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在聽到之前,我也不信GO Blu這個小個子能有這麼好的表現……

#邊聽邊看

我承認我入燒時間不長,對iFi這個牌子的印象並不多,如果不是前一段的大菠蘿讓便攜捆綁這個概念熱度再起了一陣,我對iFi的認知估計也僅限於“知道它存在但平時很難想起它”的程度。iFi自己似乎也不太急,直到如今,便攜播放器、有線入耳式耳機、小尾巴、TWS這些能炒起熱度的玩意,iFi是一個都沒做,在售產線幾乎全是各種解碼耳放和各類線材配件,似乎完全沒有進入這些血海市場廝殺的打算。

如果評價一個人,那低調當然是美德;但對一個從事商業行為、多銷多得的製造業廠商來說,恐怕低調就是雙刃劍了,畢竟再怎麼低調,正向的聲量總是對品牌發展有助益的。所以現在,順應HiFi裝置小型化、便攜化、無線化的趨勢,iFi終於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藍芽T……不是,藍芽便攜解碼耳放GO Blu。嗯,非常iFi的行為,哪怕功能上不得不向市場妥協,在產品理解上也始終堅持的節奏。

只是無論產品理解如何,閉門造車也要出門合轍。事實上,HiFi這個圈子本來就蠻小眾了,藍芽便攜解碼耳放則是小眾中的小眾,雖然iFi看起來已經並不在乎自己的產品能擁有破圈級的熱度了,連大菠蘿的火爆看起來都有些意外,但畢竟產品還是要認真賣,GO Blu要想能出頭,恐怕只能依靠產品表現來解決各方面痛點了。

一上手不說別的,反而是GO Blu這個體積讓我相當驚訝,礦泉水瓶蓋子怕是都比這大不了多少,如果官方考慮出個帶掛繩孔的保護殼,GO Blu完全能作為鑰匙鏈掛件用。不過GO Blu的工業設計我認為有待商榷,一方面是在這種小體積裝置上用拼色設計還是挺考驗設計功力,另一方面,這個玫瑰金拉絲的面板無論是調色還是工藝,看著都不算自然,也讓整體設計變得有些雜亂。我個人對小體積裝置的設計偏好,還是傾向更加一體化的設計,整體看著會更加精緻協調一些。

這種小體積帶來的另一個隱憂就是續航,在我的實際體驗中GO Blu的續航大概只有7到8小時之間(藍芽aptX Adaptive、Apple Music/Tidal普通無損、單埠無音效)考慮到一部分TWS光靠耳機內建電池撐著,不放進充電盒也有這個續航,我認為在目前的使用環境下還是可能出現續航焦慮。

但在真的瞭解完GO Blu的功能以後,我反而對它的內部設計能力有了點敬佩,不僅塞進了一顆CS43131,還支援較新的aptX Adaptive、LDAC、LHDC等高畫質編解碼,並內建有三種音效、麥克風,以及驚人的推力水平,一會兒音質部分裡會講到這個。這麼一看,GO Blu在如此體積下還能保持7小時續航反而是相當不容易了。當然,如果是我,那我會更願意犧牲一定體積,換來更大的內部堆疊空間和更長的續航水平。

而在連線延遲上,除了我手機(目前)並不支援的LHDC編碼以外,我也針對AAC、LDAC、aptX Adaptive三種比較受關注的解碼型別做了些不算嚴謹的延遲測試,在各大音遊中延遲校準最低的依然毫無懸念是aptX Adaptive,分別比AAC和LDAC低了大概25%和15%左右,這也是自適應位元速率協議的優勢。一般的看影片或者休閒類遊戲,aptX Adaptive或者LDAC的延遲都在可接受範圍內,不過無論哪種協議都達不到可以駕馭音遊的水準,這也是目前藍芽協議的普遍缺陷。

另一方面,GO Blu也支援以有線小尾巴的方式使用,隨便抓根Type-C資料線就行,不過或許是我也沒用過別的便攜藍芽解碼耳放,不知道是不是所有這類產品都是這個邏輯,因為GO Blu哪怕是在小尾巴模式下,使用著手機或者電腦的供電,卻依然要手動給GO Blu開機才能使用。考慮到GO Blu體內塞下了不少元器件和功能,或許不引入內建電池供電的話,單靠手機或電腦的電流確實撐不起GO Blu本身的功耗,想了想也無可厚非,但對於用慣了小尾巴模式的朋友來說可能多少需要適應一下。

不過,無論前面“表面工程”怎麼鋪墊,包括我在內,不少人都會擔心GO Blu在這種小體積之下能實現什麼等級的音質;畢竟在市面上,要是單論體積,不少不帶電池的普通小尾巴體積都不比GO Blu小多少了,何況GO Blu還硬往裡塞下了完整的藍芽和電池元件?

