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組成

由澳大利亞大陸(包括塔斯馬尼亞)及其東南方的南島和北島、新幾內亞島(伊裡安島),以及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三大群島組成,陸地面積約 897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 6%,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小的一個洲。其中澳大利亞大陸的面積為 763萬平方千米,島嶼面積為 133萬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1。 經緯度位置

(1)緯度位置:47°S到30°N,跨南北兩半球(南北距離8000多千米),主要位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少量位於溫帶地區。

(2)經度位置:從110°E到120°W,橫跨東西半球(東西距離10000多千米)。

2。 海陸位置:介於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並與南北美洲遙遙相對。

3。 交通位置:已成為亞洲、非洲與南、北美洲之間船舶、飛機往來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應站,又是海底電纜的交匯處,在交通和戰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自然地理特徵

1。 地形

(1)地勢:大洋洲的大陸部分地勢都較低平,沒有高山峻嶺,大洋洲最高點是新幾內亞島中央山脈西段的查亞峰,海拔高度僅5030米。

(2)大陸架面積較大:大洋洲大陸架面積約為270萬平方公里,等於全洲陸地面積的30%,大陸架面積在各大洲中次於亞洲、北美洲和歐洲。

(3)面積小而島嶼眾多:擁有大小島嶼1萬多個,主要有三種成因的島嶼:

型別

特徵

典型代表

大陸島

原為大陸一部分,後來由於地殼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陸分離。面積較大,地勢較高。

新幾內亞島(伊裡安島)、紐西蘭南北兩島和塔斯瑪尼亞島等。

火山島

海底火山噴發而成,海拔較高,地勢險峻

夏威夷群島、關島、塞班島等

珊瑚島

由珊瑚的遺體堆積而成,面積不大,地勢低平。

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中的絕大部分島嶼、大堡礁等

【注意】我國的崇明島屬於沖積島,是由於某泥沙淤積而形成的島嶼。

(4)島嶼分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從新幾內亞島起,經新喀里多尼亞至紐西蘭,為第一個弧形;從俾斯麥群島起,經索羅門群島、聖克魯斯群島、班克斯群島至新赫布里底群島,為第二個弧形;從加羅林群島起,經馬紹爾群島、吉爾伯特群島、斐濟群島、湯加群島至克馬德克群島,為第三個弧形。

2。氣候

(1)溫度帶:大洋洲大部分地區處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小部分屬於溫帶。

(2)降水:差異性比較大

①迎風坡降水降多。

風向

典型地區

來自海洋東北信風迎風坡

夏威夷的考愛島東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2000多毫米

來自海洋東南信風的迎風坡

澳大利亞東北部

東南季風的迎風坡

新幾內亞島的東南部

西北季風的迎風坡

新幾內亞島的西北部

西風的迎風坡

塔斯瑪尼亞島的西部、紐西蘭南島的西部山區

②背風坡降水相對較少。

③降水的季節差異性明顯:有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和少雨型。

3。 河流:大洋洲的河流稀少而短小,水量不豐,季節變化較大,不利航行。河水補給主要是雨水,幾乎終年不凍。大陸上的墨累-達令河水系是全洲惟一發育成熟的水系,長3750千米,是全洲最長的河流。塞皮克河和弗萊-斯特里克蘭河是新幾內亞島的兩條較長的河流。紐西蘭北島的懷卡託河,長425千米,為紐西蘭最長河流。3大島群上的小河流,由島嶼中部高地向四周輻散入海。

4。 湖泊:湖泊數量較少,型別不一。主要分佈在大陸上的南澳大利亞州和西澳大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的北艾爾湖是季節湖,湖底在海平面以下16米,為大洋洲最低點。紐西蘭有陶波湖和蒂阿瑙湖,都是冰蝕湖。3大島群湖泊較少。主要是由珊瑚礁環繞而形成的礁湖。新喬治亞島上的礁湖是世界上的大礁湖之一。

人文地理特徵

1。 農業:大洋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國經濟發達,其它島國多為農業國,經濟比較落後。農作物有小麥、椰子、甘蔗、菠蘿、天然橡膠等。小麥產量約佔世界小麥總產量的3%,當地居民主要糧食是小麥、薯類、玉米、大米等。畜牧業以養羊為主,綿羊頭數佔世界綿羊總頭數的20%左右。羊毛產量佔世界羊毛總產量的40%左右。還有小麥種植與養羊兼顧的混合農業區(墨累-達令盆地)。

2。 工業:大洋洲的工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其次是紐西蘭。主要有采礦、鋼鐵、有色金屬冶煉、機械製造、化學、建築材料、紡織等部門。大洋洲島國工業多分佈在各自的首都或首府,一般比較落後,僅以採礦及農、林、畜產品加工為主,多為外資控制,產品多供出口。

