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宇宙外星人的真實面目,竟然是這樣的!科學家發現外星人的真實面貌

從誕生的那天起,浩瀚的宇宙星空就一直是人類不斷追尋的探索的目標。

由於科技水平的限制,古人的“追尋和探索”更多體現在想象和歌頌上,那一篇篇令人神往的傳說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

二戰之後,得益於航天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對宇宙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探索。隨著各種各樣探測器的不斷升空,人類在一點點掀開宇宙神秘面紗的同時,也在宇宙壯美瑰麗的外衣下發現了一些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外星人和外星文明。

上個世紀50年代,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在和友人的一次閒聊時,提出了一個“折磨”科學界大半個世紀的悖論:如果銀河系中有大量先進的文明,應該到處都有他們的痕跡,可我們為什麼沒有任何發現呢?

就在這一悖論提出後不久,人類就正式開始了對外星文明的搜尋行動。搜尋的方式很簡單,就是用射電望遠鏡“聆聽”宇宙中非自然原因產生的無線電訊號。

在探索計劃進行的幾十年中,只有幾個自主序星的候選訊號,但這其中並沒有有意義的重複訊號。

一些科學家曾指出,靠現有的“聆聽”技術,人類可能已經忽略或錯過了很多有意義的外星訊號。

在這種有些“尷尬”的情況下,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尋找思路——直接搜尋科技成果,比如收集恆星能量的戴森球或戴森雲、超高速飛船對周圍環境的擾動痕跡,以及馮·諾依曼式探測器或佈雷斯韋爾探測器。

在科普井噴的當下,戴森球和擾動痕跡可能很多人都有所瞭解,但對於馮·諾依曼式探測器和佈雷斯韋爾探測器瞭解的應該都不是很多。

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馮·諾依曼式探測器(Von Neumann probes)。它是一種可以利用周圍環境中現有的材料進行自我複製的無人探測器。

而所謂的佈雷斯韋爾探測器(Bracewell probe)其實就是馮·諾依曼式探測器的拓展,這種探測器在發現原始生命或低階文明時會主動選擇蟄伏或接觸,甚至透過某種方式干預生命或文明演化。

除了發現生命或文明後的選擇之外,佈雷斯韋爾探測器和馮·諾依曼式探測器基本上是一樣的,所以通常情況下都討論馮·諾依曼式探測器。

由於馮·諾依曼式探測器能夠自我複製,有科學家曾做過計算,如果這種探測器真的出現了,它僅需50~100萬年的時間就可以遍佈整個銀河系。

不過,從馮·諾依曼式探測器的概念被提出的那天開始,就有許多人對這個很科幻但人類已經掌握其原理的探測器不看好。

在他們看來,這種探測器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開枝散葉”,但如此高效率的分裂複製需要龐大的資源支援。在不加以限制的情況下,只需要小几百萬年,這種探測器就能夠將全銀河系的可利用資源消耗一空。

按照智慧生命正常的思維,僅為了探索未知就消耗了可能的未來(資源),這肯定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

更有甚者指出,在漫長的時間和極速的複製中,可能會導致某個環節出現不可逆轉的錯誤,從而導致探索未知的“開拓者”變成瘋狂的“破壞者”。所以歸根結底這種探索方法具有很大的侷限性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性。

我們都知道,科學就是在不斷顛覆中迎來發展,第比利斯大學教授、天體物理學家扎扎·奧斯曼諾夫(Zaza Osmanov)去年的一項研究,徹底顛覆了人們以往對馮·諾依曼式探測器的認知。

奧斯曼諾夫在研究中指出,可複製的探測器不用追求大體積,從原理上來看只需要1~5奈米的體積能夠滿足任務需求,這也將極大降低它們自我複製時對資源的消耗。

按照計算機模擬,100個探測器分散到3。3光年區域內時,數量將達到驚人的1X10 ^33個(10後面33個“0”)。

奧斯曼諾夫表示,探測器的體積雖然很小,但依然遵循著宇宙中基本的物理規則,在意味著它們大量聚集在一起時會發出能被儀器觀察到的光,外在表現形式就是類似於彗星的結構。

因此,如果在宇宙中發現了光度異常並且移動速度很快的天體,那這個天體很有可能就是類似的探測器。

其實隨著馮·諾依曼探測器概念的日益完善,有人提出了一個細思極恐的猜測——人類是一種高階的馮·諾依曼式探測器。

這種猜測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去年發表在科學期刊《伊卡洛斯》(ICARUS)上的一篇論文曾指出,人類可能在演化過程中遭到過干擾。

論文作者表示,這種干擾影響的是DNA層面,並且不一定要在地球完成,可以透過遠端指令影響本土生物,使之沿著預設好的模板或方向演化。

最後,雖然這種推測讓人難以接受,但有些事實並不會因我們的難以接受而發生改變,所以努力找到事情背後隱藏的答案,才是最當下首先要做的事情。

上一篇:3歲女童被棄在家餓死,女童母親被判20年,真正生母竟然是外婆
下一篇:龍 儲存63年,央視調查時竟是野馬化石,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