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不老”這個傳說

馬尚龍

社交活動中,聽到最多的寒暄語便是凍齡、年輕之類。都明白這是客套,但是客套會把人“套牢”,聽多了,就預設自己不老了。

前兩年去鳴沙山,拾級而上並不很難。妻說,她不怕上,倒是恐下。正有滑沙竹筏順山而下,我說,下山我們就滑沙吧,我滑過。上山時,我們不算很慢,但是時有超道者,是年輕的背筏人。有多少竹筏從山腰滑下去,便有多少竹筏要從山腳背上來,一背就是十張八張竹筏。背筏人年輕且辛勞,給他們讓道是自然的。

上了山腰,便去滑沙付錢,收錢人恰是背筏人,應該是本地青年的謀生。我問多少錢,年輕人向我一瞥:你不可以滑。我不可以滑?為什麼?老年人不可以滑!老年人?一身旅遊裝備,運動帽、墨鏡、短褲、運動鞋,氣也不喘,怎麼被看出是老年人?面對生猛的拒絕,我只得解嘲,我不可以滑就不滑,不過我是老夫少妻,她可以滑吧?我想到了滑沙下山的計劃。青年人頭都不抬了,她也是老年人。在山坡上,我和妻惺惺相惜。失望之餘,看到了滑沙須知:有心臟病史、高血壓病史以及60歲以上老年人謝絕……20歲背筏人,不用查驗身份證就足以確認我的年齡。“爺青回”的豪邁,受阻於“禁滑令”:爺請回吧。

我不是第一次受到如此的“屈辱”,只不過這一次更加英雄氣短罷了。

更早幾年,那時候專車剛剛開始。我還算是個不落伍的人,很快熟練手機叫車了。某天中午在東區,下午要到西區,就在手機上叫車。路邊等車時,左右但見一片白髮在揚招。我上了車,心裡自然得意。司機也樂呵樂呵誇我,像這些老頭老太揚招根本叫不到車的。是啊是啊。您了不起的,是啊是啊。您這麼大年紀也會叫專車!哦,是啊是啊……我是活到老,學到老。

數度蒙羞後,我常常笑答說客套話的人,不要再給我吃糖精片了。糖精片有副作用,最要命的是,讓一個人年紀不輕骨頭輕。

不老是個傳說。很多人,當然有我這樣的人,在漸老中,喜歡上了不老的傳說,還紛紛在傳說中扮演了一個不老的角色。

就在周遭,六七十歲簡直是青春不敗。壯志未改,妖嬈重來。瀏覽朋友圈,忽而是人生哲理的探幽,忽而是勵志的意氣風發,忽而為三觀據理力爭,也兼有恩怨鬥嘴……本應該是年少氣盛之為,你去看看,還都是滑沙滑不成的年紀。

老夫每天都發少年狂,那麼少年呢?這世界,老人和少年可以相容,卻無法相同,兩者間的喜好永遠是相悖的。老人好萌,少年裝老。幾年前,看到忘年朋友訴說“老母親”之辛苦,還以為她在讚美母親,再細看,老母親是她這一代年輕母親的集體自嘲。

年輕人,也包括鳴沙山背筏的年輕人,他們也勵志,也有三觀取捨,但是他們的勵志和人生,浸泡在了他們的日子裡,很少有在朋友圈高談闊論的,沉默和成熟兼有。我問過一位少年,為什麼不喜歡指點與啟悟,少年哼了一聲:有空哦!是啊,有空即老年。

即便是親情相待,兩代人的興趣也是老少反替。朋友一家人去旅遊,老一代是要窮盡每一個景點,不管多少路,也不說累;小一代,只求住得舒服,休息得舒服,景點少走幾個也不在意,全然是傳統的老人老態。

在少年眼裡,不管你什麼裝束什麼姿態,你就是長輩。你所有的不老,只是卡拉OK自娛自樂張學友的那首歌——不老的傳說。和我們年少時的眼光同樣毒辣。

滑沙被禁了。所謂關了一扇門開啟一扇窗的人生哲理冒出來了。幾十年來,也經歷了無數次飯局聚會。最初時忝列末席,後來側席有我。忽一日,不是我要卡C位,是C位卡住了我,且有“眾望所歸”云云。無奈之時,我想到了一個理,這個席位是養老的——老是一年一年養出來的。

上一篇:去嶗山之前覺得160元門票太貴,去了之後才發現景區通票物有所值
下一篇:失眠“最怕”這個菜,3塊錢炒1盤,一週吃3次,一覺睡到大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