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3000塊的土味電動車,才是通勤鄙視鏈的王者

雲南又又又出圈了。

這一次,不是因為“我是雲南的,雲南怒江的”洗腦旋律,而是因為西雙版納的小電驢。

隨著一句“歡迎來到西雙版納”,每個人的朋友圈或微博首頁,都多了幾個騎著電動車、馳騁在西雙版納街頭的身影。

坐下,坐上我的副駕/圖源抖音@掌上春城

不止西雙版納,“騎著小電驢兜風”的話題下,無數電動車騎士在分享自己的見聞:

有人一邊騎,一邊大聲唱喜歡的歌;有人坐在閨蜜的後座,用喇叭播放著“大小姐駕到通通閃開”;

有人一天之中最期待的時刻,就是騎小電驢,接心愛的人下班……

曾被認為土到掉渣的電動車,如今已經成了年輕人精神生活的頂配之一。

出來玩嗎?

我騎小電驢接你

詩人木心,曾經對比帆船和輪船的不同:“帆船是有靈魂的,帆船一身無處不健美,任何細節都扣住海,扣住航行”。

並最終下結論道:

“帆船能駛進

童話

、神話,輪船就駛不進。”

在年輕人心目中,電動車和汽車的區別,也大抵如此。

汽車代表的“霸道總裁愛上我”“重生之我是職場女魔頭”,固然很吸引人;

但回到現實裡,電動車代表的煙火氣和青春感,脫離了油錢和車位的限制,顯得要接地氣,也更唾手可得。

幾秒鐘的兜風影片,收穫了9萬點贊

騎著小電驢兜風的影片,大多沒有高階的運鏡和精巧的剪輯,卻總能引起共鳴:

“彷彿感覺夏天的風拂過了我的臉”“已經聞到路邊攤的香氣了”“我好事做盡,這是我應該刷到的”。

有不少打工人,在評論區直接破防:

“擠地鐵的苦命孩子,沒惹你們任何人。”

畢竟,騎著小電驢的他們,看起來實在是太快樂了。

青春片裡,小電驢也是男女主角凹造型的利器。

楊丞琳飾演的蔣小花,她的電動車放在現在也不會過時/《不良笑花》

電車一跨,頭盔一戴,囊中羞澀卻熱烈自由的青春不過如此,偶像劇的感覺立馬就來了。

有點像偶像劇,不確定,再看看/圖源《王牌對王牌》

點開社交平臺,不斷增加的筆記數量,同樣宣告著小電驢日漸提升的地位。

“小電驢裝飾”話題裡,年輕人們一邊曬著“全款提車”“秋天第一輛小電驢”的快樂,一邊買來各種裝飾改造電動車,誓要讓自己的坐騎成為整條街最靚的仔。

小妹同事準備裝飾電動車的小黃鴨

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配上耳機裡“整個夏天想帶你環遊世界”的背景音樂……

電動車不再是浪漫絕緣體,反而成了生活儀式感的一部分。

同時,它對於年輕人來說,還有更重要的現實意義:

通勤。

打工人的快樂,

是小電驢給的

曾經,電動車作為交通工具,在大家的印象裡,是小城市的專屬。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則多少顯得有點“拿不出手”,彷彿是供不起汽車、不讓騎摩托車、走路和騎腳踏車又太慢之下,無奈又尷尬的選擇。

可如今,有一輛小電驢,就相當於站在了通勤鄙視鏈的頂端。

無論身在幾線城市,都能在每一個工作日,收穫無數羨慕的目光。

無論是地鐵站擠破頭、又找不到共享單車的同事,還是開車被堵在路上的主管,都想問你能不能順路捎一段。

北上廣深的打工人,通勤到底有多難?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釋出的《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顯示:

2021年,全國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的人口,超過1400萬,長距離通勤,成為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現象。

與此同時,全國的“幸福通勤”(指5公里以內通勤)比重,呈現下降趨勢。

如果僅僅是時間長,倒也可以忍受,真正可怕的是擁擠和堵車。

早高峰地鐵,被擠到雙腳離地、動彈不得,還得掌握撥開人群、突圍出車門的技能,才能不坐過站。

《我在他鄉挺好的》

尤其是在夏天,忍受車廂裡的異味和憋悶的同時,隔壁大哥今天早餐吃了什麼,也總能透過一個嗝準確無誤地傳達到你的天靈蓋。

開車,也好不到哪兒去。

漲到離譜的油價不說,單是早高峰、晚高峰“三公里堵三十分鐘”的架勢,繞寫字樓五圈找不到車位的苦惱,就足以讓每一位司機朝著悠然而去的小電驢,投去羨慕的目光。

公交車同樣會堵車,錯過了一班可能就會直接遲到,計程車網約車價格太貴……

2017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無論採用何種方式,通勤時間過長,都會給身心帶來壓力。

