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那個考研英語只考了87份的女生

很多人問:“最好的學習方法是什麼?怎麼判斷自己聽課是否聽懂了?如何知道自己做過的題是否吃透了?”

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儘管如此,一直以來還是想寫點什麼。思考良久之後,想到了一個故事、引發了一些感想,希望你耐心讀完,不期待你百分之百認可其中提到的方法,但還是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一、

2019年的夏天,當時我就職的線上教育公司還在朝陽門兆泰國際中心辦公。某日,一位自稱考上研究生的女孩來看我,她姓雷,名字咱就不說了。

見到她,我笑呵呵地問:“你考研英語考多少分?考的分不高的話,就別說了,省得尷尬。”

她說:“也不高,只考了87分。”

我說:“你這個說話的語氣,誰教的?”

她說:“您說誰教的?除了您,還有誰能教出這麼說話的學生。”

我笑了笑,說:“滿分100,你考87,確實已經很高了。”

她說:“要不是因為我的那個笨蛋男朋友,我也不至於只考87分。”

我一聽,樂了,問:“你說說,你的那個笨蛋男朋友怎麼拖累你、導致你英語只考了87分。”

她說:“我的那個笨蛋男盆友英語基礎差,我們一起聽課。為了確保他能聽懂,每次聽完課之後,還得再給他講一遍。”

我問:“你怎麼確保你的那個笨蛋男朋友聽懂了呢?”

她說:“我讓他再給我講一遍,如果能講明白,我覺得才算懂了。”

我說:“你們怎麼做的真題?”

她說:“別提了,我的那個笨蛋男朋友啥也不會,每次做完題之後,為了確保他能真的懂了,我也是先給他講一遍,然後讓他再給講一遍,如果能講明白,才算懂了。”

我問:“你的那個笨蛋男朋友基礎有多差?”

她說:“他英語基礎是真差,四級考了好多次,最高一次424分,差1分就過了。”

我說:“哪最終考研英語考了多少呢?”

她說:“考研最後考的還不錯,80分整。”

我一聽,差點瘋了,我說:“考研英語能考80分,是很高的水平。用一個段子來講,考研英語如果能考60+,說明這個同學大學期間真正把英語當回事一直在學;能考70+,可能男同學沒有女朋友,女同學沒有男朋友,一心撲在學習上;能考80+,可能是男同學有個男朋友或女同學有個女朋友的型別,某種特殊力量激發了學習的潛能。”

她問:“能考90分呢?”

我說:“能考90分的同學可能既有男朋友,也有女朋友,正是這種雙重力量激發了人家的學習潛能。”

她聽完哈哈大笑了半天,說:“老師,您真人和講課時沒啥區別,太逗了。”

我說:“這段子也不是我的原創,我也是聽別人說的。對了,你錄取到那個學校了?你的那個笨蛋男朋友考上了嗎?”

她說:“我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我的那個笨蛋男朋友考上了復旦大學。”

我說:“我噻,厲害了!雖然他考的學校更好一些,但還是你厲害一下,畢竟他的成績是你調教出來的。”

那一刻,她頗為自豪地點了點頭!

我說:“你知道嗎?其實你的考研英語能考87分,還得感謝你的那個笨蛋男朋友,因為你無意之中實踐了一種很高超的學習理論。知道是什麼嗎?”

她搖了搖頭,說:“不知道。”

我跟她開了個玩笑,說:“這個就不能再給你講了,因為這屬於知識付費的範疇,想聽的話,就得額外交費。”

二、

以前,我經常苦口婆心地告誡自己的學生:“聽懂不等於掌握。聽課學習就像讀書一樣,你讀一遍能全部記住嗎?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人可以做到過目不忘?答案是:有,比如《射鵰英雄傳》裡黃蓉的媽媽就是過目不忘。結果呢?結果是她早早就死了。你之所以還活著,要相信自己不是那個過目不忘的人;你一定要有自信,要相信自己不可能聽一遍課或看一遍書,就能全部掌握的。”

於是,有學生問:“那我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己掌握了呢?有什麼標準嗎?”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只能告訴學生多聽幾遍,多聽多思考,多多益善。

後來,跟其他老師一起教研時,比我聰明的老師提出:可以讓學生自己給自己或給別人講一遍,如果能講明白,才算真正掌握。

再後來,我讀到了一些文獻,才知道:透過給別人講的方式來學習,不僅是有效的,而且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1946年,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Edgar Dale)提出了“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論。該理論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了: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週以後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這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理論。

