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電影《祝福》的改編,從原著中喚起新的形象

《祝福》是夏衍同志根據魯迅的同名小說改編,並於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建國後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它以純樸的風格、嚴謹的結構,忠實地傳達了魯迅小說的主題思想。魯迅在他的小說中,以悲憤交織的筆觸,描繪了祥林嫂災難坎坷的一生,表達了魯迅對於封建階級強烈的憎恨,對中國農村婦女悲慘命運的關注。影片忠實原著,表達了受封建制度壓迫的中國婦女最深沉的悲哀和痛苦,深深地打動著觀眾的心。

《祝福》是第一次將魯迅筆下的典型人物搬上電影。劇作家遵守著魯迅作品樸素、含蓄、簡練的風格,將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個在封建制度的枷鎖下,受盡欺凌,被剝奪掉最後一絲安慰的悲劇人物,再現於銀幕上。

由劇作家夏衍改編的電影劇本是影片成功的基礎。在改編怎樣服從於電影創作的規律,符合電影特性的要求方面,夏衍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不論是它的敘述部分,或者它的對話以及情景說明,都表現了具體明瞭的“可視的”電影形象,一種清晰可見的銀幕感,充滿繪畫的意境。

劇本很有層次地將環境、人物的肖像和動作描繪出來,沒有冗長的對話,枯燥的議論,完全是魯迅小說白描手法的風格,清新、樸素、含蓄、自然。小說《祝福》是散文式的敘述方式,影片沒有機械地照搬這種形式,而是以戲劇開展的過程安排故事情節,有頭有尾、層次分明;同時把小說中原來一筆帶過的,或者是暗示部分作了改動和加工,使其在影片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是一種大膽而成功的創造,豐富了影片的情節線索,使影片更加生動、真實、富有感染力。

應該說,劇作家對魯迅作品所觸及的主要的思想背景,那個破產中的中國農村生活中的主要階級動態是有深刻體會的。因此,他才能不加模仿地去改編作品,向觀眾展示栩栩如生的劇中人,描繪真實的生活場景。所以產生了諸如祥林嫂的婆婆在埋怨烏桕歉收年景的時候,計議出賣祥林嫂,阿牛少爺和魯四老爺收租等等短小插曲式的描寫。尤其是祥林嫂再嫁賀老六的這段生活遭遇,在魯迅的原著中只是透過衛老婆子對魯四太太的介紹和後來祥林嫂對柳媽的自白,間接地交代出來的。而影片卻作了直接的描繪,充滿優美動人的情感。

影片中另一處大膽的發揮,是在祥林嫂捐了門檻,人們對她仍舊白眼相看,因此激起她的盲目復仇心情,拿菜刀去砍廟門檻的那一段行動。在此劇作家給她安排一句近於人生體會的結論式獨白:“我真傻……門檻白捐了……連菩薩……也還不能救我……。”這個發自內心的獨白,蘊藏著祥林嫂終生未解的疑惑與憤慨,蘊藏著我國農村婦女在封建勢力殘酷壓迫下難以生活下去,卻又無可告人的哀愁。

祥林嫂在受盡了人們的欺凌、逼迫、嘲弄、鄙視之後,而今又受鬼神的欺騙,絕望之餘的憤怒,促使她拿起菜刀去砍門檻。這種悲憤交織的控訴,在小說中是透過魯鎮節日氣氛與祥林嫂悲慘的命運結局形成鮮明的對照來體驗的。而影片用戲劇的讓祥林嫂用自己的行動直接表達,從而更形象地描繪了祥林嫂內心情感的波瀾。這個設計從人物的心理狀態看也是可以理解的。

《祝福》作為電影,要有較強的故事性,因此編導作了不少細節方面的改動和加工,使故事來龍去脈,層次分明。既發揮了電影藝術的特點,又發揚了原著的精神。

在人物塑造上,影片《祝福》的改編也是很有成就的,除祥林嫂外,象賀老六、祥林嫂的婆婆、魯四老爺、柳媽等等,都以獨特的性格特徵出現在銀幕上。

祥林嫂是舊中國無數受迫害的農村勞動婦女的一個典型。她厚道、善良,對生活沒有奢望,只希望能透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來換取起碼的生存。然而,就是這點可憐的要求也得不到滿足。當她第二個丈夫不幸死去,她的兒子又被狼銜去以後,她不得不再回到魯四老爺家來。她希望人們仍舊象過去一樣對待她,但結果卻被視為不祥的人,處處受到歧視迫害。封建社會的因襲觀念和道德律條一步一步地把她推到死亡的絕路上去。

它是一部在遵循魯迅先生原著的創作意圖上有所創造的影片,樸素的風情,冰涼的世態,黑暗的社會等等在影片中都得到充分展示。因為這部影片是改編魯迅作品的第一次嘗試,所以也難免存在缺陷、不足和爭議。譬如“砍門檻”這個細節的羊安排是否得當,歷來存在分歧。劇作家夏衍同志對這個細節地的安排進行闡述,認為祥林嫂在魯迅筆下是個反抗性頗鮮明和的人物,而“砍門檻”絕非與千百年的因襲觀念決裂,它是祥林嫂身處在失望,苦痛之極而爆發出來的一種感情上的衝動。觀眾可以依靠自己的認識去體味這個細節安排是否合理,從而更深刻地分析魯迅作品的思想意義,以及影片改編中的成敗。

上一篇:探索開封風土人情,古城牆下的休閒生活
下一篇:什麼星座的人會堅持愛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