3。 旅遊業:大洋洲國家重視發展旅遊業。湯加、萬那杜等國家旅遊業收入可觀,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4。 居民

(1)人口:2020年前,大洋洲23個國家人口總數為4126萬人,其中澳大利亞以 2477萬 人位居第一,成為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以 842萬人位居第二,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個洲。

(2)民族:巴布亞人、澳大利亞人、塔斯馬尼亞人、毛利人、美拉尼西亞人、密克羅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等當地居民約佔總人口的20%,歐洲人後裔約佔70%以上,此外還有混血種人、印度人、華人和日本人等。

(3)種族:絕大部分白人移民的後裔,土著居民為黃種人和黑種人,但這個地方的黑種人不同於非洲的黑種人。該地區的黑種人(原來稱為棕色人種)是大洋洲、南亞次大陸和南洋群島地區最早的居民,過去曾廣泛分佈於大洋洲、東南亞及南亞地區,但是在白人和黃種人到來後受到新移民排擠。目前只有美拉尼西亞人和巴布亞人仍是大洋洲島嶼上的主要居民,其餘人群僅分佈在澳洲、南亞次大陸、南洋群島部分偏僻地區的深山或沙漠裡。

(4)語言:絕大部分居民使用英語,三大島群上的當地居民分別使用美拉尼西亞語、密克羅尼西亞語和波利尼西亞語。

(5)宗教:大洋洲以基督教、原始宗教信仰為主。基督教的比重最高,原始宗教信仰者分佈廣泛,另外還有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猶太教等其他宗教信徒。

澳大利亞

1

組成

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組成。

2

地理位置

(1)經緯度位置

①緯度位置:10°S至40°S之間,位於南半球中低緯度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

②經度位置:115°E向東至150°E之間,全部位於東半球。

(2)海陸位置: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3)相對位置:東南隔塔斯曼海與紐西蘭相望,北部隔海與印度尼西亞、東帝汶、巴布亞紐幾內亞相望。

3

自然地理特徵

(1)地形:平均海拔僅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

①型別:以高原和平原為主。

②分佈:東部為大分水嶺,800至1000米,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中部為平原,有世界最大的自流盆地(如下圖),其水源主要來自東部山區,但地下水的礦化度高,不適合農業灌溉,易造成鹽鹼化,但可以作為牲畜飲用水,平均海拔150米,最低處北艾爾湖-16米。西部為低矮的高原,一般在200-500米。

③地勢:中部低,東西兩側高。

④東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

⑤海岸線比較平直。

(2)氣候

①型別與分佈

型別

分佈

原因

熱帶雨林氣候

非地帶性

位於大分水嶺的東北

受大分水嶺的阻擋,東側位於溼潤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東澳大利亞暖流經過,增溫增溼;緯度較低,正午太陽高度大,溫度高

熱帶草原氣候

季風型

位於澳大利亞北部

夏半年,澳大利亞形成低壓,同時,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向南越過赤道向左偏轉,形成西北季風,該風自海洋,水汽充足,降水多;冬半年,澳大利亞形成高壓,吹來自大陸的東南季風,降水少

背風型

位於大分水嶺西側。

地處東南信風的背風坡,且受副高控制,降水量較少,但乾溼季明顯,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西風副高型

分佈在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之間的區域

由於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夏季(1月),該地受南移的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乾燥少雨,形成乾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溼潤西風控制,形成溼季

熱帶沙漠氣候

分佈在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

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不易成雲致雨;受大分水嶺阻擋,位於東南信風的雨影區,降水少;沿岸西澳大利亞寒流經過,降溫減溼

地中海氣候

分佈在澳大利亞西南端和東南部的西南部

冬季受西風控制,溫和多雨,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炎熱乾燥

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分佈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

海陸的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但沒有亞洲明顯;夏季多偏東風,吹越高地時形成地形雨,冬季多偏西風,有氣旋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

分佈在澳大利亞東南端和塔斯馬尼亞島

終年受來自印度洋溼潤西風影響,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②特點

特點

原因

暖熱

澳大利亞大陸位於 11°S-39° S,南迴歸線橫穿大陸中部,大部分地區屬熱帶、亞熱帶

大陸輪廓東西寬、南北窄,增加了副高控制的面積且南北各地受熱狀況差異小

乾旱區面積廣

大陸輪廓東西寬,南北窄,加之海岸平直,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副熱帶高壓控制的面積

