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張維迎:想象力是企業家精神的第一要素

一個好的企業和一個壞的企業相差有多少?在北大國發院教授張維迎看來,大致不會超過5%,並且這5%的差距主要不在管理方面,而在企業家精神方面。

近日在總裁讀書分享會上,張維迎教授就企業家決策和企業家精神發表了精彩的演講。與您分享。

作 者:張維迎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來 源:總裁讀書會         (winnerbook_club)

我按照這次活動的主題,做一些關於企業家決策和企業家精神的分享。

企業家決策是

不能代理出去的

多年前我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就是一個好的企業和一個壞的企業相差有多少,我說大致不會超過5%。

你看一下,包括破產的企業和最成功的企業,比較一下,它好多寫下來的規則,差不多都一樣。凡是你能寫下來的別人也能寫下來,有的甚至還講得頭頭是道。

那麼,這5%的差距究竟在哪裡呢?我多年來研究這個問題,我認為

5%的差距主要不在管理方面,而在企業家精神方面。

在這我希望大家能夠區分開來,

企業家和管理者是兩個物種,而不是一個物種,

但是我們好多人都把它們當作一個東西來說。它們完全是兩個物種,企業家決策和管理者決策是兩類完全不同的決策。尤其在我們企業當中,可能95%都是管理決策,只有5%左右是企業家決策。

但是5%所起的作用和95%是不一樣,這是我自己一個基本的判斷。那麼企業家決策和管理決策有什麼不一樣呢?

我先講管理者決策。

不是所有企業家做的決策,都是企業家決策,許多企業家做的決策大多都是管理決策。

管理決策是可以委託別人做的,

而且現在好多人工智慧都可以替代過去管理者做的許多事情。

但是

企業家決策是不能代理出去的,只能自己做,不能別人做,

這是一個很大的區別。

果把這兩

個問

題搞混了,我想它就非

常地致命。

我認識英特爾第5任CEO保羅·歐德寧,因為當時他是我們光華管理學院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2011年他下臺了。他為什麼下臺呢?因為他犯了英特爾歷史上一個致命的錯誤。

大概在2005年喬布斯找到他,喬布斯說我要生產一種手機,希望英特爾提供晶片,1個芯片價格就是10美元,多一分錢都不給。

這是一個大單,歐德寧說我讓我們團隊研究一下。他的團隊構成,包括市場營銷人員、財務人員還有工程師,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研究小組。研究一段時間後,給他拿了厚厚的報告,報告的結論很簡單,這事咱們不能幹。

為什麼不能幹?因為開發晶片是非常高成本的,1個晶片只給10美元,根本不賺錢。於是,他們就把喬布斯打發走了。喬布斯後來找了三星。當時三星的老總,他根本沒跟別人商量,他說好,我給你幹了。三星因此就起來了。

後來這證明是英特爾歷史上最嚴重、最致命的一個錯誤。錯在哪呢?後來他們發現iPhone手機真實的銷量是英特爾這些專家預測的100多倍。

我講這個故事,就是說生產這樣一個東西——iPhone手機,當時它是一個企業家決策,不是管理決策。但是歐德寧把它當作一個管理決策,去做科學研究、可行性分析,最後拒絕了這個訂單。歐德寧後來反思說,當時直覺告訴我,我應該接這個單,但是我還是聽了我們團隊的意見。

某種意義上來說,歐德寧他本身是個很了不起的管理者,但是他還談不上一個企業家。

因此,我們不能把企業家和管理者搞混了,企業家和管理者就是不一樣,那麼反過來說,

管理者決策冒充企業家決策也是錯誤的。

企業家決策是

沒有標準答案的

企業家決策和管理者決策最重要的區別,

在於管理者決策是科學決策,而且儘量科學化,但企業家決策完全不是科學決策。

如果你把企業家決策理解為科學決策,就是你沒有真正理解企業家。

但是很遺憾,現在我們很崇拜科學,認為科學決策是最好的,所以拼命往那靠,也正因為如此,興起了好多諮詢公司。如果一個老闆有想法,但他無法給別人講得特別明白,於是要找一幫專家給他論證,做科學決策。

但作為企業家,不要以為別人說你這個事情不可行,你就有點自卑。千萬不要自卑,你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幹嘛要自卑?

那麼管理者決策和企業家決策具體區別在哪裡呢?

