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天朗grf】一個發燒友的家訪:一個發燒友眼中的naim分體音響系統

系統組成

開盤機:德律風根 M15;先鋒909

黑膠機:Mofi

磁帶機:TASCAM 122MK3

非線編機:松下 DVCPRO 50

CD機:Naim旗艦分體CD系統

調音臺:Audio Development 6路專業調音臺

唱放:ARC Reference Phono 3SE Phono Stage

前級:ARC Reference 10 Line-Stage

後級:ARC Reference 750 SEL Mono×2

電源處理器:敏力

音箱:世霸AIDA;天朗 GRF

五一假期期間,我和吳迪去一位發燒友陸老師家中進行了一次家訪。事情的緣起是陸老師感覺近期升級的這套音響系統在低頻的表現方面不是很滿意,想讓我和吳迪過去幫忙調整一下,於是,藉著這個機會我們不僅見識了這位燒友價值逾百萬的超級音響系統,更見識了這位發燒友獨特的玩法,林林種種的模擬音源令人歎為觀止。

陸老師多年來一直在家電領域深耕,本身就是家電行業專家,因此喜歡上發燒音響也是順理成章的事。雖然陸老師真正開始著手玩發燒音響只是最近三四年的事情,但對音樂的喜愛卻一直伴隨著他。

來到陸老師家以後,首先令人感嘆的是他家的環境。足有60平米的大型客廳,令這套超級音響系統有了充足的施展空間,令人不禁感嘆,玩音響其實最終是玩房子。

系統簡介

簡單介紹一下這套超級音響系統。

陸老師之前用的主音箱是英國Tannoy的老款GRF,品相新淨,狀態良好,看不出來其實是一款古董箱。關於GRF這款Tannoy歷史上的經典產品,無需贅言,對於喜歡的人來說是“夢幻神器”,是無數人追逐的神品,小嶽之前也在汕頭的一位老發燒友家中聽過該箱的表現,可以說Tannoy那種復古、醇厚、松香味一應俱全,是典型的“英國聲”代表。

Tanny GRF品相非常好的早期版本

此前,小嶽曾經撰寫過westminster旗艦音箱的測評文章,當時加配了Tannoy自家的超高音,在解析力和高頻延伸方面確實有所提高,但其實就算不加超高音,Tannoy那種獨特的聲音味道也是具有很高辨識度的。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聲音風格與如今追求高解析力、高速度、高透明的所謂“Hi-Res”的感覺不一樣,但作為一種經典的聲音型別,它的存在必然有其價值。

Sonus Faber AIDA(圖片來自官網)

陸老師近期將Tannoy的GRF升級成了來自義大利的高階音響品牌Sonus Faber(世霸)次旗艦AIDA,這是一款僅次於Phoinex的超大型落地式音箱。這是一款3。5路分頻,5+3單元的超級揚聲器系統。核心單元群包括:28mm高音+180mm中音+220mm低音×2+320mm超低音,所有單元均為世霸自己開發的高品質揚聲器單元;在背部還有一組由29mm高音+80mm中音×2所組成的名為“聲場調節器”的部分,用以對聲場進行調整。AIDA音箱背部有高音、低音、音場深度三個調節旋鈕供調節,以適應不同的房間和聽音風格需求。該音箱高度1725mm,重量達到了驚人的165kg/只,是名副其實的巨無霸級別的超級揚聲器系統。

ARC全球限量10套超級單聲道電子管後級750SEL,採用18支KT150電子管,輸出功率750W/聲道

功放的選擇上,陸老師也可謂不惜重金,其中最耀眼的要算是ARC最新推出的全球限量進10套的超級後級750SEL,陸老師這一套據說是中國地區的第一套。以這套ARC旗艦前後級為核心展開,搭配ARC的電子管唱放,我們的注意力延伸到了音源之上。

ARC旗艦分體前級10 Line-Stage

ARC旗艦唱頭放大器3SE

從陸老師的音源配比上我們能夠發現,他是一位固執的模擬音源愛好者,從LP到開盤機,從磁帶機到專業非線編機器,CD機是唯一的數字音源,目前火熱的數字播放器在他這邊是沒有的。