山地偏居大陸東岸,阻礙太平洋暖溼氣流西進,廣大內陸地區較乾燥

氣候呈半環形,降水自北、東、南三面各中西部降水大致減少

北部西北季風與東南季風影響,降水季節性變化

東部迎風坡降水豐富,低緯度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南部為亞熱帶溼潤氣候;背風坡降水減少,草原向沙漠過渡。西風帶控制區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部副熱帶高氣壓帶與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向內陸過渡為草原、沙漠

西部常年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氣候

(3)河流:河流稀少,主要河流是墨累河—達令河。

發源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大分水嶺,注入印度洋的大澳大利亞灣,是2589千米,如以達令河為源,全長3719千米,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千米。河流流量不大,季節漲落變化較大,每逢冬季漲水時,從河口上溯300千米河段可通船隻;乾季水淺,河口沙洲阻礙航行。

(4)多特有動植物:

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據統計,澳大利亞有植物1。2萬種,有9000種是其他國家沒有的;有鳥類650種,450種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全球的有袋類動物,除南美洲外,大部分都分佈在澳大利亞。

①特點:具有古老性和獨特性,如袋鼠、鴯鶓、鴨嘴獸(卵生哺乳動物)、樹袋熊(考拉)、植物中以桉樹最具代表性。

桉樹的快速生長同時伴隨著地方生態環境的惡化,其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大面積種植會導致當地底下水位下降、土壤保水能力降低,長此以往會導致土地板結,甚至土壤沙化。桉樹對於土壤中的肥料需求量巨大,凡是種植過桉樹的地區,土地肥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乃至枯竭,也因此桉樹被人們冠以“霸王樹”的惡名。

②特有動物的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條件單一,缺少大型食肉類動物(天敵),動物演化緩慢。

4

人文地理特徵

(1)農業:高度商品化的農牧業,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生產國和小麥、羊毛輸出國。2000年全國共飼養綿羊1。5億頭,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

(2)工業

①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如煤和鐵礦石出口多,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②主要工業部門:採礦業、冶金、機械、化學、汽車、飛機制造、電子等。

(3)服務業:大大超過農牧業和工礦業成為經濟支柱。

(4)居民

①數量:人口2477萬(2020年初)。

②分佈:主要分佈在東部沿海地區(東南沿海氣候溫和溼潤、宜人,交通便利,開發早,工農業發達),中部和西部內陸地區、東北部地區人口少(內陸和西部氣候乾燥,東北部溼熱,有大堡礁不利建設港口)。

③人種:白色人種為主。其中英國及愛爾蘭後裔佔74%,亞裔佔5%,土著居民佔2。7%,其他民族佔18。8%,英語為官方語言。

④宗教:約63。9%的居民信仰基督教。

(3)城市:首都堪培拉,人口20多萬,政治職能為主;悉尼是澳大利亞最大城市和港口,人口300多萬;黑爾本是全國第二大城市,人口270多萬。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澳洲冷知識

1。 算命通靈

算命通靈在北澳和南澳都是違法的!

當然這裡指的應該是禁止用於盈利或者危言聳聽!如果是幫朋友算著玩,肯定不會干涉。畢竟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看看星盤啥的。

南澳政府有最廣泛的禁令,聲稱禁止“任何人故意欺詐,宣稱自己是靈性主義者或聲稱自己能夠心理感應、透視,或類似能力的人。”觸犯該罪行的人將被罰款1萬刀!甚至被判入獄兩年!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2。 駱駝

澳大利亞的駱駝數量比考拉還要多出十倍!

甚至還會將駱駝出口至沙烏地阿拉伯。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3。 寵物兔

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地區,

除非你是魔術師,不然養寵物兔是違法的。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4。 漢堡王

在澳洲,漢堡王被人叫“餓死鬼傑克”

(早在漢堡王進入澳洲前,這個名字就被人註冊了)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5。 街頭藝人

在澳洲,隨處可見街頭藝人,吹拉彈唱,成為一道頗具特色的街頭風景。

然而,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如果這些街頭藝人演奏的音樂太難聽,成為惹惱行人的噪音的話,當地政府可以請他們離開,甚至處罰200刀罰款!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6。 澳洲生物

人們目前只瞭解澳洲25%的生物,其餘75%都處於未知狀態。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7。 悉尼歌劇院

把悉尼歌劇院的屋頂全部連在一起的話

可以組成一個球形。

據說還是設計師吃橘子的時候想到的。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8。 說髒話

罵人是不對的……

澳洲要謹慎說髒話了!因為澳洲各地區都有針對“冒犯性語言”的法律。但是衡量的標準,卻因不同的場合和背景而定。

看完這些還是要提醒大家,不管是來澳洲旅遊還是工作、學習,出門在外都要多多瞭解當地的法律,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要面臨鉅額罰款,甚至是監禁!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9。 追趕傷害鴿子

作為澳洲廣場、公園、甚至是街上都隨處可見的鴿子,在此一直享有“高貴”的地位!有些鴿子甚至“恃寵而驕”,肆意與街邊食客搶食的場景更是時有發生!

