問,其實就會涉及到寫作目的了。

當我們理解寫雎鳩這種水鳥,是為了引出男女之間的愛情,就會覺得非常有意思,因為兩種相類似的事物之間,好像存在著某種天然的聯絡,但又不是完全相同。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張力在裡面。

所以,對寫作目的的探究,其實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對許多作品的誤讀。

02 正確賞析

記得葉嘉瑩先生說過,(原話我不記得了),一首詩一首詞創作完成,到了讀者那裡,就不必循規蹈矩非得按照作者的意圖去賞析了。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讀者可以胡作非為,任意發揮,以至於不管不顧作者的創作初衷。

思考作者的寫作目的,正是為了我們可以正確賞析作品。 舉個例子: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張籍寫的《節婦吟》,如果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咱們可以可把它當作男女愛情詩來賞析。

此詩通篇運用比興手法,說了啥呢?

你明知我已經有了丈夫,還偏要送給我一對明珠。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纏綿,把明珠系在我紅羅短衫上。

我家的高樓就連著皇家的花園,我丈夫拿著長戟在皇宮裡值班。雖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無遮掩,但我已發誓與丈夫生死共患難。

歸還你的雙明珠我兩眼淚漣漣,遺憾沒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是不是覺得很悽美,很感人?然後我們會立場堅定地認為這是一首情詩,毫無疑問,對吧?

但如果咱們多一個心眼,問一句,詩人真的要表達一種“恨不相逢未嫁時”的愛情嗎?

非也。

其實張籍藉此表達的是“富貴不能淫“的政治立場。呵呵,是不是挺讓人意外的?這就是真實的寫作目的。

當然,我們如果拋開這些不管不顧,一定說這是首愛情詩也未嘗不可,但這樣的賞析未免太過於主觀臆斷。

另外,要看懂作者所採用的寫作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等,都離不開對作者寫作目的的思考。

舉個例子來說吧。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的結尾,寫到香港淪陷這場戰爭,非常有意思的是,正因為這場戰爭,才迫使風流成性的範柳原和女主人公白流蘇,最終走向婚姻。

如果只是看這樣一種,參差對照的結局形式,我們可能會沒法正確欣賞它,會以為這是一種圓滿的結局。

但事實上,戰爭的後果並沒有帶來實質性的改變,這種“傾城”代價,換來所謂的愛情結局,其實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因為範柳原的狂浪性格,並不會因為一場戰爭而徹底改變,而白流蘇,把愛情和婚姻的理想寄託在戰爭帶來的所謂圓滿結局當中,也是一場空歡喜。

作者張愛玲,正是要以這種表面看似圓滿的結局與內在的殘缺,構成一種表裡對照的手法,來告訴我們愛情和婚姻的殘酷現實。

這也是建立在對作家寫作目的的思考、揣摩基礎上的。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李漁在其《閒情偶記》曾言:

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腦。主腦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文章的本意,即為主腦。拋開主腦不顧,妄自揣摩文章的意思,一定是一件危險的事。

猜你想看:

如何提升一個人的文筆?三結合:這是我出書寫文多年的獨家心得

怎樣“仿寫”能提高寫作?根據多年經驗,從5個方面給你肯定回答

上一篇:【教育】孩子,我允許你不優秀,但不允許你沒教養,請你自覺地改變
下一篇:【李向東】失去一個人會死掉嗎,顯然不會。那麼為什麼還放不下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