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巨蛇泰坦蟒距今5800萬年前,地球上存在的一類巨蛇,它就是這個樣子

蟒蛇

是地球上最大的蛇類,其身長一般可以達到3-5米,在我們的認知中,已經算是龐然大物。但是普通的蟒蛇和史前巨蛇

泰坦蟒

比起來,簡直就是一條迷你蛇。不過泰坦蟒早在5800年前就已經滅亡了。

點選載入圖片

史前巨蛇泰坦蟒

距今5800萬年前,地球上存在著一類巨型蟒蛇,它就是泰坦蟒,現代蟒蛇和它相比就像玩具蛇一樣渺小,他的身長是現代蛇的三到五倍,足足有十二米之長,普通人類也不過才兩米不到。

泰坦蟒和其他蛇類一樣,屬於變溫動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冷血動物。它們的優勢就在於不需要消耗體內的能量使身體問題長期恆定,所以它們的食量相比恆溫動物要小得多。

點選載入圖片

但是變溫動物也存在劣勢,那就是環境溫度對自身影響較大,比如說到了冬天,蛇的行動就會變得遲緩,所以很多蛇都會選擇進入冬眠。

史前高溫創造了泰坦蟒

不同時代的環境特點創造了不同型別的生物,史前高溫使得泰坦蟒橫空出世。始新世時期,地球正在“發高燒”,這場高燒使得地球的表面溫度常年保持在30℃-34℃之間,已經是超高溫了。可能有的小夥伴認為,這不是比人體的體表溫度還要低點嗎?實質上,我們現在的平均地表溫度也僅僅是在15℃左右,相比之下,始新世時期的溫度已經非常高了。

點選載入圖片

正是由於始新世時期的高溫,給了許多變溫動物發展的契機,泰坦蟒登上歷史舞臺。足夠高的溫度能夠使得泰坦蟒不需要消耗過多能量去維持體溫,也可以使體內酶的活性增高,泰坦蟒變得極其活躍。

泰坦蟒怎麼滅絕的?

泰坦蟒龐大身軀使得它在同時期幾乎是沒有任何天敵,但是這位史前巨蛇在陸地上的戰鬥力比較弱,因為它自重都在一噸左右,沒有四肢做支撐,和其他蛇類一樣需要靠著身體的肌肉在地上爬行,比較大的自重會給他帶來巨大的摩擦力,所以泰坦蟒在陸地上的行動極為緩慢。

點選載入圖片

不過要是在水中,幾乎沒有生物是它的對手,它可以依靠發達的肌肉很輕鬆地將敵人纏繞至窒息,然後將其活活吞下去。吃鱷魚這類動物,就和現在的蟒蛇吞一隻青蛙那麼簡單。

雖然泰坦蟒似乎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但是始終也逃不過環境。環境和氣候的變化使得它被迫淘汰,於公元前5800萬年前左右離開歷史舞臺。

泰坦蟒有機會再現嗎?

既然泰坦蟒因為高溫出現,那麼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

全球變暖

似乎已成必然,那麼高溫會不會復甦這頭史前巨蛇?答案是否定的,就算是地球再熱,泰坦蟒滅絕已成事實,正常情況下,物種滅絕之後很難再次出現。

雖然泰坦蟒不會出現,但是不排除類似泰坦蟒的變溫動物迅速進化,進化成和泰坦蟒一樣的巨型蟒蛇。雖然這種可能性不大,就算真的發生,也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使現有的蟒蛇一步步進化成和泰坦蟒一樣的體格。

點選載入圖片

人類目前的每年的碳排放量高達三百多億噸,如果持續這樣下去,地球的環境會發生劇烈的變化。比如說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花期提前等等。這些環境的變化,將會直接影響許多生物的生存,比如說北極的北極熊,習慣冬眠的動物等等,由於環境的改變,他們的生存棲息地將會越來越小,最終變會走向滅絕。

點選載入圖片

比這些更恐怖的便是病毒,溫度上升,史前病毒有可能會再次恢復活性,北極冰川中封存的史前病毒一旦恢復活性,後果不堪設想。

結語

萬物的誕生與湮滅都由環境決定,哪怕是人類也應該對環境,對自然心存敬畏,否則就算人類能夠掌握了大量的科學技術,也未必能夠與大自然相抗衡。

上一篇:聯想小新pad釋出:8000mah電池+5.5寸大屏,pc廠做平板到底哪家強?
下一篇:華為正在撤離曾經輝煌的消費類電子領域,鴻蒙作業系統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