這裡的鴿子之所以敢如此“任性“,也是因為他們有相關做他們的“免死金牌”

在維州和南澳地區都有相關法律,規定任何傷害、捕殺或者將鴿子帶回家等行為即屬犯罪!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10。 最早到澳洲的中國人

麥世英,廣州人,於1818年到達悉尼,是有史可查的最早到澳洲的中國人,在澳洲前後和澳洲妹子結過兩次婚,在悉尼去世。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試題連結

1。 下圖示意澳大利亞一處國家公園的區位,此處是觀賞野生動物的勝地。下表為當地原住民對一年內季節的劃分。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1)“谷融”最有可能是(   )

A。 4~5月   B。 7~8月   C。 8~9月   D。 11~12月

(2)該地最適宜觀賞野生動物季節的環流系統及遊客需注意的事項是(   )

A。 東南信風 防曬

B。 赤道低氣壓防雷

C。 副熱帶高壓防寒

D。 東北信風 防暑

【答案】 1。 C   2。 A

【解析】

本題以澳大利亞為區域載體,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地理資訊、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1)結合經緯度資訊可知,當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分明顯的乾溼兩季,由表中不同季節的現象或特徵可知,“谷融”是乾季的末尾,據此可以推測“谷融”應是每年的8-9月,此時太陽直射點自北半球向赤道移動,9月下旬該地開始進入溼季。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故本題正確選項為C。

(2)乾季晴天多,且野生動物多集中到有限的水源地附近飲水,有利於觀賞。當地為熱帶草原氣候,乾季受東南信風控制,陰雨天氣少,需要注意防曬。

故本題正確選項為A。

2。 河口地區不同性質水體或水團之間會形成較明顯的介面,在介面附近水體的物理、化學、生物等特徵指標變化顯著,這種現象成為河口鋒。墨累—達令河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河流,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下圖),其河口鋒的形成、發展和消散與季節關係密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1)墨累—達令河河口鋒位置距海岸最遠的月份是(   )

A。 1-2月   B。 4-5月   C。 6-7月   D。 9-10月

(2)墨累—達令河河口鋒附近水域(   )

A。 水體質量較好

B。 等鹽度線向北彎曲

C。 海水溫度相對穩定

D。 漁業資源較豐富

【答案】 1。 C   2。 D

【解析】

本題考查墨累—達令河河口鋒的位置變化、形態及特徵。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能力。

(1)“墨累—達令河河口鋒”位置取決於河水注入量的多少和速度,該區域為地中海氣候區,冬季該河流處於汛期,河流流水注入量大,河水向海洋流動速度快,因此河水與海水之間形成的“河口鋒”距離海岸最遠。南半球的冬季為6-8月,故C正確,ABD錯誤。

故本題正確選項為C。

(2)“河口鋒”區域鹽度、溫度、濁度、密度等元素的梯度大,容易使水體發生攪動,影響該區域水質,以及溫度,該區域水質較差,溫度變化較大,A、C錯誤。

根據圖示位置,“河口鋒”南側為海水,北側為河水,鹽度北側低於南側,且等鹽度線向南凸出,B錯誤。

“河口鋒”區域鹽度、溫度、濁度、密度等元素的梯度大,容易使水體發生攪動,使得陸地淡水河流帶來的營養物質在此聚集,為魚類的生長繁殖帶來豐富的餌料,使得漁業資源豐富,D正確。

故本題正確選項為D。

3。 森林火災是澳大利亞最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每年8-10月是該國新南威爾士州火災多發時期。2019年9月6日,新南威爾士州發生了年內的第一場森林火災,此後火勢迅速蔓延,一直持續至2020年1月,成為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火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1)據材料推測,新南威爾士州最可能位於圖中(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下列與澳大利亞這次持續達5個月的森林火災的發生可能相關的是(   )

①位於盛行風的背風坡,焚風效應明顯

②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氣候異常乾旱

③尚未進入雨季,天氣持續乾燥

④桉樹種植廣泛,揮發性油脂助長林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1。 C   2。 C

【解析】

(1)根據所學地理知識可知,甲區域為熱帶草原氣候,森林分佈相對較少,A錯;

乙區域為熱帶雨林氣候,降水充沛,不是此次森林火災最可能的發生地,B錯;

