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少年科比》:科比的成功,有哪些可複製的方法

個性隨和、愛玩愛笑的喬·布萊恩特,懷抱著3歲的兒子科比布萊恩特在花園玩耍的時候,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未來自己的兒子會成為籃球史上最偉大的巨星之一。

在籃球界,提起科比的名字,沒有人不為之尖叫,為之沸騰。2次總決賽MVP,4次全明星賽MVP;18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15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2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國家隊生涯兩奪奧運會金牌……科比 的名字全世界知曉,科比的榮譽,滿滿一張紙都列不完。

然而,天妒英才,2020年1月6日,科比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在熱愛他的觀眾心裡,

他永遠是球場上的王者,永遠是那個殺伐果斷、自信滿滿的少年模樣。

關於科比的輝煌戰績,我們可以在網上找到很多影片來重溫舊夢,紀念故人,可若想更多地瞭解科比,就一定不要錯過這本《少年科比》。

著名籃球評論員楊毅曾評論這本書說:

各位手中的這本由管維佳老師寫下的科比,是所有的選擇中最特別的一本科比。

《少年科比》的作者管維佳,從事籃球報道17年,NBA傳播的每個環節,翻譯、編輯、策劃、解說、出版等他都曾深入耕作。2016年,他開始著手寫這本只關於科比的書,他希望這是一本送給孩子的書,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和少年科比成為朋友,並從中得到知識,獲取能量。

少年科比:球一直在他手中 管維佳作品 附贈:全綵手繪插畫手帳和科比紀念卡1片。

¥

88

領券

減2

京東

月銷20

購買

除了孩子,我覺得大人更應該看看這本書,或許從科比的成長故事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育兒知識,科比是如何成為科比的?我們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科比的成功,有哪些可複製的方法?這些答案,看了本書,你自然就會知曉。

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柏拉圖曾說:“家庭教育是社會的基礎。”對於科比來說,他在籃球上的成就,除了天賦,更多的則是受到了家庭的影響。

科比的爺爺喬布萊恩特一世,年輕時是費城的籃球名將。

科比的父親喬布萊恩特,曾在NBA打了8年球,先後效力於76人隊、快艇隊和火箭隊,後來轉戰義大利,在球場上其高超的球技和強烈的個人風格,讓義大利球迷如痴如醉。

科比的兩個姐姐也都是非常出色的籃球運動員。

科比出生在這樣一個籃球世家,耳濡目染了家人對籃球的喜愛,和在球場上的奮勇拼殺,奠定了他對籃球的痴迷和堅定的求勝精神。

科比自珊珊學步之時,就開始與籃球朝夕相伴,3歲時他就用稚嫩的聲音告訴別人,等他長大了要像爸爸一樣,成為一名NBA球星。

科比的興趣,父親都看在了眼裡,從3歲開始,他就一直默默關注著科比在籃球上的所有進展。

對科比來說,父親是他的第一個籃球教練,凡是父親的比賽,科比一場都不落下,比賽中他目不轉睛地觀察著父親的每一個動作,之後自己不斷地模仿、學習。

後來,他們一家從美國搬到義大利,從抵達義大利的第一站科比自己孤獨地練球,到後來,喬在義大利每一支球隊的隊友都成為科比的陪練,再到後來,他們又回到美國,喬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兒子的培養。

他對科比的培養,沒有長輩對晚輩的固執,沒有老師對學徒的霸道,他一直像個朋友一樣,將科比帶到籃球的世界,給兒子找最好的教練,讓他自己去球場上尋找激情與技巧,最後像個前輩一樣,在他需要時陪他練習,在他不需要時默默守護。

後來的科比,不管在戰場上多無情,多偏執,他的身上也總有父親可愛、幽默的一面。

二、挫折和失敗,是孩子童年的必要教育

科比4歲的時候,參加了一個柔道俱樂部,有一天,師傅讓他和一個又高又壯的孩子比賽。

一開始,科比很膽怯,因為和他比,自己看起來真的太弱了。可是沒辦法,科比只能硬著頭皮打。

結果,科比輸了,但他發現,比賽過程中,自己也有表現非常好的地方。

愛迪生曾說過: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

很久以後,科比仍然對這次比賽記憶猶新,他說:“

那些看上去特別厲害的人,其實也不一定比你強多少,即便他們有比你強的地方,但你也有比他們強的地方,很多時候,最讓人懼怕的其實就是恐懼本身,而不是實際會發生的事情。”

