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科普中國-我是科學家”第40期專題活動成功舉辦

2022年11月20日,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的“科普中國-我是科學家”第40期專題活動 “種子的故事”成功舉辦,來自北京、廈門、昆明分會場的五位演講嘉賓以線上方式進行了演講。他們以深入淺出的講述,分別帶來了大米育種、大黃魚育種、大豆高價值利用、種質資源儲存、農業援非的故事,為我們分享科學家們在農業技術和糧食安全領域的探索。

活動現場

在名為《兩粒大米的故事》的演講中,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院長、教授,農業農村部僑聯副主席劉春明講述了培育新型高營養紫稻品系的故事。“

大米營養主要在糊粉層,但是精緻加工卻會讓白米流失很多營養,我們透過化學誘變,培育出了一種糊粉層加厚的品種,又根據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跟紫米雜交,培育出了一種糊粉層加厚的紫米,讓更多中國消費者可以吃到營養豐富、健康的米。

演講嘉賓劉春明:《兩粒大米的故事》

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教授徐鵬,為我們帶來題為《千魚千尋》的演講,他介紹了跟團隊一起培育抗刺激隱核蟲大黃魚的故事。“

我們不同的實驗室圍繞著抗病、抗逆、營養、品質等不同領域都在努力,希望能選育出更加優秀的適合產業的大黃魚良種。這些成果和我們整個團隊的付出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團隊中的碩博士研究生,既能在實驗室做研究,又能去一線養殖場,做大黃魚的‘接生婆’、‘助產士’、‘飼養員’,陪著大黃魚度過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

演講嘉賓徐鵬:《千魚千尋》

在名為《吃大豆的“秘訣”》的演講中,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王鳳忠,為我們講述了研究大豆萌發時期營養變化的故事。“

我們利用植物在萌芽過程中產生的營養品質的改變,再利用各種各樣的食品製造技術,形成了新的產品。而有了‘萌動’食品這個科學理念,人類對於食物的應用將會產生很大變化,我想這是一個原料的革命。

演講嘉賓王鳳忠:《吃大豆的“秘訣”》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階工程師、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專案建設時期總工藝師楊湘雲,給我們帶來題為《建一艘種子方舟》的演講。演講中,楊湘雲講述了她作為建設時期總工藝師,參與被譽為“種子方舟”的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設計、建設與執行的故事。“

種質資源庫就像是我們給中國種質資源購買的‘保險’。它也像‘銀行’,可以為自然和人類帶來更多的收益。同時它更是一座‘諾亞方舟’,當有物種在野外消失時,我們可以用種質庫中保藏的資源,讓它們重新在地球上煥發生機。

演講嘉賓楊湘雲:《建一艘種子方舟》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副教授,中國國際發展援助研究中心主任張傳紅,帶來了名為《中國小技術、非洲大豐收》的演講。“

看似一個非常小、沒有太多投入、也很不不起眼的專案,但在當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深入的、可持續的,不僅大大改善了當地人的生活水平,還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也加深了中非人民之間的友誼。

演講嘉賓張傳紅:《建一艘種子方舟》

“科普中國-我是科學家”專案透過為科學家搭建演講平臺,並透過新媒體陣地廣泛傳播,向公眾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在科學家群體中形成了示範傳播效應。專案至今已舉辦線下演講活動41期,有179位科學家登上演講舞臺,其中包括葉叔華、王志珍、王貽芳、丘成桐、高福、陳和生、王中林等知名院士。參與過演講的科學家不僅表示了對專案的肯定,也積極推薦身邊的同事參與科普,極大地促進了科學家群體參與科普的熱情。同時,科學家親自科普的形式,拉近了科學家與公眾的距離,不僅傳播了科學知識和科學思想,也樹立了公眾心中科學家平易近人的形象。

上一篇:一封來自戰國的“飛信”
下一篇:有誰注意詹姆斯賽後說什麼,短短8字做出“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