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解讀《山海經》:“貳負殺窫窳”之事,暗含“夏啟殺伯益”的內幕

導語:看過《山海經》中“貳負殺窫窳”這個故事的小夥伴,是不是好奇窫窳究竟經歷了什麼,才會從萬人敬仰的神淪落為食人的獸,貳負又為什麼要殺窫窳呢?其實呀,這個神話故事可能與“夏啟殺伯益”有關,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揭開層層迷霧……

01

窫窳,究竟經歷了什麼?

“貳負殺窫窳”,是《山海經》裡的一個故事:

窫窳(yà yǔ)本是一位蛇身人臉的天神,卻被同樣是蛇身人臉的天神貳負所殺,天帝知道後,便把挑唆貳負的危禁錮在了疏屬山上,並銬住了他的右腳,又將他的雙手與頭髮反捆在一起,綁在一棵樹上。

之後,開明獸東部的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這六大巫醫簇擁著窫窳,用拿著“不死藥”極力抵抗著“死氣”,最終救活了窫窳,但復活後的窫窳形象大變,成了食人怪獸,他在十日並出時跳上岸危害百姓,被后羿的神箭射死。

其實,這個故事也是“拼湊”的,

在《山海經》中,“窫窳”的事蹟其實是分別記載的,《海內西經》中的窫窳是“蛇身人面”,

他在《海內南經》中卻變成了“龍首,居弱水中”的食人獸,

而在《北山一經》中,“窫窳”再次變了身,“狀如牛、赤身、人面、馬足,音如嬰兒”,

窫窳的結局,也並非出自《山海經》,而是另一部古籍《淮南子》。

想象一下,一群巫醫拼命挽救窫窳的場面,是多麼驚心動魄,但“劇情”並沒有順著我們的想象發展,而是出現了“大反轉”——

窫窳復活後,沒有變回萬人敬仰的天神,卻淪落為食人的獸。

他究竟經歷了什麼我們無從得知,而危又是用什麼理由成功挑唆了貳負殺窫窳,我們依然無從得知,

但是,在“貳負殺窫窳”這段神話裡,值得注意的是:

1。貳負行兇的動機不明:危說了什麼,能讓貳負對同部落的人下殺手?

2。懲罰危的“帝”是哪位天帝?

3。貳負受到了什麼懲罰?被綁在疏屬山的是危(貳負之臣),另透過“貳負之屍”看不出死因。

4。六巫為什麼要救“窫窳”?另外四巫為什麼沒來?(我看了好幾遍沒看見哪裡記載是天帝的意思)

如果從歷史視角來看,透過“貳負殺窫窳”這個情節描述,

卻像極了夏啟殺伯益的故事!

02

夏啟與伯益的奪位之戰

說起伯益,可能大家很熟悉。

他輔助大禹治水,功績顯赫,此外傳說他發明了鑿井技術,

另外,他也被認為是《山海經》的作者之一。

在史料記載,大禹繼位後,原本打算將帝位傳給皋陶,但沒想到皋陶病死了,於是禹帝就將帝位傳給了益,也就是伯益。

但是大禹死後,事情發生了變故,三年喪期過後,伯益就將帝位讓給了禹的兒子啟,自己跑到箕山隱居了起來,而啟因為賢能,受到諸侯和民眾的擁戴,再加上伯益輔助禹的日子不長,根基不牢,所以諸侯們不服伯益,都去朝見啟,聲稱帝位應該是禹帝兒子的,於是夏啟繼位稱帝。

這是司馬遷在《史記》裡的記載,然而另一本古籍《竹書紀年》不是這麼說的,

據《竹書紀年》記載,大禹是想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啟的,但伯益發動政變奪了帝位(益幹啟位),並將啟拘禁起來,啟逃脫後反殺伯益,奪回了帝位。

還有《韓非子》的說法,是“古者禹死,將傳天下於益,

啟之人因相與攻益而立啟。

”,也就是說,啟及其擁護者聯合起來對益發動戰爭。

另《史記·燕召公世家》雲:“禹薦益,已而以啟人為吏,及老,而以啟人為不足任乎天下,傳之於益,已而啟與交黨攻益,奪之。天下謂禹名傳天下於益,已而實令啟自取之。”

這四份記載各不相同,誰是誰非目前也弄不清楚,

但是,不難看出,大禹去世後,伯益和夏啟之間的鬥爭很激烈,最終是夏啟奪得了帝位。

那麼,為什麼說“貳負殺窫窳”與“夏啟殺伯益”的故事有關聯?

鋪墊完這兩個故事,咱們大開腦洞切入主題——

03

有關的線索

窫窳最初的形象是“人面蛇身”,而貳負也是“人面蛇身”,這說明窫窳和貳負其實是同一個部落的人,

我們知道即使上古時期的動物與今天有差異,但是不可能出現各種“四不像”的動物,

怪獸的形象應該是跟每個部落的頭飾、服飾、配飾有關,

人面蛇身,很可能是身上的衣服是用蛇皮製作的,人們在形容這個部落時,強調他們身上的特徵,於是就用了“蛇身”這個詞。

當然,傳統說法是圖騰。

那究竟哪個部落的圖騰是與蛇有關呢?