但結果也很讓人意外,GO Blu在很多方面的表現反而超越了我對這體積的聲音預期。

先說說藍芽模式。以聲音最好的LDAC編碼為標準,GO Blu聲音的形體感不錯,無論是樂器還是人聲的線條都比較清晰,擺脫了不少藍芽裝置音色疲軟發虛的問題,結像能立得住,自然也就不需要靠著盲目加大量感掩蓋聲音的疲軟。但線上條清晰的同時,GO Blu的整體聽感又較為寬鬆,塑造上並不是靠故意繃緊線條帶來素質強化的錯覺,更像是常年集中訓練和演出的舞者,肌肉緊繃但體態自然,表演遊刃有餘,在收放之間尋找著最佳的平衡點。

而就整體傾向而言,GO Blu的音色是中性裡略往冷色調偏了那麼一點,泛音的表達比較剋制,比較對我口味,不過不會刻意追求透明度,中高頻裡有一些顆粒感。這種取向可以適配大多數流行人聲的音色,好的時候聽著還有點加成,就算沒加成也不至於有什麼變味的地方,對於低端價位的裝置來說這是相當理性的調音方式,如果盲目拉高亮度透明度又缺乏足夠的控制力,最後很容易演變成亮度透明度也一般、音色反而還被拉怪了,賣出去完事誰聽誰尷尬。

關鍵是GO Blu的推力和控制力也是足夠的,尤其對於一般的入耳式耳機而言,單論框架的話GO Blu基本上能把這些耳機都推開了,一般只要不是大規模的樂曲,GO Blu對入耳式耳機的驅動狀態都能達到相當充分的程度,包括一些靈敏度相對較低的入耳。甚至我還拿歌德GS1000e出來試了試GO Blu的上限,狀態不能說完全推開,但也算框架健康了,要知道GS1000e雖然阻抗只有32歐,但靈敏度也只有偏低的99。8db,低敏有時比高阻更可怕,這對啥裝置都能算是不那麼好推的耳機了。

但在藍芽模式下,GO Blu也有著明顯的問題,聲音兩端的延伸都算不上好,低頻不夠紮實,高頻的質感也比較支離,並且可以明顯感覺到犧牲了一定的資訊量,即便是位元速率表現已經足夠優秀的LDAC也難以避免。好在GO Blu也能以有線模式使用,在有線模式下,兩端的表現也要好上不少,質感更加清晰,音色也完整了不少,場面和動態也更加強大,如果有更高的音質需求,那也可以使用有線模式。

另外要提及的是GO Blu的三種音效模式,分別是XBass(低頻增強)、XSpace(空間感增強)和XBass+XSpace(都增強),比起音效關閉時,XBass會讓低頻的形體更為龐大厚實一些,也會更有壓迫感一些,同時略微讓中高頻有所收縮,不過失真相對較小,如果希望中下盤能量更強一點的朋友可以考慮。

而XSpace的情況會稍微有點尷尬,在我看來XSpace更像是犧牲了一定環境泛音,從而達到聽感上結像似乎拉得更開了的感覺,但對於音樂的情境表達而言,我反而不提倡這樣砍泛音,畢竟也是音樂本身的資訊量,同時對於全頻段的紮實度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我個人並不是太喜歡這個模式,

不過如果把XBass和XSpace疊加起來,那就有點意思了,XBass在中下盤對形體的修飾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XSpace對泛音削減的問題,同時又確實讓背景更黑,結像距離在聽感上確實像是更遠了,還稍稍增加了一點動態,或許可以改善一些大力出奇跡耳機的聽感,雖然我也沒法打包票就是了。相對的會對聲音的自然度有一定的犧牲,這個取捨就看各位自己的聽音取向能不能接受了。

而在音訊產品越發便攜的今天,GO Blu的出現也能解決有線HiFi耳機使用上的一個痛點,那就是在儘可能小的體積下,實現儘可能多的功能和儘可能好的音質,而GO Blu不僅實現了這些,在功能性上還都有不錯的完成度,達到了“經常帶著,樂意帶著,而且聲音好”的效果。

就是下次要不咱考慮考慮……體積再大一點點就好?搞不好就完全解決續航焦慮了呢(笑

參考價格:1380元

上一篇:超市買掛麵,要看清這幾個字,不然一不小心就被忽悠了要注意
下一篇:經典老味道!開啟就能看到滿滿的“誠意”,你還記得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