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河北電科院: 在減汙降碳領域走出了一條科技創新之路

“裝置已經就緒,可以進行六氟化硫回收處理!”10月14日,專案負責人張立軍下達了回收指令,經過裝置處理,六氟化硫可以達到最大限度的回收。

這只是河北電科院聚焦電力行業減汙降碳領域突出問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河北電科院在溫室氣體減排和水、大氣及土壤汙染防止方面連續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打造綠色低碳“一張網”

在電網執行中,使用六氟化硫氣體的裝置星羅棋佈,而六氟化硫氣體有著極強的溫室效應,這就使得有效管控六氟化硫氣體成了“棘手”問題。經過長期調研,河北電科院以實現數字化管控為思路,從管理模式、關鍵技術和配套裝置等環節進行突破,率先建成國內一流的省級電網六氟化硫氣體回收處理中心,首創電網六氟化硫統一採購、統一回收、統一淨化、統一檢測、統一運輸和迴圈利用的全壽命精益化管理模式。依託該中心,河北電科院還搭建形成國內首家基於“物聯網 區塊鏈”技術的六氟化硫數字化管控平臺,實現了氣體管理全鏈條全息全景數字視覺化。就此,河北南部電網在全國率先實現六氟化硫氣體近零排放,成為技術創新引領電網綠色發展的最新實踐。

“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六氟化硫氣體管控帶來了歷史性變革。現在每一瓶氣體、每一件裝置、每一個流程都實現了全息感知和一體化數字管控,氣體回收率達到98%以上,再生氣體實現100%迴圈利用,真正打造出一張‘綠色低碳電網’”河北電科院院長夏彥衛介紹。

技術人員正進行六氟化硫氣體回收功能最佳化。 牛向楠攝

將大氣治理轉向“源頭一公里”

作為河北南部電網的技術創新基地,從2016年開始,河北電科院率先在省內建起了首個節能減排與汙染控制實驗室,開始了在治理火電廠煙氣汙染物方面的攻關。五年來,透過開展全方位的效能試驗和技術診斷,技術團隊先後攻克了火電廠“脫硫脫硝”的核心技術,並自主研發了成套“銷煙”裝備,所承攬的總理基金專案《火電廠煙氣汙染物實時監測及管理技術應用》已位居國內領先水平,相關研發成果多次被列入河北省大氣汙染防治技術重點推廣目錄。

工作人員在現場進行脫硫裝置診斷。 牛向楠攝

“‘十三五’期間,河北電科院自主研發的火電廠煙氣汙染減排技術讓全省每年在超低排放基礎上減少汙染物排放2。1萬噸,簡單折算相當於每年增加優良天數近20天,為改善京津冀大氣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河北電科院《“十三五”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寫到。

截止目前,河北電科院的“硝煙”技術已向全國19個省份累計430多臺火電機組減排改造工程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讓火電廠化身汙水“淨化器”

火電廠歷來是耗水大戶,電廠裡的迴圈冷卻、汽輪機冷卻等多個環節都需要用水。近年來,國家逐步推廣火電廠使用中水(經過處理的城市汙水)以實現節水降耗。中水經過反滲透淨化過濾可作為汽輪機用水,但隨之會產生大量的次生濃水,如不加以處理便會成為“頑固廢水”。

河北電科院潛心在節水技術上“做文章”,獨創火電廠反滲透濃水與城市汙水互動處理的利用方法,重構水網系統實現廢水迴圈利用,徹底解決了火電廠汙廢水利用率低、次生廢水量多質雜、終端廢水治理成本高等難題,實現了火電廠“清潔水源零提取、工業汙廢水零排放”的目標。

“據電廠客戶反映,自今年用上我們的新技術後,一個2×30萬千瓦的火電廠一個小時就能回收城市汙水1430多噸,預計2021年全年可回收城市汙水900多萬噸,減排次生廢水60多萬噸。”河北電科院院長夏彥衛介紹,“我們在實現環境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目標指引下探索出了一條道路,形成了低成本反滲透濃水零排放的典型模式,讓火電廠變成了城市汙水的‘淨化器’!”

自技術成型以來,河北電科院汙水處理技術已在國內近20家火電廠實現應用,累計年消納城市汙水約7900萬噸,減排次生廢水1600餘萬噸,間接經濟效益已超過4億元。目前,該項技術成果還在不斷深化和推廣,未來必將推動城市汙水的大規模消納,有效遏制工業廢水汙染。

實驗人員在進行水處理引數調節。 牛向楠攝

讓土壤“面板”換“新顏”

“站裡的土這麼幹淨,附近莊稼也沒有受汙染,我們放心了”居住在變電站附近的衡水市阜城縣碼頭鎮村民不禁發出感嘆。以前,變電站裝置執行維護是否會對周邊的土地、農作物產生汙染,影響收成,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附近以培育棉花、大豆等經濟作物為主的種植戶們。而如今,看到整潔綠色的變電站,他們終於卸下了心裡的包袱。這其中,河北電科院研發的變電站土壤環境汙染風險評估和無害化處理技術發揮了巨大作用。

變電站是電力系統輸送電能的樞紐“關節”。在對站內的變電裝置定期檢測維護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以絕緣油為主的土壤有機腐蝕和重金屬汙染。如不及時處理,汙染面積將逐步擴大,進而對周邊土壤環境構成威脅。近年來,變電站已成為電網領域土壤汙染的易發區和土壤汙染治理的主陣地。

“我們研發的土壤環境修復平臺最高處理溫度可達500℃,最高處理效率可達80%以上,能夠實現變電站汙染土壤的無害化處理,再配合微生態環境功能修復,最終能夠形成無汙染的綠色土壤,真正讓“國網綠”跟自然環境融為一體”,電科院黨委書記王向東介紹。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放眼“十四五”,河北電科院將圍繞減汙降碳目標持續加大科技攻關,力爭為打贏“藍天、碧水、淨土”攻堅戰,實現能源綠色轉型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齊錦濤、劉克成)

上一篇:短外套這麼搭真顯高,難怪日系博主都在穿,3個公式讓你超級美
下一篇:一湖水,見證變遷,記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