以語言學習為例,在初次學習兩個星期後:閱讀能夠記住學習內容的10%;聆聽能夠記住學習內容的20%;看圖能夠記住30%;看影像、看展覽、看演示或現場觀摩能夠記住50%;參與討論或發言能夠記住70%;做報告、給別人講、親身體驗或動手做能夠記住90%。

其中,聽講、閱讀、視聽和演示為被動式學習方式;討論、實踐和教授給他人為主動式學習;這些不同形式的學習方法最終的“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是呈圓柱體(金字塔)形式遞增的。

所以,雷同學可能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每次都要給自己的笨蛋男朋友講,而講授給他人的過程,無意中幫助她達到了學習內容留存率90%的效果。同時,她讓自己的笨蛋男朋友再給她講並且講明白的過程,也起到了同樣的效果。

那天,我還問她:“你們把所有的課都聽了嗎?所有的真題都做了嗎?”

她說:“其實,課也只聽了一半左右,近十年的真題也沒有全部做完,但聽過的課和做過的題,自我感覺掌握的都還不錯。”

這件事給了我們四點啟發。

首先,不要只是傻傻的努力,“努力就能成功”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因為一味的努力遠沒有正確的方法重要。

很多人不是不努力,是不會努力,是無效努力;方法不對,努力白費。那麼,問題來了:如何獲取科學高效的方法?

如果自己琢磨不出來,就去看書或聽課學習,因為一般情況下,一個老師數十年的經驗總結,一定勝於你幾個月苦苦的摸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通向成功的捷徑之一。

第二、無論是讀書、聽課學習還是自學,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數量才有意義。

試想:同樣是聽一門課,一個同學全部都聽了但什麼都沒有掌握,另一個同學只聽了一半但掌握了所有學到的知識。那麼,最終成長進步較大、在考場上考高分的是誰呢?

答案一定是第二個同學。如果什麼都學了,但什麼都沒記住,就約等於白學。請不要用數量的豐富來掩蓋質量上的缺陷。

第三、從“懂了”到“掌握”、從“入門”到“精通”絕不是能一蹴而就。

中國古代先哲孔子說過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和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提出的“遺忘曲線”,都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道理:複習很重要、重複很重要,因為不重複、不復習,你一定會忘。

如果在日常學習中,每次開始新的內容前,一定要快速複習一下之前的內容。

如果在考試之前,感覺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建議每天覆習要點、方法和框架性知識,因為有了這些,你答題時大方向上就沒有錯。

第四、個體成長最好的方式之一是“溢位”。

好朋友、青年作家盧思浩有段時間失戀了,寫下了很多細膩溫暖的文字,既治癒自己,也治癒幫助很多人擺脫了失戀的痛苦;中年作家李尚龍經常說,他寫的很多文字,表面看起來是寫給別人的,其實都是寫給自己的,他遭遇挫折時寫下的文字鼓勵了自己,也感染了更多更多讀者;新銳作家石雷鵬(就是我)在他的第一本書《永遠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中寫下的那些文字,多半是為了解答學生的迷茫,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最終文字記錄成了一本書。

我們自身為了解決某個問題而去讀書、聽課學習、在實踐中反覆操練,最後,我們付出的努力不僅解決自身的問題,同時還因為能力的“溢位”而幫助了更多人。這就是共同成長、就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吧。

三、

最後,分享一下我每次在課上講考研英語只考了87分的雷同學和她的那個只考了80分的笨蛋男朋友的故事時,我的那些逗比學生的反應。

他們說:“聽了這個故事,總算明白自己為什麼這麼多年英語考的差了?”

我問:“為什麼?”

他們說:“因為缺個物件,缺個給自己講題的物件,也缺個聽自己講題的物件。”

我說:“沒物件就自己給自己講,或者給舍友講,說不定講著講著,舍友就變成了物件。”

他們就說我不正經。我問:“我這麼一本不正經,你們喜歡聽嗎?”

他們說:“喜歡。”

我說:“那不就得了嗎?還廢什麼話,趕緊去學吧。”

我的新書《永遠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據說,讀過的,都能過四六級,都能考研上岸,所以,建議趕緊入手讀起來吧。可以入手多本,自讀和送人,自讀醒腦,送人有面。

釋出於:河北

上一篇:網友:這是不斷融合創新!
下一篇:總決賽5大X因素:盧尼進攻籃板第4,普爾單打僅第2榜首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