科比6歲時,因為父親工作上的原因,一家人輾轉去了義大利。

異國他鄉,語言不通,習慣不同,在那段灰色的孤獨的日子裡,科比沒有朋友,也常常被別的孩子取笑,籃球成了他唯一的朋友,只有在練球的時候,他才覺得自己是快樂的。

初到一個全新的環境,最初的適應階段都是困難且痛苦的,但科比的母親還是決定讓孩子們在當地的學校就學,從學習一門新語言開始,慢慢地融入當地的生活。

陌生的環境鍛鍊了孩子們的學習能力,也磨練了他們應對困難的本領。沒有多久,母親便發現,女兒們已經有了新朋友,溝通上也沒有什麼障礙了。

至於科比,沒有朋友的時候,籃球便成了他唯一的精神信仰,也就是在這一年,科比真正確定了自己未來的人生目標——在NBA打球。

後來,他們又經過了幾次舉家遷徙,對科比來說,失去朋友的孤獨和陌生環境的挫折,不僅沒有使他退縮,反而成了他成長過程中獨特的催化劑。

或許正是因為年少時的一次次搬家,一次次面對別的同學的挑釁,才讓科比擁有冷血的殺手般的本能,能在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戰裡還投出50球得60分,因為在一個陌生世界裡,贏就是獲取尊重的唯一方式。

梁啟超說,患難困苦,是磨鍊人格之最高學校。

人生即風雨,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經歷挫折是孩童時期必要的教育過程,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即使失敗,也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勢,適當的表揚,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勇氣。

三、天賦是花朵,努力才有果實

科比的籃球天賦,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決定一個人成就的,從來不是天賦,而是堅持不懈的努力。

成功從來不是偶然,更不是上天的眷顧。科比從6歲開始就在接受正規的籃球訓練,加上濃烈的愛好,不停地訓練和必勝的精神,才得以成就偉大的他。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人們最好的老師,它是推動人們去追求去努力的根基。在紀錄片《Muse》中,

科比說:“我大概在13歲的時候就對比賽充滿狂熱的激情,喜歡打球的樂趣,只要打球就會覺得很高興。”

科比很喜歡看父親比賽,比賽過後,他們就能留在場地裡玩球,因為痴迷玩球,怎麼都趕不走,場館管理員只好使出最後一招,把館內的燈光全部熄滅。

科比還是個很善於學習的孩子,除了父親,球場上、電視裡那些有名球星的經典動作,都被他學了個遍,不僅如此,他還經常拉著父親的隊友當陪練,在強烈的求知慾之下,科比的球技突飛猛進。

科比的教練後來在回憶中說道

:“訓練過程中,科比總是特別專注和認真,運球、轉向、團隊協作,他從不分心。”

即便這樣,科比對自己專業技能也從來沒有真正滿意過,他在高中時的第一件球衣就是24號,

他自己曾說:“24號的意義就是24小時,我希望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籃球當中,這就是我選擇24號的原因。如果不能全身心認真投入,我就不是科比,24是我的最佳詮釋。”

他還給自己起了一個綽號,叫“黑曼巴(Black Mamba)”,

他希望他的籃球技術能擁有這種蛇的能力,那就是“以99%的準確度和最快的速度,快速連續地打擊對手。”

就是這種永不滿足,永遠追求更強的精神,讓科比成為籃球史上,永遠閃耀的明星。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天賦是一個人成功路上的東風,但也可能是塊絆腳石。即便天資聰慧的人,後期也要經過無數的努力和訓練,才能達到優秀的狀態,不然最後也只能泯為眾人。

管維佳筆下的《少年科比》,

為我們卸下了科比身上耀眼的光輝,呈現了一個普通男孩勇敢追夢的樣子,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科比成功背後的原因,鮮花和掌聲的背後,是無盡的汗水和眼淚。

相比成名後科比的功績,少年科比身上堅韌的個性,不屈的精神,更值得當代孩子去學習,去效仿。

成功的路上沒有捷徑,不知道凌晨4點的洛杉磯,就體驗不到成功帶來的極致快樂。科比走了,但科比精神永遠都在。

上一篇:女性,你足夠尊重自己才更能夠吸引到優秀的導師!
下一篇:戀愛:對於男生來說,戀愛談久了真的會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