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朱元璋為什麼要將自己的兒子全部殺掉?他為什麼要殺自己的兒子呢?

前言:

中國古代的封建集權制,從秦漢以來都是以皇權為中心,而還有一人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就是宰相。宰相有著輔佐天子總領百官,平庶政治等職權,對於這個位高權重的官位,歷代帝王都是花費了莫大心思,對其加以利用與控制。歷代帝王都無法勝任,既是國家首腦又是政務首腦的任務,所以在制度上放權給宰相,但又對宰相設立了種種限制。明代建立之初,隨著君權的逐漸鞏固,權力慾“爆棚”,又猜疑多忌的朱元璋,感到相權對自己的威脅,遂透過一系列手段罷黜了宰相這一職位。如此一來朱元璋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難以應付,於是內閣制應運而生,掌握的權利也逐漸向相權靠攏。這並不是朱元璋的初衷,也會妨礙皇帝專權的需要,因此在內閣權力加重的同時,與之抗衡的宦官勢力開始出現,並且在明代幾度出現了專權的局面。

為制約內閣力捧宦官勢力

明代宦官勢力的出現,有著多種原因,雖然朱元璋曾定下規矩,嚴令宦官干政,但隨著內閣權力的加重,成祖朱棣開始制約這種勢力的發展,但是那時的皇帝處理政務,已經離不開大學士了。於是朱棣尋找另一種勢力,用於扼制內閣勢力的膨脹,達到鞏固皇權的作用。如果這種勢力選自外廷,又會造成黨爭,或者君輕臣重的局面,朱棣想到“靖難之役”中,為自己出了大力的宦官,開始對宦官委以重任,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皇權的集中,扼制內閣勢力的獨大發展。不過在永樂一朝,內閣的任務也僅僅是參與政務,批閱奏章文書而已,而宦官則沒有權力上的明確規定,但他們步步納入了一種平衡機制中,宦官與內閣兩股勢力,在成祖到英宗初期,一直處於互相制衡的平衡階段。

明朝內閣與司禮監權力的發展

仁宗繼位後命楊士奇等閣臣俱掌內製,內閣開始有了起草詔令的職責。到了宣宗一朝,內閣權力進一步加重,英宗年幼繼位無法親政,內閣“三楊”元老輔政,開創“票擬”制度審閱奏章,內閣的權利達到了頂峰,雖然沒有宰相的名頭,但已經有了宰相的權力。到了宣宗時期,宦官再次被重用,其中司禮監成為直接與內閣抗衡的機構,當時規定司禮監設有提督、掌印太監各一員,其下還有數名秉筆太監。掌印太監掌管內外奏章,以及御前勘合,秉筆太監掌管奏章文書,在內閣票擬之後批紅。在內閣權力加重的同時,宦官的權力也隨之升高,一度被稱為內相。司禮監的太監必須要懂文墨,否則無法勝任,所以宣宗設下內書堂,命內閣學士充當老師教育宦官,可見宣宗的用心良苦。

內閣與司禮監權力此消彼長

從明代的制度上能看出,內閣與司禮監並沒有形成獨立的相權,而是被皇帝分為互相協同制約的兩個部分,成為皇權集中的兩個砝碼。即使皇帝是無能之輩,也無法改變這種平衡機制,皇權的集中也能得到保證,皇帝深居大內,卻能統治天下,這都歸功於此項平衡機制。皇帝欲用司禮監來制約內閣,那麼相反司禮監也該受到內閣的限制,這樣一來二者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衝突。這時候皇帝的態度,就成了二者誰能佔據上風的關鍵因素,閣權與宦權出現頻繁的交替現象,在世宗一朝尤甚。世宗之前內閣有“三楊”、李賢、楊廷和、嚴嵩等,掌有大權的內閣權臣,司禮監有王振、曹吉祥、汪直、劉瑾等權宦。閣臣掌管大權,都是在皇帝年幼,以及宦官勢力最弱之時,而宦官專權的出現,都是在皇帝年長,疏懶政事又在內閣無作為之時。

內閣和司禮監的衝突與鬥爭

例如英宗年少繼位,狡黠的王振深受寵信掌管司禮監,並大肆迫害大臣。於是太皇太后委任內閣,王振忌憚“三楊”開始收斂惡行,等到太皇太后與內閣權臣死得死老的老以後,王振的權利便無可制約了。到土木堡之變前夕,王振的勢力達到頂峰,但也是因為此事,王振被天下人不容,自己與黨羽都被殺死。景帝繼位後宦官的勢力下降,閣臣的權力隨之升高,但是英宗復辟之後,重用擁立其復位的宦官曹吉祥,宦官的勢力又開始重新崛起。接著曹吉祥被殺憲宗繼位,汪直因受萬貴妃寵信,遷升為司禮太監,他設下西廠屢興大獄。後來也是因為失寵於憲宗,汪直被貶司禮監的權利開始下降。此後的孝宗到武宗期間,閣權與宦權也是如此此消彼長,都是賴與平衡機制的作用,他們在衝突之時,始終沒有出現廢立皇帝的局面,相反他們超出皇權的控制範圍後,都會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雙方由衝突向合作發展