但相比駕駛汽車、乘坐公交和地鐵,走路、騎腳踏車或者乘火車(地上軌道交通)這三種方式會讓人覺得更舒適。

一篇刊登在《旅遊行為與社會》上的論文指出,頻繁採取自己開車、公共交通通勤的人,對於通勤的滿意度,顯著低於不常使用這類交通方式的人。

受夠了地鐵擁擠、地面交通堵車的人們,轉向了腳踏車和電動車。

較長的通勤距離,又讓電動車比起前者,有了更多的優勢。

從前,電動車意味著風裡來雨裡去、披星戴月、有點寒酸;但如今,不會堵車、無需車位,隨停隨走的它,只代表兩個字:

自由。

《2022年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白皮書》顯示,2021年中國兩輪電動車銷售4100萬輛,預計2022年將達到4500萬輛。

工位上的年輕人,白天坐在格子間,晚上回到出租屋的小房間,兩點之間最大的變數,可能就是通勤的那條“線”:

能騎在小電驢上感受一下生活,帶給人的幸福感,不是一星半點。

逃離早晚高峰擁堵,穿行在大街小巷,沐浴自在的空氣;路邊攤、路人的交談、擦肩而過的風景,都讓漂浮著的生活,有了一些實感。

當我們迷戀電動車時,

我們在迷戀什麼

在社交平臺上鍵入“小電驢”的關鍵詞,跳出來的畫面大多與“快樂愜意”的情緒相關。

人們分享著下班路上的日落,夏夜慢悠悠的晚風,一盞盞亮起的路燈,還有路邊隨意的風景。

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用提前留出堵車、等地鐵公交的時間,小電驢所代表的掌控感,恰恰戳中了當代人關於生活的想象:

浪漫又安穩,知足又快樂。

通勤之外,這幾年,願意奔向戶外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他們帶著紅白格子的桌布,跑去公園裡野餐;帶上飛盤,去一切有草坪的地方露營。

長期不確定的生活下,人們越來越渴望戶外的真實生活,奔向自由的念頭充盈在每個人的心頭。

放在以往略顯寒酸的電瓶車兜風,也成了值得珍惜的戶外時光。

“出來玩嗎,我開小電驢接你”不再是玩笑調侃,而是頗具誘惑力的邀請。

3000塊的土味電動車,才是通勤鄙視鏈的王者

騎著電動車,人與世界的距離彷彿被無限拉近,人們似乎又重拾了對生活的感知。

《十三邀》裡,人類學教授項飆曾經談到了一個概念:“附近的消失”。

在社會經濟的巨大繁榮之下,人們對抽象理性的計算系統高度信任,也就失去了對社會關係的嚮往。

如果問現在的年輕人,身邊的鄰居是做什麼職業、小區在社會意義上屬於什麼位置、周邊的菜市場在哪裡,他們很可能一無所知。

3000塊的土味電動車,才是通勤鄙視鏈的王者

科技的變化抹殺了附近的立體感,人們所感知到的附近,被替換成了一個個資料。

點過十幾次的外賣店鋪,卻從不知道它的樣子,沒和老闆說過一句話。

從住處到公司的距離,被概括為幾號線轉幾號線,沿途有著什麼樣的建築和商鋪,從來沒有關心過。

“網紅打卡地”去了不少,但不知道家旁邊就有個小公園……

我們忙著談論宇宙和經濟,思考細微的人性,唯獨讓原本觸手可及的“附近”,成了人與人的連結之間最脆弱的一環。

3000塊的土味電動車,才是通勤鄙視鏈的王者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電驢恰恰賦予了我們重新感知附近的能力。

可以短暫地逃離鋼筋水泥所打造的堅固空間,逃離被外賣軟體、大資料、評分所“推薦”的一切,去到真實的生活中,探尋更多意料之外的可能。

地鐵不會因為一張別具一格的廣告海報停下來,公交車不會因為窗外倏忽而過的花朵放你下車。

計程車,更貫徹了“時間就是金錢”,任何一點計劃外的停留,都是錢包在滴血。

但小電驢可以。

3000塊的土味電動車,才是通勤鄙視鏈的王者

或許只是在花束前停留,或許只是挑個西瓜回家,又或許什麼也不做,只是騎著車,按照自己規劃的路線,回到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騎上電動車時我才知道,這座城市的街道是這樣的,拐角處有面館,綠化帶裡的月季花好香。

我像鑽出地洞的鼴鼠,第一次有了生活在這裡的實感。

上一篇:俗話說:“不怕公雞不打鳴,就怕母雞會叫明”,是啥意思?
下一篇:兩個人吃飯,其實沒有那麼複雜,一個電飯煲就搞定,有菜又有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