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親密關係》以經濟學的觀點來看親密關係的建立與持久度是怎樣的

以經濟學觀點來看,親密關係的相互依賴,其實是一種社會交換(指與他人相互交換理想的獎賞這一過程),人們就像購物那樣在人際商廈裡瀏覽。所有人都在尋找最合意的商品,我們在尋求以最小的代價獲取能提供最大獎賞價值的親密關係,我們只會與那些能提供足夠利益的伴侶維持親密關係。不過由於每個人都這樣做,所以親密關係中的伴侶雙方都必須滿足自己的利益,否則親密關係就不可能持續下去。

社會交換的核心要素:獎賞和代價。

人際交往中的獎賞指的是:我們與他人接觸時所獲得的令人高興的經驗和物品。人際獎賞的形式多樣,既有和個人感情無關的好處,如你迷路時陌生人為你指點方向,又有帶個人色彩的親密感,如從你愛的人那裡得到的接納和支援。我們用“獎賞”這個詞來泛指人際交往中任何值得擁有和受人歡迎的事物,這能給接受者帶來愉悅感和成就感。

與之相反,代價是具有懲罰性的、令人不悅的經驗,包括金錢支出,如為約會的飯局買單,或者身體受傷,如鼻青臉腫。不過親密交往中最重要的代價是心裡負擔,對親密關係發展不確定性的擔憂,對伴侶的缺點感到的沮喪和因為身處親密關係而不得不放棄某些事物而感到的遺憾。交往中所有令人沮喪或苦惱的後果都是代價。

某一特定的人際交往帶來的獎賞和代價之和就是結果,即交往中一方綜合得到的淨收益或淨損失。把所有的獎賞和所有的代價相減就得到:

結果=獎賞-代價

顯然,如果某種人際交往獎賞大於代價,就會得到正值的結果。但也別忘了,人們總在追求可能的最好結果。這就說明人際交往中就算結果為正,不代表我們就會繼續保持親密關係,萬一還有更好的等著我們呢。所以人際交往的結果是正是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評價結果的兩個標準;第一個標準是我們的期望,第二個標準是假如沒有現在的伴侶,我們認為自己會過得怎樣。

我們會有這樣的標準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比較水平”,如果我們的物件超越了自己的比較水平,那麼就會感到幸福,如果低於了自己的比較水平,我們就會有點小失落,不會有太多的熱情,低於太多也許我們就會另尋新歡,低過了自己一個人過的比較水平,那麼有沒有新歡都不重要了,肯定也是分開了更划算一些。

我們要知道比較水平的高低比我們正的結果會更重要,因為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就算有正的收益,但是這收益如果沒有達到我們期望的比較水平,那就仍然不會幸福。就像那些不用任何付出就有人死皮賴臉討好的人,按結果來說收益肯定是正的,因為啥都沒有付出,但這類人同樣很苦惱,就是因為討好他們的人遠沒達到他們的期望,不是他們想要的。所以,親密關係中的滿意度並不僅僅取決於交往結果絕對意義上的正負,相反,滿意度來自於交往結果和比較水平之差,即:

結果-比較水平=滿意度

由上述公式可以得出,如果滿意度高,那麼親密關係就會更和諧。但親密關係的持續與否並不僅僅取決於滿意度,還有更重要的影響因素,即:“替代的比較水平”,也就是我們在與其他的親密關係中是否會更好。這也就是我們會經常看到熱戀了幾年的親密關係,卻抵不過別人幾天的誘惑,就會因為這個“替代的比較水平”太高太有誘惑力了,所以別人願意放棄受益低的去追隨受益更高的,這也沒毛病,畢竟前面就已經說了,人總會讓利益最大化。但反過來我們也會看到,有的親密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容,彼此都已到了比陌生人更生分的地步,可還是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往往就是因為彼此還未找到更好的“替代的比較水平”,所以只有先將就了,但當其中一人認為別處有更好選擇的時候,就會收拾行李走人。

所以,“替代的比較水平”決定了我們對親密關係的依賴程度,不管我們親密關係滿意與否,如果我們認為現有的親密關係是我們目前能得到的最好的關係,我們就會依賴現在的伴侶,而不會輕言離開。

但是也要明白,我們要算清這些盈虧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這也就是我們看到在戀愛期間不少人吃著碗裡瞧著鍋裡的,隨時都能選擇收益高的,而已經結了婚的卻沒這麼容易的原因,因為結婚後牽扯到的因素會比結婚前多得多,像財產分割,親人朋友的態度,尋找替代的比較水平的難度,孩子的撫養權等等因素都會是計算盈虧裡的一部分,所以在婚後就算遇見了“替代的比較水平”偏高的人,也不會動心,就是風險太高,為了增加那麼一點點受益,要冒那麼大的風險就會不值得,除非替代的高出很多,才容易使人下定決心。

歸根結底,人們不幸福時並不會去離婚,但如果在別處的前景最終看來更加光明,不管怎麼他們都會離婚。所以我們應該記住,計算“替代的比較水平”是個複雜的評判過程,包括離開親密關係的代價,如投入的損失和他人產生的誘惑,這樣就得到另一個公式:

結果-替代的比較水平=依賴度

總而言之,社會交換的三個重要因素是:人們關係的結果、比較水平、替代的比較水平。人們在交往中得到的淨盈虧就是他們的結果,如果結果同時超過比較水平和替代的比較水平,他們就感到滿意和高依賴度。反之如果結果同時低於比較水平和替代的比較水平,那麼結束親密關係的機率就很高。如果是結果高於比較水平而低於替代的比較水平,則取決於“替代的比較水平”的高低,替代水平的高低與親密關係分離的高低成正比。如果結果低於比較水平而高於替代的比較水平,那麼親密關係就算不幸福也會比較穩定。

但結果、比較水平、替代的比較水平並非是固定的,它們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是比較水平最容易變化,當比較水平變了結果就會改變,結果變了替代的比較水平也就隨著改變。例如,當親密關係中的一個人因為某些原因掙的錢比以前少了,那麼另一方可能就會想哪些地方該節省開支了,哪些娛樂沒有了,他就會期望回到掙錢多的時候,這就表明比較水平提高了,而結果卻變低了,那麼幸福感也就低了,假如身邊還有替代的比較水平,雖然他什麼也沒改變,但他的比較水平卻變高了,是因為前面結果變低的效應引起的。

所以當親密關係最初得到非常好的結果時,我們會非常愉悅,但隨著我們開始把這些收益視為理所當然時,比較水平就開始升高,我們的愉悅就會漸漸地減少。當然,社會的變化對我們的比較水平的影響也許會更大,在上上個年代,那時的貧富差距小,人們的比較水平就較低,這樣就大家都吃不好穿不暖也不影響親密關係中的幸福感,但現在的經濟比以前高多了,每個人都能吃好穿好了,按道理現在的人應該更幸福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貧富差距的拉開,使人的比較水平的差距也隨之拉開,這樣親密關係的滿意度反而就比上上個年代低了很多,現在的離婚率高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上一篇:頓寶空接絕殺,快船最熟悉的劇本又來了
下一篇:又是被吳京治癒的一天,硬漢外表下有顆喜劇人的心,他咋這麼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