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你為什麼不把第一次留到結婚那天?”婚前同居有必要嗎?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任何時代都逃不掉兩性關係的話題。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人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每個人都奉行“我本位”的原則,兩性交往中自然而然就會滋生很多矛盾。

有很多男性都有同樣的感覺——“你為什麼不把第一次,留到結婚那天?”

關於婚前同居贊成的人,認為同居是檢驗雙方是否真的適合進入婚姻的不二方式;反對的人認為婚前同居,會讓女性失去制衡關係的重要砝碼,從而變得在兩性關係中處於劣勢。那麼第一次真的只能留在結婚那天嗎?我們來看看經歷過的女性怎麼說。

第一位受訪者,方女士,33歲,大齡剩女一枚。7年前戀愛,和前男友同居5年。

他們相識於校園,被稱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畢業後方彤選擇了追隨男友的腳步,留在學校所在的城市,兩人一起租房找工作。

那時的她除了找了份輕鬆的工作,生活上幾乎所有的重心都在男友身上,她認為對方就是她的全世界,然而,最終男友還是出軌了,但是她並不後悔,因為畢竟她和男友曾經在一起的時光是美好的。

另一個受訪者周麥,35歲,已婚,一兒一女。她和前男友同居過,然而她老公和前女友也同居過。據她所說,分開不過是因為兩人的方向目標不再一致,也不能強求。一開始她和她的老公都以為對方是自己能夠相守一生的人,可是事與冀盼有落差,最終兩人還是沒能走到一起。

所以婚前同居沒有唯一的衡量標準,每個人的選擇不同而已。

如果一個男人要求自己的新婚妻子必須是第一次,那他自己是不是呢?不能只要求女性而放縱男性,這是一種歧視行為,封建王朝的時代早就已經過去了。

當然也有人認為在經歷婚前同居後,自己再進入男女關係中,會顯得非常沒有底氣,總覺得自己不夠資格。會產生此種感受的原因很簡單,不客氣地講,就是因為你自身的其他價值不夠強大,你沒有其他的優勢抵消所謂失貞而帶來的消耗,當你唯一的貞潔優勢失去,剩下的就真的只有誠惶誠恐了。

換個角度講一段婚姻是否會長久,婚前同居並不是關鍵要素。

成熟穩固婚姻的前提是,兩人的價值是否大機率相吻合,兩個人對未來的生活是否有共同的期待,兩人是否願意共同面對生活中的難題。

就算沒有婚前同居行為,如果在這些問題上兩人無法達成一致,婚姻的破裂也是早晚的事情。

婚前不同居,就一定不會遇到出軌、矛盾、厭倦、爭吵嗎?不,一樣會。人與人之間註定就是會不斷的產生新的問題,但真正有能力的人不管處在那種狀態裡,都能輕而易舉地駕馭。

也就是說個人能力才是婚姻是否穩固的關鍵。只有那些並不懂得怎麼處理兩性關係,看不透人性,認清真相的人,在無法解決兩性矛盾時才會將問題怪罪於婚前同居。

立場不同看法不同,那麼要求進入婚姻的女性是處子之身,究竟是在要求什麼?

其實原始社會之所以要求女性結婚之前必須是處子,和貞潔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只是為了保證男性子嗣血統的純正。因為傳統社會通常都是男人出門打獵蒐集食物,而女人留在家中照顧家庭和孩子。

長期的分居便難免會有入侵者,從而很容易出現女性生養的孩子不是男性自己的,彼時的男性掌握著經濟大權,因此具有絕對的話語權。

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男權社會逐漸形成女性婚前必須保持處子之身的統一觀念,隨便和男性產生性行為的女性會被貼上不道德、不知廉恥的標籤。歸根結底,

禁止女性有婚前同居行為,是為了保證男性群體的利益。

然而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女性逐漸擁有了相當部分的話語權,很多女性開始對這種不合理的要求提出反抗。且事實上,婚前是否同居對婚姻本身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曾看到外國的一組關於“婚前同居與離婚機率”的資料:

婚前同居使男性初婚離婚機率增加了2.66%。

婚前同居與離婚風險的正向關係只在受過良好教育的群體中存在,對於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婚前同居更可能成為提高離婚風險的訊號,尤其是女性,教育使女性初婚離婚機率增加了0。10%。

這一結論很容易讓人們誤以為婚前同居會影響離婚率。但仔細看看資料:2。66% 、0。10%,這是多麼小的一個機率,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婚姻是個很漫長也很複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未知的難題,而婚前同居對婚姻的影響只佔一點點,它只是婚姻長河裡的一朵小浪花,翻不起什麼大浪。

關於婚前同居行為,或許沒有必要上綱上線,它只是人生的一種狀態,如果你是一個對自我人生有極強駕馭能力的人,

你遇到了一個暫時不想結婚,但又非常渴望在一生生活的異性,在徵得對方同意後,同居有何不可呢?

人生苦短,能抓住幾分美好就抓住幾分美好,也是一大幸事。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極其傳統的人,並且在處理兩性問題上沒有強大的內心,和過硬的手段,那麼不建議你隨便在荷爾蒙衝昏頭下去嘗試,因為你往往無法收拾婚前同居後遺留的問題,且很容易被居心叵測之人算計。

這個世界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每對相濡以沫走到最後的夫妻,勢必都經歷過很多困難矛盾爭吵,只不過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沒有輕易的放開對方的手,在不斷的磨合中逐漸找到了最契合的那個點,才能得善終。

伏爾泰曾說:“使人感到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往往是鞋裡的一粒沙子。”

而男女相處,就像是把沙子挑出的過程,只有耐下心去尋找癥結,才會越走越順,而不是埋怨怎麼有沙子。

- The End -

作者 | 湯靡達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oyes, A。 (2013)。 What is catastrophizing? Cognitive Distortions。 Psychology Today。

上一篇:有些身體語言,是在暗示:我願意
下一篇:願你與時光彼此溫暖,願你好好愛自己!(七月再見,八月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