夏部落——“夏后氏蛇身人面。”(《列子·黃帝篇》)

這是兩個故事相關的第一條線索。

雖然沒有證據將“窫窳”與“伯益”聯絡在一起,但“貳負”的原型有可能是“夏啟”。

在《竹書紀年》中記載,“禹南巡狩,濟江,中流有二黃龍負舟,舟人皆懼。禹笑曰:‘吾受命於天,屈力以養人。”

在《瑞應圖》殘卷中也記載,“禹平天下,二龍降之,禹御龍行域外,既周而還。”

並且,《山海經》中也提到“夏後啟於此舞九代,乘兩龍”,這本奇書裡神的“座駕”似乎都有“二龍”,“龍”的作用就是“飛天”。

所以,“二龍”應該是指在大禹治水過程中,出力的兩個部落(龍圖騰),這兩個部落是禹的勢力,在他們的幫助下,禹“飛天”(登上帝位),夏啟也是這樣。

那這跟“貳負”有什麼關係呢?

這裡有個細節就是,夏啟“御龍”,其實也是二龍“負”夏啟,

在上古時期,文字可不是今天這樣的,看看甲骨文、鐘鼎文,而且文字發展有漫長的時期,

所以,很有可能當時人們會用“二負”來稱呼“夏啟”,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1/2/3/4的問題都能有答案了。

這是兩個故事相關的第二條線索。

04

暗含“夏啟殺伯益”的內幕

在“貳負殺窫窳”的故事,出場人物的原型應該如下所示:

貳負:夏啟

窫窳:伯益

帝:禹

六巫:六個支援伯益的部落

沒來救窫窳的四巫:四個支援夏啟的部落。

並且,應該記載的是這麼一段歷史:

夏啟與伯益同為夏部落裡最優秀的人,但禹要把帝位傳給伯益,這造成了支援夏啟的人不滿,於是煽動夏啟用武力奪取帝位(已而啟與交黨攻益,《史記·燕召公世家》),

這是禹還在世(及老),當他得知兒子啟沒沉住氣,竟然攻擊伯益,禹很生氣(而以啟人為不足任乎天下,傳之於益),於是就重重處罰了煽動夏啟並且破壞自己安排的人(已而實令啟自取之),但是對於夏啟並沒有做任何處罰。

被攻擊的伯益只是受了重傷,所以被已方六個部落的人救走,交由巫醫們治療。

經過巫醫精心治療後,伯益恢復健康,但是他看透了禹和夏啟父子二人的打算,於是離開了夏部落,來到以頭戴“龍首”,或者“龍首”圖騰且居住在“弱水”附近部落裡生活,後幾經輾轉來到少鹹山中(將自己渾身塗滿紅色)的部落裡生活,這個部落的口號聲如同“貓叫”。

伯益休養之後,發動了對夏啟的戰爭()

窫窳食人獸的形象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跟當時人們的觀念有關,在中原地帶生活的遠古先民認為自己是“正統”、“中心”,而周邊的部落,尤其是偏遠發展落後的部落是“北狄”、“南蠻”、“東夷”、“西戎”,這個觀念肯定不是一天兩天能形成的,

所在山海經的神話故事裡,離“天帝”中心越近的神與獸都是“人”的元素比較多,而離得遠、生活習慣還比較原始粗俗的人物形象就很詭異,認為這些部落“食人”。

而關於窫窳之死,是《淮南子》的說法,而且猰貐與窫窳是不是同一怪獸還沒有統一的說法,即使是后羿射殺了窫窳,

但也能追蹤到一些相關線索。

我們知道其實古籍中出現了兩個叫“羿”的人:一個是堯帝時期、傳說中射日的“后羿”;另一個則是夏朝,有窮氏的首領“后羿”,善於射箭。

兩者除了出現的年代不同,從名字和特長上來看很容易弄混,

那麼,神話故事在流傳中,有沒有出現混淆的情況呢?

要知道,“有窮后羿”在夏啟死後,驅逐了啟的兒子太康。

這足以說明,夏啟在位期間,有窮“后羿”已經成為部落首領,

有沒有可能,他在伯益和夏啟的奪位戰爭中(益幹啟位),射殺了伯益?

關於伯益若是窫窳的原型,如何寫出《山海經》?

可能大多數人認為《山海經》完整的一部作品,實際上,山經、海經、大荒經並不是同一時期的作品,

這個問題比較明顯,山經或許是有伯益記載的可能,但海經肯定不是,

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講過郭璞之前,古代學者對這部奇書的研究,

第一次出現“山海經”這個書名,是在司馬遷的《史記》裡,也就是漢武帝時期,

但比《史記》要早的《爾雅》裡,只見“五藏山經”一說,即《山海經》中的“山經”,根本就沒提“海經”。

從釋地已下至九河皆禹所名也,觀《禹貢》一書是見梗概,因知《五藏山經》五篇主於紀道里,說山川,真為禹書無疑也。

有人認為,

「山經」,是戰國時楚人所作;

「海內外經」,是西漢(淮南子以後,劉歆以前)所作;

「大荒經及海內經」,是東漢、魏、晉(劉歆以後,郭璞以前)所作。

當然,這個說法也是沒有定論的,不過,“山經”和“海經”內容和風格相去甚遠,

“山經”的性質更接近於史料中的“地理志”,“海經”的神話元素卻很多。

上一篇:惠東:發揮政協優勢 助力營商環境最佳化
下一篇:曬曬我家的早餐,好吃好做營養足,網友:可以出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