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軒逸e-POWER混動版曝光!技術日產能否打破“三缸”魔咒?

軒逸

(配置

|詢價)

,作為日產旗下的明星車型,其上市以來便憑藉時尚的外觀、舒適的乘坐感、出色的燃油經濟性,深受國內眾多家庭的青睞。

與此同時,軒逸不僅是國內緊湊型轎車市場上的“銷冠”,更佔據著品牌銷量的半壁江山,因此於東風日產而言,說軒逸是品牌旗下最重要的車型也絲毫不為過。

而隨著近幾年排放法規的全面收緊,“小排量+混動”已成為不少頭部車企所達成的共識。日產當然也不例外,經過一波短暫預熱後,這一次,日產決定將自己引以為豪的e-POWER技術正式帶入國內,而肩負e-POWER技術在華推廣之重任的車型,就是軒逸。

軒逸EV 點選瞭解詳情

e-POWER,究竟是不是“真混動”?

說到HEV混動技術,我們首先會聯想到的就是豐田和本田,這兩家車企旗下的THS和i-MMD儘管在技術和結構上存在差異,但最終呈現出的節能效果都讓人滿意。那麼,日產又有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混動技術呢?答案是有的。

當然筆者指的並不是

樓蘭

(配置

|詢價)

那套混動,而是軒逸上的e-POWER技術。說到e-POWER,相信不少消費者會感到有些陌生,但在海外市場,日產的e-POWER技術與豐田THS、本田i-MMD處於混動技術中的第一陣營,三者的綜合節油能力可謂在伯仲之間。

軒逸EV 點選瞭解詳情

軒逸EV

23。80-25。40萬元

9。85萬

詢底價

奇駿

18。88-27。33萬元

3。52萬

詢底價

樓蘭

23。88-37。58萬元

3。98萬

詢底價

與兩田混動系統中發動機與電機各司其職、協同發力的原理不同,日產e-POWER在動力輸出上更偏向於電動車,技術路徑上也更接近於增程式車,但請記住一點,接近並不等於是!

軒逸EV 點選瞭解詳情

結構方面,e-POWER由發動機、發電機、逆變器、蓄電池、電動馬達總成組成。眾所周知,傳統混動車在動力電池電量不足的情況,需要靠發動機和電動機共同驅動車輛,而e-POWER厲害就厲害在,它可以實現全時電驅,發動機只負責為整套系統供電,即俗稱的“充電寶”。

此外,由於發動機不直接參與驅動,如此一來不僅省去了行星齒輪組、超速離合器等機械結構,同時還大大提升了系統驅動效率以及發動機的電能轉換率。

相比於傳統增程式汽車來說,搭載e-POWER技術的軒逸混動還有一項不可忽視的優勢,那就是它無需外接插電,換句話說,這套系統能夠在不同工況下智慧為電池供電,從而免去了消費者日常手動充電的繁瑣。因此,e-POWER不僅是一套“真混動”,還是一套智慧化程度極高的混動系統。

三缸機,會成為軒逸混動的“軟肋”麼?

既然採用了全新混動技術,軒逸e-POWER在動力上的表現自然也十分受消費者關注。從工信部的資料來看,軒逸e-POWER將搭載一套由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HR12 e-POWER系統,該系統由1。2L三缸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其中1。2L三缸發動機最大功率為72馬力;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為136馬力。油耗方面,軒逸混動版的申報值為4。1L/100km。

近年來,三缸發動機一直是不少車企在華推進的“絆腳石”,儘管各家都在不遺餘力最佳化三缸技術,產品可靠性也得到了市場檢驗,但無奈消費者不買賬,說到底,甭管你技術再好,只要沾三缸,那就是原罪。在這種市面環境下,日產還堅持在全新

奇駿

(配置

|詢價)

、軒逸等主力車型上大力推進三缸技術,表面上看確實是劍走偏鋒,但實際情況呢?我看未必。

首先,三缸車型不好賣的原因是在於多方面的,此前,美系品牌在三缸機上栽了跟頭,是因為它們在三缸推進上走的太激進,例如將旗下的主力車型全部改為三缸發動機,導致消費者完全喪失了選擇權。

相比之下,日系品牌在三缸問題上則要走的理性一些,給消費者同時提供三缸和四缸車型可選,想嚐鮮的買三缸,想穩當的老實選四缸就好。畢竟,想要讓國內消費者坦然接受三缸,絕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需要長時間市場和口碑的積累。

其次,既然說三缸抖,三缸不高階,那為何寶馬的三缸車型又如此受市場歡迎?說到底,還在於1系、X1等車型在品牌、產品、口碑上能夠帶來更高的價值屬性,20萬左右就能夠買到“藍天白雲”,誰還在乎你是三缸還是四缸?

綜上來看,筆者認為日產在國內推三缸機車型是可行的。原因就在於,軒逸e-POWER本質上是一臺混動車,且全程由電機進行驅動,因此發動機在整套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輔助,真正的輸出是電機。這樣一來,消費者內心對於三缸發動機其實是更容易接受的。

與此同時,無論是軒逸還是奇駿,它們在國內市場深耕多年,其產品力早已得到了市場認可,消費者願意選擇它們,也是在於軒逸、奇駿這兩大IP可以給到使用者足夠強的信任感。因此,在三缸問題上,市場對於軒逸和奇駿會有更高的容忍度。

寫在最後

誠然,日產在三缸技術的推進上,比其它日系品牌都要走的更加激進,步子也邁的更大。但反過來想,倘若未來某一天,三缸技術已經實現了全面普及,那麼日產在技術層面,無疑會比同級車企更具有優勢。

上一篇:沿用全球最低風阻概念車,透明智慧座艙,AION S PLUS正式釋出
下一篇:配置將升級 2022款凱迪拉克CT5將明年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