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威馬 CEO 沈暉:半場未過,勝負未分

作者 I 孫小樹

編輯 I Chris

威馬汽車,這個新造車的最早期入局者之一,曾經的新勢力第一梯隊成員,如今卻面臨著外界的「掉隊」質疑。

針對質疑,威馬 CEO 沈暉在7月 15日的年中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目前的智慧電動市場就像一場足球比賽,上半場都還沒打完,遠沒到分勝負的階段,所以不存在「掉隊」問題。

威馬W6 點選瞭解詳情

根據威馬在溝通會上公佈的資料,威馬汽車2021年上半年累計銷量15,665輛,同比增長103。8%,第二季度銷量10,116輛,同比上漲105。6%,其中6月銷量4,007輛,同比增加97。6%。就2021上半年的銷量表現而言,威馬雖談不上驚豔,但起碼仍在智慧電動車的牌桌之上,還有出牌的機會。

雙車、雙 LOGO

威馬會在2021年下半年釋出轎車產品 M7,並在隨後接受預定。M7是威馬的第四款車型,也是旗下首款轎車產品,將至少配備3顆鐳射雷達,算力可達500–1000 TOPS。

對於威馬而言,首款轎車產品 M7到來的重要意義之一,在於豐富其產品矩陣。未來,以

W6

(配置

|詢價)

為代表的 W 世界系列 SUV 產品線會和以 M7為代表的 M 大師系列轎車產品線一起,組成威馬的 SUV/轎車「雙車」佈局。

威馬W6 點選瞭解詳情

威馬W6

16。98-25。98萬元

詢底價

威馬E5

未上市

詢底價

Aion S(埃安S)

13。96-20。58萬元

詢底價

自動駕駛硬體供應商方面,M7的晶片是延用高通還是會改用英偉達,威馬並未給出明確答覆。但現階段晶片選擇大廠,鐳射雷達傾向於創新企業產品,已經成為市場的主流選擇,相信威馬 M7也不會跳脫這一範圍。

威馬W6 點選瞭解詳情

除了首款轎車產品 M7,威馬還將在2021年內釋出針對出行市場的轎車

E5

新能源產品投放 B 端並不稀奇,廣汽新能源

Aion S

(配置

|詢價)

、吉利幾何 A 等車型都推出過網約車版本,新勢力中小鵬 G3也進軍過網約車市場,B 端投放也為車型銷量帶來過重要貢獻。但像威馬這樣,推出針對出行市場的專用車型,並不多見。選擇發力出行市場,一方面是威馬看到了出行市場的增長潛力。沈暉在溝通會上表示,「很多年輕人可能對於擁有一輛車的興趣有所減弱,我覺得這個趨勢對於傳統車廠的打擊是非常大的,但對於我們新勢力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們正處於從幾萬輛變到幾十萬輛的階段,這個時候出行市場就會成為我們的增長點。」

另一方面,威馬在創立之初就明確了「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做智慧電動汽車普及者;第二步,成為資料驅動的智慧硬體公司;第三步,成長為智慧出行新生態服務商。威馬發力出行市場,除了期望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也是落實原有戰略規劃的重要一環。

至於如何對不同產品線做出有效區分,威馬選擇啟動雙品牌 LOGO 策略。圓形 LOGO 專門面向出行市場,全新的超橢圓 LOGO 則會面對個人市場,將應用於 M 大師系列轎車和 W 世界系列 SUV。

「開得爽」和「用得起」

昨天的溝通會上,沈暉一直將「開得爽」和「用得起」掛在嘴邊。「開得爽」自然是指智慧電動汽車之於傳統燃油車的使用者體驗提升,「用得起」則代表了威馬的產品定位,堅持15–25萬元區間這個最主流的市場。在如何理解「開的爽」的方面,沈暉並不贊同在自動駕駛領域盲目跟進特斯拉,例如搞高速公路的進出閘道,因為那是美國使用者的首要駕駛需求。但中國市場卻不是這樣,停車才是中國市場的痛點,所以威馬選擇先做停車場景下的 L4級無人駕駛。

今年4月威馬推出的 W6的一大亮點,就是 HAVP 學習型泊車功能。之所以稱之為學習型泊車,是因為使用者需要駕駛 W6覆蓋一次停車路線,這個過程中 W6會透過2個前攝、4個環攝、5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在本地及雲端記憶行駛軌跡和車位位置,之後便就可實現召喚泊車。