管理決策是依賴於資料的,是要有計算的,是要有邏輯推理的,

依賴的知識都是密碼化的知識,是我們書本上印的東西。

而企業家決策,依賴的不是資料、不是計算,甚至不是推理,而是一個直感,是一個想象力。

這意味著管理決策是有標準答案的,有最優答案的,也就是說多數人的智慧大於少數人的智慧。而企業家決策沒有標準答案,100個人可能有100個答案,我們沒有辦法證明誰是對的。

而且,我還可以說,假如認為大部分人能夠達成共識的東西,比如10個人有6個人認為是統一的答案,這基本上不是企業家決策,或者說這6個人肯定是錯的。

企業家決策本身的含義,它沒有標準答案。就像我們考試一樣,ABCD四個答案,考完以後你問問其他同學答案是哪個,大部分同學答了A,結果你答了C,你就慌了,因為答錯了。

企業家決策不是這樣的,大部分人是錯的,只有少數人是對的,但是哪個是對的,我們不知道,這才是叫企業家決策。

在這一點上,我希望大家一定記住:

不要將管理決策遵循的程式,理解為一個企業家決策。

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有些企業家決策,最後會退化為管理者決策。就是說大家都接受了這個東西之後,它就變成了管理決策,就有了標準答案。

這裡我舉個例子,哥倫布立雞蛋。

哥倫布從美洲回來的時候,西班牙國王給他授了好多頭銜,他變成貴族了。傳統的西班牙貴族就很憤憤不平,說我們祖宗下來是貴族,怎麼一個義大利人突然得到的位置比我們還高。所以每到一個場合都說些風涼話去挖苦他,說你有啥了不起,誰坐的船都能發現,無非你是運氣好。

哥倫布當時正在吃雞蛋,他就拿一個雞蛋說,你們誰能把這個雞蛋立起來,立在這桌子上。每個人拿到雞蛋後就只拿著,或者立起來放手又倒下了,雞蛋怎麼能立起來呢?轉了一圈又回到他手裡邊。哥倫布這時把雞蛋的一頭磕了一下,雞蛋就立起來了。

這就是企業家決策、企業家精神。之後你說你也會,但這就不再叫企業家決策了。

不是說所有企業家決策是不變的,它是變的,當它退化為管理決策的時候,就有了標準的答案。

企業家決策是

改變約束條件本身

管理決策是經濟學的標準模型,是給定一定約束條件下求解,比如說資源給定、技術給定、偏好給定,等等,然後找到標準答案。

企業家不是給定優勢條件下求解,它是改變約束條件本身,

這才叫企業家決策。

呂峰博士剛才分享的鐵人王進喜這個例子,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也就是說企業家的這個條件對他來講完全是內生的,而不是外生的。

不過,我更願意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比喻。管理決策的思維,也就是我們普通人的思維,沒有米怎麼做飯?只有有米才能做飯。

企業家不是這樣的思維,如果有人想吃飯,賣飯能賺錢,他便去找米,他相信米就能找著。怎麼能找不著米呢?如果現在沒米了,那就趕快種稻子;但是沒人種稻子了,種稻子的人都改行了,怎麼辦?那就說服其他的人過來種稻子,這樣資源就調過來了。他總是相信一定能成的,條件不是問題。

但是大家也要知道,有些條件是不能被創造出來的,不能改變的,特別是對做企業的人來講,好多宏觀的條件我們是改變不了的。然而,企業家跟一般人、一般管理者不一樣的地方,不是有了條件才找來做事,

企業家本身就是創造條件、改變條件。

大部分人認為不可能變成現實的事,這才需要你。

許多企業家,在很多人眼裡他是瘋子、是騙子。他做的事,不著邊際的,是天馬行空的。於是大家說你是個騙子,沒米的時候就把飯賣出去了,不是騙子是什麼?

就像馬斯克,特斯拉汽車還沒生產出來的時候,他就接受了好多訂單,好幾年拖著,大家叫他大騙子。有一個員工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就揭發他是個大騙子。

這樣的事不是孤立的,幾乎所有企業家做的決策都是這樣。

回過頭來,我並不是說管理決策不重要,管理決策也很重要,你再有企業家決策,最後都要落實到管理上。

想象力是企業家精神的

第一要素

為什麼企業家決策它是這樣的呢?這就講到我們所說的不確定性問題。

不確定性是什麼意思?不確定性給人一種感覺,就是說未來是決定好的,只是我們不知道。明天下雨不下雨我們不知道,我們就猜它下還是不下,然後我們怎麼適應它,如果下雨我應該帶雨傘,不下雨我就不帶雨傘。

這不是世界,我們今天為什麼生活在這,不是本該如此,它完全可以說是另一個樣子。

我現在喜歡用另一個新的詞——未定性。不是不確定性,是未定性。未來究竟怎麼樣,

不是說我們預測未來、適應未來,而是想象一個未來,並去創造一個未來。

由此有一個想象力的問題。想象力不是我們對未來的預測,想象力是未來的藍圖。想象力不是說什麼會發生,而是說什麼應該發生;不是說有一些外在的因素告訴我們會走向哪裡,而是我們希望它走在哪裡,這就是企業家做的事。

如果談企業家精神,現在我把想象力放在第一位,所有創造性的東西都是依賴於想象力,無論是科學家、藝術家,都要想象力。

想象力很多是天生的,但並不是說想象力後天就無所作為,想象力還是有可能強化的、開發的,為什麼?

