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好訊息不斷傳來, 國產GPU廠商正式官宣, 外媒: 美企要“難受”了

“缺芯少魂”一直是困擾我國電子裝置領域發展的桎梏,智慧製造、人工智慧、雲技術等新興業態都需要有強大的晶片製造能力作為支撐,而走獨立自強的科技發展道路又是對國家科技競爭力塑造的根本要求。

我國在晶片領域的好訊息接踵而至,國產GPU“風華1號”也已正式宣佈量產,有外媒不禁感嘆:“美企的好日子可能真的要到頭了。”

具體什麼情況,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從“0”到“1”

雖說各類電子產品進入我國市場的時間已經有數十年之久,但是在相關核心技術上,我們依然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

面對國外嚴苛的技術封鎖,如何實現從零到一的轉變成為擺在我國科技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關,可以肯定的是堅持獨立自主的研發之路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企業的技術化方向自然會以市場化發展為導向,以賺錢為目的並不是什麼難言之隱。隨著消費者對相關產品功能需求的不斷擴大和各種新興業態的崛起,晶片技術正在成為全球競爭的新藍海。

從華為的鴻蒙系統到統信軟體的UOS作業系統,再到中芯國際實現14nm製程晶片量產,“中國芯”正在各領域實現零的突破。

除了企業對市場化需求的匹配以外,國家和人民的普遍支援也是“中國芯”能夠不斷取得突破的必要基礎。

無論是從裝置的安全性和適配性上來說還是“中國創造”的民族品牌影響力,“中國芯”的誕生都是必然的。

二、國芯風華

只要一提到GPU晶片,熟悉電腦組裝的朋友可能立馬就會想到英偉達和AMD,還有大眾所熟知的英特爾,這些都是相關領域“壟斷級”的存在,不過這種局面可能隨著國產GPU的問世而打破。

芯動科技已正式宣佈其去年11月推出的國產GPU“風華1號”將實現量產,苦心經營16載,芯動科技如今正在推動國產GPU的市場化程序。

“風華1號”的適用場景包括服務端和桌面端,是國內首個能夠帶動4K級效能的GPU,其桌面端的渲染水平可以達到160GPixel/s,最關鍵的是基於市場化需求,“風華1號”能夠與ARM、MIPS、X86等主流晶片架構完美契合。

服務端方面,“風華1號”能夠提供高效能的雲服務,其運算水準表現也十分搶眼。

不止是“風華1號”,芯動科技還正式對外發布了該系列的新產品——風華2號,其在整體效能上較1號有了更顯著的提升。待其量產後,國產GPU的效能服務於國外主流產品的差距有望進一步縮小。

除“風華”系列外,芯動科技也已向外界釋放出要在5nm製程GPU上應用追光技術進行投片的訊息,以攪動資本市場的原有佈局。

三、正視差距

如今在全球顯示卡產品領域,美企依然佔據著絕對優勢。

在整合GPU市場,英特爾仍然是無可撼動的霸主,膝上型電腦元件中幾乎都會看到英特爾的身影,而在獨顯市場則呈現出英偉達和AMD二分天下的局面。高階GPU市場,美企多少有些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市場份額上的差距反應到產品上自然是效能和使用者習慣上的差距,以英偉達推出的RTX顯示卡系列來說,別說和最新一代的4090 Ti比,國產顯示卡的效能距離3090Ti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整合GPU領域則更加凸顯我們的劣勢。

從使用者習慣上來說,提高市場接受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產品拿不出足夠有說服力的價效比,那就不要抱怨市場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

正視差距是我們逐步縮小差距應有的心態,急功近利不可取,但畏縮不前終會被市場所拋棄。

“中國芯”的發展必須堅持走獨立自主的道路,但技術上的突破需要有倒逼機制的存在,給企業“斷奶”,對販賣情懷說不,只有那些適應市場殘酷競爭的企業才有可能成為“中國芯”的未來。

四、總結

近年來國產GPU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國外製造商對我國長達數十年的技術壟斷,相比於從1到100,實現從0到1的轉變更是彌足珍貴。

雖然現階段美企仍然在全球GPU市場上處於壟斷地位,但我國國產GPU有望突破這種市場格局。

隨著全球顯示卡需求進入存量化競爭時代,美企未來可能將會遇到很多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上一篇:天璣92008200引數曝光 11月下旬發, 全面壓制高通
下一篇:僅2299元, 優質5G手機推薦, 12GB+256GB, 拍照效能都很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