丙區域為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8~10月為當地冬季,降水少,森林火災多發,因此新南威爾士州最可能位於圖中的丙區域,C正確;

丁區域為地中海氣候,8~10月為當地的冬季,該區域受盛行西風影響較強,降水較多,大規模森林火災發生的可能性相對較小,D錯。

故本題正確選項為C。

(2)丙區域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根據材料資訊可知,火災一直持續到2020年1月,該季節當地盛行東南風,該區域位於盛行風的迎風坡,且已明顯進入雨季,①③錯。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年份,低緯西太平洋地區氣候異常乾旱,此次森林火災可能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同時,桉樹的廣泛種植揮發性油脂,助長了林火,使得森林火災持續時間長,②④正確。

故本題正確選項為C。

附:澳大利亞的氣候型別分佈總結圖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4。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亞南北縱貫鐵路北起達爾文,南到阿德萊德,貫通於21世紀初,比沿海鐵路開通晚了一個多世紀。南北縱貫鐵路以貨運為主,客運列車車次少、票價高,但上座率仍然較高。下圖示意澳大利亞南北縱貫鐵路的位置和自然帶分佈。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1)指出南北縱貫鐵路運營過程中面臨的惡劣自然條件。

(2)簡述南北縱貫鐵路以貨運為主的原因。

(3)南北縱貫鐵路客票價格高昂,但上座率仍然較高,請對此作出合理解釋。

【答案】

(1)沿途氣候乾旱,列車水源補給困難;荒漠廣佈,多封少活動,風蝕鐵軌,沙埋路基;風沙活動降低大氣能見度,影響司乘人員視線。

(2)地廣人稀,沿線地區客運需求量小;區域跨度大,鐵路運輸速度較慢,長途客運以空運為主;農牧產業和工礦產業發達,貨運需求量大。

(3)價格高的原因:旅客以旅遊觀光為主,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低;發達國家人均收入高,消費能力較強。

上座率高的原因:客車車次較少,促使客流集中。

【解析】

本題以澳大利亞為區域背景,主要考查交通的區位因素,交通運輸方式等相關知識,難度一般,呼叫所學知識並結合材料及題目要求進行分析即可。還考查了學生靈活運用區域基礎知識獲取地理資訊、分析並解決問題的能力,著重培養學生區域認知的學科素養。

(1)根據材料資訊,澳大利亞南北中縱貫鐵路北起達爾文,南到阿德萊德,貫通於21世紀初,比沿海鐵路開通晚了一個多世紀。並結合圖示可知,南北縱貫鐵路經過熱帶草原氣候及熱帶沙漠氣候區,沿途氣候乾旱,列車水源補給困難;熱帶沙漠氣候區荒漠廣佈,多風沙活動,風蝕鐵軌,沙埋路基;風沙活動會降低大氣能見度,影響司乘人員視線,不利於南北縱貫鐵路的運營。

(2)根據材料資訊並結合圖示可知,南北縱貫鐵路經過熱帶草原氣候及熱帶沙漠氣候區,並結合該地區的人文地理環境可知,所經地區地廣人稀,人口城市稀少,沿線地區客運需求量小;同時區域跨度大,鐵路運輸速度較慢,長途客運以空運為主;農牧產業和工礦產業發達,對大宗型貨物運輸需求量大。

(3)根據材料資訊,南北縱貫鐵路以貨運為主,客運列車車次少、票價高,但上座率仍然較高。並結合圖示,南北縱貫鐵路經過熱帶草原氣候及熱帶沙漠氣候區,鐵路主要以貨運為主,但乘坐的旅客主要是以旅遊觀光為主,收入水平較高,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低;發達國家人均收入高,消費能力較強,所以南北縱貫鐵路客票價格高昂,但所經地區人口、城市較少,人流量小,所以客車車次較少,促使客流集中,導致上座率高。

5。 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澳大利亞是一個以農牧業和工礦業為主的發達國家,近10年來,中國一直是其最大的貿易伙伴國。下圖一為澳大利亞區域性圖,圖二為悉尼氣候統計圖,圖三是中、澳兩國近年來歷年的進、出口商品總值。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材料二:珊瑚礁群是由微小的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膠結貝殼等海洋生物形成,與珊瑚蟲共生的海生藻類對海洋水質、鹽度、水溫非常敏感。近年來,大堡礁白化現象嚴重。