今年 Q4,威馬 W6將透過 OTA 升級 PAVP 高精地圖泊車功能。初期開放 PAVP 功能的五個停車場是上海仲盛世界廣場、深圳星河 COCO Park、成都大悅城、北京華潤五彩城和翠微印象城。HAVP 解決的是固定的點到點間自動泊車問題,相比之下,PAVP 實現的是非固定車位場景下的無人駕駛泊車。透過高精地圖的支援,擁有 PAVP 能力的 W6可在特定停車場環境內自主完成繞行障礙物、跨層巡航並自動泊入車位。在威馬看來,HAVP + PAVP 的組合會是解決各類泊車痛點的答案。

至於「用得起」的市場範圍的劃定,沈暉認為「10萬元以下只能叫電動車,不能叫智慧電動車」。背後原因,主要是智慧汽車的硬體成本和軟體投入在短期內不會有大的下降。此外,智慧汽車對電子電氣架構的要求也非常高,這又進一步提高了研發成本。

同時,對於華南理工校友何小鵬「想把智慧和電動做好,15萬是基礎價格」的觀點,沈暉也基本贊同。所以,威馬選擇堅持「科技普惠」的初心,聚焦15-25萬元主流細分市場。

儘快上市

汽車行業有個共識,電動車市場的初期結構會是「啞鈴型」,處於中間層的主流市場,也就是威馬一直瞄準的大眾「用得起」的市場,會是最晚被攻克的板塊。

但中國新能源市場在加速升級,今年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首次突破10%,5月新能源汽車環比增長10。2%。威馬預計,2021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提升至260-280萬輛。而根據 IHS Markit 的相關報道,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銷量有望突破1300萬輛。威馬預計,未來十年內15-25萬元主流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將從3% 增長至40%,到2030年,國內主流市場區間將佔據約60%的市場份額。

威馬正期待著一輪「主場作戰」,而機遇面前,擁有造車資質並在溫州、黃岡自建工廠的威馬並不需要顧慮產能問題,但是彈藥從哪裡來,可能是擺在威馬面前的急迫問題。

當被問及威馬首款轎車是否來自新平臺時,沈暉給出的答覆是,「新能源車,特別是純電動,我覺得這個平臺的意義不大,由於你沒有發動機、變速箱以後,油路、排放這些都沒有了,純電產品沒有根本的區別」。但事實上,從硬體層面的軸距和懸架調整,到軟體層面與電子電子電氣架構的配合,平臺對一款車型的競爭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蔚來首款轎車 ET7就將基於 NIO 第二代平臺打造,小鵬汽車董事長兼 CEO 何小鵬也確認,小鵬汽車將在兩年內推出一個全新的產品平臺,它可以開發針對不同市場和不同尺寸的車型。

另一方面,威馬在2017年曾提出過「128戰略」:圍繞著1個電子電器架構,研發2個車型平臺,推出8款電動車。但威馬至今未等來自己的第二個平臺。根據晚點 LatePost 的報道,「威馬內部人士表示,第二平臺在內部推動時受到了一些阻力。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刨除只可用於基地專案的政府投資,威馬的研發經費並不多,啟動新平臺,會與原平臺爭奪本就緊張的現金儲備。」

威馬需要彈藥,上市需要提速。沈暉坦承,「融資人是很懂威馬的,他們指出威馬的問題之一,就是在資本市場的動作有些慢了」。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威馬就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但之後便沒了聲音,期間不斷爆出威馬上市受阻的訊息。針對上市疑雲,沈暉在溝通會上表示,「目前只能等待,威馬這邊只是希望能夠早點上市」。

結語

新造車機遇與挑戰共存。

一邊是,新能源前途光明,市場結構有了從「啞鈴型」向「紡錘形」轉變的跡象,堅持「科技普惠」的威馬將等來其夢寐以求的「主場作戰」優勢。另一邊是,前行之路崎嶇坎坷,新造車耗資巨大、變數多多,在這場汽車行業的百年變革中,多數參與者的出牌機會其實並不多。新能源下半場已然不遠,對威馬而言,這份機遇的視窗期很短,節奏感很重要。

上一篇:大腳羨慕廣坤買車,王雲看大腳難受,決定打電話讓三太給長貴配車
下一篇:新手掉頭是這樣的,那麼老司機掉頭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