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網易雲音樂在香港上市,月活躍使用者量達1.81億,增速位居行業第一

2021年5月訊息:

網易雲音樂

正式啟動在香港上市計劃,有望成為繼有道之後,網易孵化的第二家上市子公司。這隻獨角獸也終於揭開神秘面紗,去年平臺月活躍使用者量(MAU)達到1。81億,增速位居行業第一,89%使用者是90後;線上音樂付費使用者量是1600萬,同比大增超85%,付費率8。8%居行業第一(騰訊音樂集團同期付費率為7。7%);日活使用者日均聽歌時長76分鐘,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簡單介紹一下,網易雲音樂於2013年4月正式上線,憑藉乾淨、簡潔的UI介面,以及歌單、樂評、個性化推薦等功能,顛覆傳統的“曲庫模式”,開闢了“音樂社群”的先河。使用者播放的每10首歌裡,有2。8首來自平臺的個性化推薦,成為“最懂我”的音樂應用。根據Mob研究院相關報告顯示,它是最受Z世代大學生喜愛的娛樂應用。

網易雲音樂的誕生,自然繞不開

丁磊

。根據《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其身家達到2450億元,排在中國第十位。早在寧波郵電局工作時,他就是一個音樂發燒友,“我跟我的室友一起,一天到晚搗騰發燒唱片、交換CD。”千禧年網易成功上市,有記者問道:“丁總,有錢了您現在最想幹什麼?”他回答:“做一家唱片公司。”

八年前,網易雲音樂正式推出,圍繞“音樂+社交”,構建了一個不同於一般音樂流媒體概念的新生態。從聽歌、評論、交流到歌單、Mlog(音樂影片),平臺沉澱了大量優秀的內容,形成極高的使用者黏性。

在塑造社群的氛圍上,網易雲運營團隊很有一手,前幾天上線的性格主導色測試功能,就掀起刷屏熱潮。除了線上,他們曾在杭州地鐵一號線,印製了5000條點贊數量最高的音樂評論。在北京團結湖地鐵站,打造一座以“2018,照見自己”為主題的鏡面長廊。

去年,網易雲音樂實現營收49億元,同比增長111。2%,連續兩年保持三位數增長,其中46。4%來源於社交娛樂服務。截至去年底,該平臺使用者創作的歌單總數已超20億,位居國內第一。

不過對於大多數使用者來說,音樂流媒體平臺的核心不是“社交”,而是“音樂”。網易雲曲庫數超6000萬首,但相比擁有三大線上音樂應用(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的騰訊音樂集團,還是處於明顯劣勢。尤其是失去傑威爾的版權而下架周杰倫的歌曲,更是導致大量使用者流失。

2021年2月5日,蝦米音樂正式停止服務。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在版權關鍵環節有所缺失。這也讓網易雲音樂更加重視版權佈局,5月18日宣佈與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之一的索尼音樂娛樂(SME)達成合作,獲得後者數年期的海量曲庫授權。此前還相繼獲得吉卜力工作室、滾石唱片、華納版權(WCM)、少城時代、環球音樂集團(UMG)等。

另一方面,網易雲音樂大力推行原創音樂人業務板塊。推出“雲梯計劃”,培養網紅與音樂人。截至去年底,入駐原創音樂人超23萬,原創音樂人作品在平臺歌曲播放次數中的佔比高達45%。

不容忽視的是,網易雲音樂雖然是國內第二大線上音樂平臺,但仍未實現盈利,過去三年淨虧損分別為18。14億元、15。80億元、15。68億元,累計虧損49。62億元。與TME存在不小差距,後者是全球首家盈利的網際網路音樂公司。去年營收291。53億元,淨利潤41。6億元,月活使用者2。24億。

另一方面,隨著短影片平臺的崛起,催生網紅歌曲的話語權已不在音樂流媒體平臺手中。快手們不僅擠佔使用者消費音樂流媒體的時間,還開始做音樂業務,要與騰訊和網易正面對壘。

隨著B站、知乎相繼登陸資本市場,網際網路內容社群上市已經成為一個趨勢。對於網易雲音樂來說,如何實現盈利,是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難題。

上一篇:資料孤島的終極目標:資料中臺,如何讓資料資源變得更加有價值?!
下一篇:華為鴻蒙os系統釋出:一個自研的手機作業系統,國產手機終於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