(1)與上海相比,悉尼的季風氣候特徵不夠典型,指出其表現並分析原因。

(2)說明澳大利亞對中國市場依賴性較強的原因。

(3)推測近年來大堡礁不斷白化、萎縮的原因。

【答案】

(1)表現:悉尼冬、氣溫溫差較小;降水的季節分配相對比較均勻。

原因:澳大利亞大陸相對歐亞大陸面積較小海陸熱力差異相對較小。

(2)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採礦業發達;我國是加工製造業大國,需要進口的礦產資源多;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農牧業產品產量大;中國人口多,市場缺口大;(距離較近,)海運便利;澳大利亞(人口少,消費市場有限,)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值相對較低。

(3)全球變暖,海水溫度升高;厄爾尼諾現象頻發當地水溫發生變化;海洋汙染增多,水質變差;由於海溫、洋流的變化,海水鹽度隨之變化導致與珊瑚蟲共生的藻類死亡,珊瑚蟲白化、死亡,珊瑚礁面積縮小。

【解析】

本題以澳大利亞與中國商品貿易及大堡礁形成原因及變化為材料,考查環境保護及氣候的原因等有關知識,難度一般。

(1)季風氣候主要是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的,亞洲東部的季風最為典型,主要是由於亞歐大陸是世界最大大陸,東臨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明顯,冬夏季風顯著。而澳大利亞大陸面積是世界最小的大陸,與太平洋之間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較小,所以海洋性特徵更加明顯。與上海相比,悉尼的降水量年內分配更加均勻,且氣溫變化更小。

(2)澳大利亞對中國市場依賴性強,說明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額較大,中國是澳大利亞的主要市場構成。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採礦業發達,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我國是加工製造業大國,需要進口的礦產資源多;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農牧業產品產量大;中國人口多,市場缺口大;兩個國家均靠近太平洋,海運便利,運輸量大,且運費較低;澳大利亞人口少,農牧產品需求量較小,消費市場有限,出口率較高,從圖表看出,澳大利亞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值相對較低,所以澳大利亞對中國市場依賴性強。

(3)由材料可知,“與珊瑚蟲共生的海生藻類對海洋水質、鹽度、水溫非常敏感”說明大堡礁白化、萎縮的原因與水質、水溫和鹽度變化有關。海水水質變化,主要是由於近岸的工程建設及工農業生產排放廢水和海上石油生產及運輸,從而水質變差。水溫升高與全球變暖及厄爾尼諾現象有關。由於洋流及水溫的變化,會導致海水鹽度變化,從而導致珊瑚半生的藻類死亡,白化死亡現象嚴重,從而導致大堡礁萎縮。

6。 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大洋洲部分割槽域圖。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材料二:據報道,澳大利亞最早從印度引進駱駝當做運輸工具,隨著內燃機等動力源的改良應用,使駱駝運輸業激素枯竭,大量駱駝放歸野外。現在澳洲大約有120萬隻駱駝,而且數量每7年就增加一倍。

材料三:蘋果樹喜光,喜低溫乾燥,怕澇,宜植於土層厚、有機質豐富的土壤中。圖中塔斯馬尼亞島甲地蘋果質量絕佳。

(1)描述澳大利亞的地形特點。

(2)圖中A地區形成大面積的熱帶雨林,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推測澳大利亞駱駝過度繁殖的原因及其生產的不利影響。

(4)分析塔斯馬尼亞島甲地蘋果品質絕佳的有利自然條件。

【答案】

(1)東西高,中部低;東部是大分水嶺,西部是廣闊平坦的高原,中部為平原。

(2)東南信風迎風坡,降水多(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影響,增溫增溼;緯度較低,氣溫較高。

(3)原因:食物來源豐富;駱駝在野外繁衍力強;缺少天敵;人類活動干預少。

不利影響:野生駱駝破壞植被、土壤和基礎設施,糟蹋莊稼。

(4)位於背風坡,光照充足;位於山區,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自然環境好,汙染小。

【解析】

(1)描述地形特點主要從地形型別、地勢特徵兩個角度分析。澳大利亞東部為大分水嶺,地勢較高,西部為面積較大的高原,也比較高,中部為大自流盆地地勢較低。

(2)A地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其位於迴歸線附近,雖氣溫較高但在正常情況下無法形成熱帶雨林,屬於非地帶性氣候。主要原因是這裡是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同時沿岸有暖流經過起到增溫增溼作用,增加了此地區的溫度和降水。

(3)駱駝繁殖過快的原因主要從影響其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環境角度分析。自然方面澳大利亞擁有大面積的草原能為駱駝提供充足的食物。且其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較強。再加上澳大利亞大陸缺少大型食肉動物導致駱駝沒有天敵。人類也不對其生產進行干預才導致其繁殖過快。其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草食動物過多帶來的對植被、農作物、土壤和其他人類基礎設施的破壞。