在明代內閣與司禮監衝突之時,大部分是司禮監佔據上風,畢竟司禮監的設立,就是用來制約內閣的。因此內閣為了生存和發展,在司禮監勢力強盛之時,不得不與之周旋妥協,這是內閣大學士的無奈選擇。而司禮監也嚐到了與內閣合作的甜頭,雙方從被動妥協,發展到了主動聯盟的地步,聯合在一起對抗皇權。例如神宗幼年即位,張居正與馮保的聯盟體,就是大勢所趨。神宗繼位後命高拱為首輔,高拱曾得到宦官陳洪的幫助,隆慶元年司禮監掌印太監出缺,本該馮保遞補,但高拱為了報恩推薦了陳洪。而且在陳洪被罷免後,高拱又推薦了孟衝,此舉引起了馮保的怨恨。後來馮保在穆宗去世後,聯合皇后與李貴妃,終於拿下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位。馮保深知不除高拱,自己的官位就坐不穩,同時內閣首輔的爭奪也進入白熱化階段,這促成了張居正與馮保的聯盟,最後雙方各自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張、馮聯盟必定為統治者不容

張居正與馮保的聯盟,為當時的緊張局勢,起到了一定的緩和作用,但這畢竟影響到了皇權的集中,長期下去必定為統治者所不容。對張居正與馮保而言,這種聯盟也是為了爭奪權利,並沒有特別牢固的感情,因此在神宗長大之後,開始著手瓦解這一政治聯盟,最後張居正死後被清算,馮保也被放逐到南京因病而死。事實上這個聯盟雖然被瓦解,但統治的危機卻進一步增大,更大的衝突隨之而來,加了明朝的滅亡。張居正與馮保的強強聯合,神宗幼年固然落得省事,很多政事有了二人自己不需要去費心。但神宗長大之後,深深體會到了皇權的失落感,從而拆散了這個聯盟,也是由於此事,神宗對內閣產生厭惡從而消極怠政,一心鑽進錢眼裡,對各地派遣大批的稅使礦監,以此貪婪斂財,嚴重激化了社會矛盾。

崇禎打壓宦官除掉魏忠賢

到了神宗後期,外廷的大臣們因為利害關係不一致,分成了三黨與東林黨兩派。天啟初年東林黨掌握了內閣與外廷的大權,但因為黨見過深,給了魏忠賢可乘之機,使得東林黨中的內閣首輔劉一燝,與葉向高、朱國楨紛紛敗退,魏忠賢獨佔了司禮監總攬大權,專權了整整七年之久。但在那時平衡機制仍在發揮著一定的作用,魏忠賢再強也沒有廢立皇帝的實力。崇禎上位之後,以雷霆手段除掉了魏忠賢及其閹黨。但明朝發展到崇禎時期,封建專制帶來的種種弊端積重難返,已經不是明初期皇帝那樣易於解決了。特色的平衡機制也開始發生了重大變化,天啟皇帝差點“玩砸了”,被後世貼上了亡國之君的“標籤”,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對於崇禎皇帝而言,他繼位後一手推動操控了,明朝最大的一次內閣與司禮監的衝突,雖然最後穩定了局勢,但這是都是暫時的,此後的內閣與司禮監也發生了幾次爭鬥。

崇禎玩砸平衡術導致明朝滅亡

事實上崇禎皇帝雖能掌控內閣與司禮監,但如何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才是關鍵問題。崇禎一朝內閣大學士更換如流水,總共有五十個人在此位置上“流過”,這是歷代少見的事。縱是如此崇禎還不滿意,曾感嘆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是亡國之臣矣”。崇禎不僅折騰內閣,對宦官的態度更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由於當初不信任魏忠賢,對宦官進行強大打擊,後來又大力寵信任用了很多宦官,使得內閣與司禮監的平衡徹底失控。在李自成攻進帝都,開啟城門的人竟然是司禮監太監曹化淳,可見崇禎玩砸了這種平衡術,最終落得煤山自縊的悽慘下場,明朝276年的國祚也隨之終結。

尾聲

上述就是明朝政局主體的演變情況,在皇帝的控制之下,廢黜宰相職位,將其權力一分為二,歸於內閣與司禮監。二者互相制約限制,有衝突也有過聯盟,不過最後還是以衝突的形勢,跟隨明朝走進歷史的塵埃之中。關於明朝的滅亡原因,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但明朝最後幾任皇帝,並沒有付出精力,去解決統治集團內部的利害衝突問題,也不能牢牢控制住內閣與司禮監。自詡明君的崇禎帝,偏偏是個信奉“重病需猛藥”,剛愎自用的君王,玩砸了平衡術,以致於統治集團徹底“亂了套”。這也說明了,明朝的歷史已經偏離了原有軌道,這列龐然大物“列車”,註定會開往墳墓,這也是必然的事了。

【參考資料:《明史》,《論明代皇權的重構、困境與衰變》】

上一篇:吳王闔閭興兵伐楚,為什麼會刺客專諸刺殺吳王僚?他們是什麼關係?
下一篇:清朝時期的女子為什麼都願意捨生取生?為什麼女人都喜歡嫁給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