因為想象力依賴的就是不同知識的組合。這個不是我定義的,200多年前軟體之母,英國詩人拜倫的女兒埃達·洛夫萊斯。她就說,想象力是什麼,想象力就是一種組合的能力。

好比一個大家不明白的東西,你用一個比喻把不明白的東西講清楚,我們說這個人有一定的想象力。當然,想象力比這個要複雜。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重要得多,真正重要是想象力。所以我們看這些成功的企業,最後正是因為企業家的想象力。

我再簡單舉一個例子。在亨利·福特之前,汽車是少數富人、貴族使用的交通工具,它必須有專門的司機。亨利·福特想象說,汽車應該每個人都坐得起、買得起。這就是他的想象。

光這麼想不行,他就著手去做,包括建立一些標準,比如零部件標準化、自動組裝線,讓成本大幅度下降,透過種種手段和方式,把想象變成了現實。到1930年,美國60%的家庭都有了汽車。這是想象力創造出來的,不是它一定是這樣。

馬雲也是個想象力豐富的人,他想象世界上沒有難做的生意,就這麼簡單。所以他從創辦阿里巴巴、淘寶,一直也是這樣一個思路。不一定是生意真的這麼簡單,是因為他使得它變得簡單。

所以大家不要一講到不確定性,就想著掌握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掌握不了的,你有想象力創造了好多東西之後,才是不確定性。因為你做一件事能不能成功真的不知道,因為它受的影響因素太多了,這是你要應對的。如果你沒有想象,無所謂不確定的。

其實,不論是管理學方面,包括我們經濟學方面,都是搞迴歸,搞平均因素,這是最糟糕的事情。

人類的進步不是靠迴歸線上的東西,人類就是靠不一樣的東西才有了人類進步。

所有管理的這些經驗,總結出來的可以叫遺傳,

但是生物的進化是靠變異,不是靠遺傳。

如果靠遺傳,我們現在還是小蟲蟲,還是單細胞生物。

創造一個環境,

讓企業家精神充分發揮

最後給大家講一點,可能會讓大家失望,就是說每個企業都想做的基業常青,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這是不可能的。沒有一個企業可以基業常青,為什麼?

因為當一個企業家成功了,企業做得越來越大了,便開始有計劃、組織和管理了。

管理本身和企業家精神是衝突的,

不是說管理來助戰企業家精神,

管理本身是抑制企業家精神的。

這是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

企業家一旦成功之後,他的思維其實是慢慢收斂的,

跟他之前不一樣。他之前可以胡思亂想,現在越來越不敢胡思亂想了。就像我們開車一樣,越到老開車越膽小。

而這個時候,我們就看到年輕一代起來了,一定會替代你的,所以不要想著做到基業常青。

當然有些企業可以存活幾十年,為什麼?因為一個企業有點核心技術,短期內沒人能替代你,而且企業本身還進行了一些管理科學研究,以及正規化轉變、技術轉變,但實際上,這些轉變也是企業家精神本身所包含的。

所以管理很重要,但是不要期望靠管理可以實現基業常青。

當一個企業最

後都落成管理之後,它已經很難有想象力,很難創造出新的未來了,這樣一定會有新的企業去摧毀它、替代它。

幾百年的企業是很少的,教會和大學有幾百年,企業幾百年即使有也不是我們模仿的物件。大家可以想象,如果現在美國最好的100家企業、500家企業跟50年、100年前一樣,美國早就結束了。

正因為最好的企業在不斷淘汰,不斷替換,美國經濟才有活力。

我們中國也一樣,好企業一定在不斷替換,後一代企業家一定在摧毀前一代企業家。然而,我們也不要悲觀,人生本來就是活幾十年,你能做成這事,能對這個社會有一些影響,就挺不錯了。

你的企業沒了,但不等於你創造的精神也沒了。企業創造的有些東西還在延續,但你不可能永遠讓你的企業保持下去。

其實,我和做管理的、諮詢的不一樣,我不關心每一個企業活不活,我不關心這棵樹怎麼樣,我只關心森林怎麼樣。我覺得只要森林旺盛,樹木死就死了,因為有樹木死,森林才能旺盛。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上一篇:《歡迎光臨》:好演技和爛演技的差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下一篇:回國遊行慶祝差點出事故,球王膽大,仍談笑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