(4)塔斯馬尼亞島東南部為山地,地勢向西北逐漸降低。其位於西風背風坡,光照充足。區域內山地較多地形坡度大有利於排水。該區域人口較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小,土壤肥力高土層深厚,自然環境良好,有利於優質蘋果的生長。

阿爾卑斯

0

1

/吃貨專屬

一提起阿爾卑斯,估計很多人腦海中浮現出來的便是那可口的糖果。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的確,到目前為止,阿爾卑斯糖果大家庭中糖果種類繁多、口味各異。從普通的棒棒糖、軟糖到雙享棒、果醬心,從草莓味、芒果味到巧克力香草味、草莓酸奶巧克力味等,花樣繁多,為我們提供了多種選擇,我們也在糖果中嚐到了甜甜的滋味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當然,不僅僅是味覺上的甜,更有精神上的。阿——是拼音字母的開頭、第一的意思;爾——是你字的一半,意思是你是我的一半;卑——通貝,寶貝的意思;斯——古語是我的意思,所以阿爾卑斯的含義是——寶貝你是我的唯一,代表的是愛你一輩子。

所以,還在等什麼,還不快給你心念的人送阿爾卑斯?相信當你在吃阿爾卑斯糖的時候一定能感受到這濃濃的愛意。

當然不僅是精神上的甜,更有視覺上、嗅覺上、聽覺上的“甜”,這就牽扯到我們下一個主角了——阿爾卑斯山脈。

0

2

/出鏡能手

可能用語言不足以描繪出它的美,真正的美是無需多言的。得益於其美麗的風景,阿爾卑斯山也成為了許多電影的取景地,其中最著名的過於電影《海蒂和爺爺》。下面讓我們跟隨電影鏡頭一睹阿爾卑斯山的風采。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如果我們身臨其境的話,還可以聞到空氣的芳香,聽到大自然的佳樂。

當然,阿爾卑斯山的美遠不止這些,而要想真正地去理解它,則需要用一種更加全面的眼光去認識它。

0

3

/神秘面紗

實際上,並不存在一座叫做“阿爾卑斯山”的山峰,而通常情況下,它指的便是阿爾卑斯山脈。呈弧形的阿爾卑斯山脈在歐洲中南部延伸了超過1200公里,橫跨義大利、法國、瑞士等6個國家。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得益於獨特的地理位置,阿爾卑斯山脈對西風的阻擋作用顯著。在其北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偏溼潤型),而南部為較為乾燥的地中海氣候,南北氣候型別的不同也導致了南北自然景觀、自然特徵的不同。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阿爾卑斯山脈本身就位於氣候區的交界區域,多種氣候區的生物在此交匯,加上山地本身的垂直地域分異,造就了阿爾卑斯山脈豐富的自然帶以及生物多樣性。

這是阿爾卑斯野山羊。夏天,它們呆在山的高處,以青草和青苔為食;冬天,它們則會移向低處來避開厚厚的積雪。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這是棲居在北半球寒冷地帶猞猁。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這是生長於海拔較低處的落葉樹種山毛櫸。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而這個是生長於海拔較高處的針葉樹種雲杉。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相信僅憑這幾個例子,大家便能感受到阿爾卑斯多樣的生態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

當然,還有更多神奇的生物等待著我們去發掘,而這也是阿爾卑斯的魅力之一——

永遠帶有一層神秘的面紗而不會完整地暴露於世人面前。

不僅僅是生物,阿爾卑斯的美景更是我們無法發掘到頭的。

這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針葉林景觀。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文章前面電影《海蒂和爺爺》裡面出鏡的很大一部分便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高山草甸景觀,下面這個近景也不例外。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這是阿爾卑斯山脈的冰川。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但是,當它們組合起來的時候,便會創造出1+1>2的效果和無限的可能。比如下面出鏡的是純潔的冰川、金黃的落葉林以及清澈的小溪。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下面這位出鏡的是陡峻的高山、冰川以及針葉林和草甸,而這是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的絕佳景色!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其實,自然科學的發展已經讓這些美景不再那麼神秘,塑造它們的主要力量除了地球的內力作用和

自然環境的地域分異之外,冰川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當然這裡的冰川作用不僅僅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冰川景觀,更有第四紀冰川作用的力量。

比如對湖泊來說,

最初大多是冰川形成、運動過程中侵蝕地表或攜帶物質堆積形成的凹地,此後隨著氣候變暖、冰川融化並充水形成湖泊。

如果條件允許甚至還可以形成串珠湖泊。而許多谷地最初也是古冰川運動過程中侵蝕出來的。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發現許多第四紀冰川作用的痕跡,它們也是阿爾卑斯山脈美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儘管歲月使它們為草甸、為森林、為湖泊所覆蓋,但是我們總能從中發現它們的痕跡,這也是大自然無窮的魅力所在。

