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敢做自己

生命沒有答案,每個人都將走向屬於自己的旅程,交出一份只屬於自己的答卷。

但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應對風雨,如何調整心態,如何繼續前行,都有一套固定的方法。有些人恰恰是提早懂得,才避免顛沛流離,更快到達人生終點。

挖掘出人生經驗的旅途總是坎坷的,很多人並未留心,但是沒關係,早有人替我們總結好了一切,那就是這些看清事實的名人名家們。

尤其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文豪莫言,總是能一針見血地寫透生活真相,給人醍醐灌頂之感。

看過他獲獎之後的第一本書《晚熟的人》,會驚訝於莫言的描寫竟然如此震撼,涉及的內容如此全面,但凡讀到了,都會深受洗禮,讓人生更上一層樓。

如果你是聰明人,就一定不要錯過莫言的《晚熟的人》,這本書有口皆碑,在豆瓣獲得9。6的高分,也是中國文史上閃閃發光的代表作。

在書中讀到的經驗,都是作家歷經一生所總結出來的,也被後世廣泛承認,這才是最佳的捷徑。

《晚熟的人》成年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敢做自己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在《荒原狼》裡說:

“人,最大的責任就是找到自己。”

小時候,我們是哭著哭著就笑了,而長大以後,我們是笑著笑著就哭了。

越成年,越活得不是自己了。

成年人的最大悲哀,就是不敢做自己吧。

01

最近在讀黑塞的《荒原狼》,說實話,這本書很哲學,有些晦澀。沒有那些愛恨情仇的故事,讀著爽快。

但是作者書中所傳遞的那種人性的撕裂,又感覺和自己的內心很相近,吸引著我讀下去。

黑塞在小說裡寫道: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匹甘於孤獨卻又渴望被理解的荒原之狼。”

是的,多麼深刻。人性就是如此撕裂。

書中主人公哈利是一個“社恐”,他獨來獨往,不愛社交。他常常覺得自己內心有一頭“荒原狼”,這頭狼讓他離群索居,每日在理智與慾望之間拉扯。

赫爾米娜的出現,給哈利的生活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他體驗著世俗的樂趣,體驗著和他人的聯結。他在隨波逐流裡甚至為壞人為伍,聚眾鬧事,喧譁取寵。聚集在身邊的人越多,哈利卻越來越迷茫。

本想擺脫孤獨的荒原狼,竟比以前更孤獨。

身處鬧市,依然無人能懂得孤獨,是那種生命撕裂般的痛苦。

我們無力成為“我”,但又不屑於成為“他”。

看透了世界的平庸,但又無力超越平庸。

這是不是,我們成年人夜深人靜時的痛和撕裂?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所說:

“當你沒有真正成為你自己,那麼不管你外在條件怎麼樣,你還是會覺得痛苦、迷茫,並且總覺得人生嚴重地欠缺些什麼。”

其實,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人,就是自己了。

當你真正成為你自己,你才會生活得自在而飽滿。

02

三毛說過:

“我們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我們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裡的參與,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們惶惑不安。”

那到底,我們該怎樣安放我們內心的撕裂和不安呢?

哈利精神恍惚,他拿起剃鬚刀划向自己的脖頸,要與討厭的自己,討厭的人生同歸於盡。

他說:“我希望政府送我上斷頭臺,懲罰我,消滅我。”

這時,幻覺又出現了。

他聽見莫扎特說:

“您不能死,活著才是懲罰。”

一語驚醒夢中人,哈利頓悟了。

他不再四處遊蕩,租了一間房子。他像普通租客一樣與房東老太太寒暄,也結識新人。但大部分時間在家裡看書、寫作、聽音樂。

靜謐獨處的日子,哈利發覺內心平靜了,他安放了自己。

其實,作者黑塞也經歷了“煉獄般”的人生。他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無數次自殺未遂。經過72次心理治療,才擺脫了精神危機。

書中的哈利,其實正是作者黑塞的化身。這本書也是黑塞的自我療愈之作。

歌德曾說過:

“在危難時刻,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其實,通透了,人生一點也不撕裂。

上帝把我們放在這喧囂人世,正是淬鍊我們生命的高貴。

於喧囂間體悟淡然,於繁華間昇華簡單,於無序間找到自序。

03

聽說,成年人所謂的成熟,就是學會戴著面具生活。

現實中,也真是這樣。都在勸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成年人。

最終,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可是,成年人的崩潰,都是靜悄悄。夜深人靜,自己的傷口自己舔。

活在在珍貴的人間,不容易。人活著,真的不用在乎有多少人懂你,人,做回你自己最重要。

你身邊所有發生的一切,都是為了引導我們真正認識自己。

一個人,越早知道自己是誰,就越早活出價值和意義。

三毛說: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

說到三毛,我很欣賞三毛的人生觀,她是真的活出了自己。

三毛的夢想是拾荒,別人批評沒前程,她卻說:“這就是我的生活和快樂。”

她,一生都在逐夢的路上。

三毛說:

“我愛哭的時候便哭,愛笑的時候便笑,只要這一切出於自然。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正是這份真實簡單,正是這份不羈和熱烈,讓她成為了她自己。

世人,有幾人活出了自己?!

人生,就是一場體驗。這些生命體驗是被動參與的,或者說是別人的意志的結果,那人生就是暗淡無光的,是撕裂掙扎的。

假如這些生命體驗是我們主動參與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那麼不管生命體驗是快樂還是憂傷,我們都會覺得那是在做自己。

曾仕強曾說過:

“每當面對著鏡子的時候,問問自己對鏡中人究竟是愛是恨。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大概很少有人會喜歡你。”

結語:

人的一生,都在尋找自己。

世界上最長的路,就是尋找自己的路。

三毛在《送你一匹馬》中寫道:

人生一世,也不過是一個又一個二十四小時的疊加,在這樣寶貴的光陰裡,我必須明白自己的選擇。”

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找回自己,在有限的時空裡,過無限廣大的日子,一生不羈,放縱愛與自由。

莫言的話總是這麼精闢,觀察生活中的細微小事,從而寫出戳入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贏得我們的共鳴,他的小說才能受到眾人的崇敬與敬仰。而寫到這兒,我也很有必要給大家推薦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眾所周知,莫言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諾獎分量不小,莫言能夠獲得,足以說明實力。但實力是要靠作品說話的,我們普通人大可以買他的作品來見證一下。但在我看來,莫言確切是個大師,比如說,上面的文字,便是好的佐證。

大家信我的話,不妨讀讀他的新作《晚熟的人》,這比他之前的小說更經典,裡頭描寫的人性更深邃。因為這是一本他打磨了八年的小說,當中寫的又是他回到老家後的種種經歷,比如說表弟的妒忌打擊與迫害啦,在村裡大肆傳播他的謠言啦,莫言傷痛地接收這一切,卻以文學的形式表達在了新作《晚熟的人》中。

《晚熟的人》是一部讀懂人性的佳作,莫言為何花費了八年時間才將其完成?全在於莫言費了許多心血與精力,越是榮獲此獎,越是在乎質量而非數量;也可以說,莫言將自己大半輩子的人生智慧與閱歷全然寫在了書中,毫不吝嗇地跟我們分享。細細思索,我們每個人都可從書中學來智慧,都可將人性給研究透徹。

《生死疲勞》:諾獎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蘊含著能讓莫言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秘密的小說,這是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他用各種幽默風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透過轉世輪迴的方式,用動物的視角去寫了當時社會的風俗人情,和人們細緻入微的生活習慣跟社會風貌。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說過:“莫言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但是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並不一定會的諾貝爾獎,當莫言用魔幻現實的手法,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地對人性的探索來講故事後,他就成為了世界級作家。

如果感興趣,點選下面商品卡,即可購買:

AX35正品 生死疲勞 晚熟的人 莫言諾貝爾獲獎者

¥

99

精選

購買

上一篇:循夢而行,向陽而生,初戀:值得去守護等待!
下一篇:三看《卿卿日常》才懂:為何李薇會和尹崢產生感情,而元英卻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