陸老師家裡的各種模擬音源,從專業的非線編機器、開盤機到磁帶機、LP機可謂林林總總,更難能可貴的是各種格式的軟體收藏,令人咋舌。(據說下一步陸老師要升級LP系統為Kronos Audio的旗艦型號~~)

Niam Audio前旗艦分體CD系統

除錯過程

當天下午,我們前後大約用了兩個多小時來調整這套系統,最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

剛一聽這套系統的表現時,總體而言,其聲音表現與售價嚴重脫節,主要問題是聲音比較扁平化、線條生硬,高頻過於刺激、低頻乾癟不醇厚,且低頻的量感和質感都不盡如人意。最核心的問題是,採用瞭如此高階的功放系統搭配世霸的旗艦級音箱,竟然沒有表現出世霸那種華麗的高頻解析和動靜皆宜的音樂感染力,實在令人心有不甘。

AIDA背部有“聲場調節器”和三個旋鈕分別對高音、低音和聲場深度進行微調(圖片來源官網)

最開始的調整,我們沒有急於調整音箱的擺位。

既然AIDA背後有增益調節,就先試試看效果。

在未調整前,高頻、低頻的增益被設定為Max(總共有4檔),音場深度被設定為2(總共有4檔)。

我們先後進行了幾次除錯,透過不同的排列組合進行試驗。

1。 將低頻增益減少一檔,發現低頻的線條感會好一些,中低頻的氛圍更加醇厚。

2。 將高頻增益反覆在Max和低一檔位置試驗,發現雖然Max檔解析力更高,但聽感偏硬,時間長了容易累,略刺激,於是選擇了低一檔。

3。 將音場深度這個調節選項由2檔提升為3檔,對音場的扁平化問題有一定的改善,但依然不是很理想。

透過這一系列調整,我們發現,AIDA這個調節設定無疑是有效果的,但它對於聲音整體的音色影響更多,對更加明顯的改變如低頻的量感和質感、下潛深度、衝擊力這些指標的改觀其實收效甚微。

這個時候,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對音箱進行重新擺位了。

我們先後對音箱的位置進行了幾個方向的調整,每次移動都是2-3cm的精細調整,然後對比試聽,因此比較耗費時間和精力。

1。將音箱間距拉大,透過改變與兩側牆壁的距離,實際上改變了反射量,對低頻的量感有直接影響,透過這一調整,低頻的量感和質感有一定改善,但到了某個臨界點後,改觀就很小了。

2。將音箱前移。這一改變有效提升了聲場的縱深感和鮮活度,音樂的舞臺立體感有了明顯改善。

3。增加音箱的內傾角。這一調整目的是為了增加直達聲的比重,對於音場、解析力和低頻都有一定的幫助。但在調整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試驗,找到最適合皇帝位的內傾角度。

透過一系列的調整後,AIDA在高頻解析力、聲音線條感、醇厚度、低頻下潛的量感、質感、反應速度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改善,陸老師也非常滿意。雖然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最終的效果還是喜人的。

模擬音源感想

在系統調整完畢後,我們對陸老師進行了簡單的訪談,大家對模擬音源暢所欲言,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聆聽我們的音訊節目。

在訪談過程中,有幾個觀點值得拿出來高亮一下。

1。音響無需以價格論高低,不同的系統有各自的風格,只要能夠打動你,就有其價值。

2。聆聽模擬音源是一個人心境、生活狀態的一種體現。

3。 模擬音源的音質排序:專業磁帶-開盤機-LP-普通磁帶-CD

4。無論是專業錄音還是器材,普遍標準高於民用,如果有條件可以考慮上專業級裝置。

當然,以上觀點僅供參考,算是非常個人化的見解,也歡迎各位朋友和我們一起討論。

另外一套系統

在陸老師家的複式二層,還有一套小型系統,雖然還未除錯完畢,但也能夠一窺風貌。除此之外,二層豐富的軟體收藏再次震撼了我們。

海量的軟體,尤其是開盤帶的收藏令人印象深刻,要知道,目前開盤帶的售價普遍是千元起,而且很多稀有版本非常罕有,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在角落裡的其他收藏~~~

本次家訪暫告一段落,下次再見!

上一篇:【香榭麗舍大道】這條街是世界上最美的步行街,美得讓人不忍直視!
下一篇:6·18大促| 凱風音響三套優惠套餐,總有一套能夠符合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