儘管科學的發展正逐步揭開籠罩在阿爾卑斯上的神秘面紗,但是科學無法解釋所有,至今阿爾卑斯仍有許多讓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

有些東西如果硬要用科學去解釋只會陷入“剪不斷,理還亂”的境地,不妨就用我們人類最本真的審美去感受它,讓這層面紗保留住我們內心更完美的阿爾卑斯。

0

4

/重要成員

地圖上的阿爾卑斯山脈看似是一個整體,但實際上可以進一步劃分為西、中、東三個部分。更近一步,雖然沒有一座叫做“阿爾卑斯山”的山峰,但是卻有許多著名的山峰。

其中,海拔4808米的

勃朗峰

當之無愧成為阿爾卑斯山脈的

最高峰

,而且也是西歐最高峰。它位於法國和義大利邊境,地勢高聳,常年受西風影響,降水豐富。冬季為積雪覆蓋,即便是夏季也不會融化,冰川發育充分,約有200平方公里為冰川覆蓋。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勃朗峰是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建立有許多科學考察站,為研究冰川以及全球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不僅如此,勃朗峰山峰雄偉,為

登山運動勝地

;設有空中纜車和冬季體育設施,為阿爾卑斯山最大

旅遊中心。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當地旅遊業發展迅速,並已經取代了傳統的畜牧經濟。旅遊業為該地區經濟發展注入無窮活力。

而位於瑞士和義大利邊境的

馬特峰(又叫馬洪特峰)

同樣不甘下風,海拔4478米的它,並沒有因為高度略低於勃朗峰而有失雄偉之勢。

它有4條頗具特色的山脊以及賦予它金字塔形狀的4個面。它巍然屹立,並且附近沒有別的山峰,因此它的美麗更引人注目。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事實上,馬特峰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後一個被征服的主要山峰。原因不只在於攀登技術上的種種困難,也在於此峰陡峭的外形給予早年攀山者的心理恐懼。攀山家們大約於1858年左右開始嘗試征服馬特峰。

但直到1865年才有人成功登頂,只是不幸的是,他們並沒有能夠全身而退,四人在下山途中發生意外。如今,登山者一年四季都可從馬特峰的每個面或山脊登峰。而如果沒有前人的付出,是不可能有今天的結果的。

讓我們向這些勇士致以崇高的敬意!而馬特峰也象徵了無畏的精神。

不僅如此,馬特峰帶來了廣泛而又深刻的文化影響。例如,瑞士三角巧克力形狀的意念來自馬特峰,包裝上亦以馬特峰為商標。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當然不僅馬特峰,阿爾卑斯山脈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0

5

/文化淵源

舊石器時代

以來,阿爾卑斯山區就有人類居住,他們以狩獵為生,在許多地方都留下了手工藝品。

阿爾卑斯山冰川撤退以後,山谷中便住有

新石器時代

的人們,他們在洞穴和小居民點中生活,有些小居民點是

建在阿爾卑斯湖泊的岸旁

此後,塞爾特部落、羅馬帝國先後到達過這一區域並在此留下豐富的遺產。

悠久的歷史也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留下了許多神話和傳說。比如早期在阿爾卑斯及其他的一些山中存在著某種

山神

形象,他們主要化身為大型岩石、石塊、水源、山洞及樹木。

鳶尾花

是希臘神話中的彩虹女神——眾神在凡間的使者,於是鳶尾花也被稱為花中聖者。她與生俱來的不同花色令其百媚千嬌,而生長在阿爾卑斯山上的藍紫色鳶尾花尤為稀有,粗大的根彰顯著旺盛的生命力。

【區域地理】地理視角看大洋洲,全方位的享受阿爾卑斯!

不可否認的是,有許多文化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無論如何,

它們仍然為豐富人類文化多樣性、推動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0

6

/極致享受

其實,不見得阿爾卑斯山與阿爾卑斯糖之間有什麼必然聯絡,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過分較真,不管是阿爾卑斯糖也好,阿爾卑斯山也罷,它們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

極致的享受,這就足夠了。

無論現實如何,願我們心中都能有一塊叫阿爾卑斯的聖地,當我們累的時候,它便是我們靈魂的棲息之所,讓我們在片刻的享受之中汲取無窮的力量,更好地迎接現實的考驗!

綜合自蒲公英探索之旅等

上一篇:第2個出局隊,當家球星空砍32分!一場109-123讓雄鹿次輪對手出爐
下一篇:藏文科普 | 不吃不喝,灰鯨靠什麼完成7個月2萬千米的遷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