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李林甫和秦檜之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說他們是同穿一條褲子的兄弟?

最近網上興起了翻案風,比如發掘那些早已蓋棺定論的奸臣李林甫、秦檜之流,聲稱他們是國之棟樑、中流砥柱等等。對與李林甫,甚至有人認為是他創造了開元盛世。

打下開元盛世的,是李隆基以及前期的姚崇、宋璟、張九齡、韓休等等宰相,基本上跟李林甫沒什麼關係。李林甫的功勞不是對大唐,而是對李隆基個人。

因此,即使李林甫養成了安史之亂,李隆基也不會恨他,因為倆人壓根就是同穿一條褲子的。(對李林甫恨之入骨,甚至想挫骨揚灰的,是李隆基的兒子、唐肅宗李亨)

我們先看看所謂的開元盛世是怎麼出現的。

說到李隆基,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楊貴妃、安史之亂,不過在前期,他在治國方面確實挺有兩把刷子。

在李隆基即位的時候,大唐王朝其實是一個爛攤子。武則天在位晚期直至唐中宗期間,高強度的政治內耗所造成的惡果已經蔓延到社會的各個層面:

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初唐的諫官制度早已形同虛設,朝廷決策層宰相眾多、政令混亂;吏治腐敗,所謂的“斜封官”(可以理解為走門後、非正式任命的官員)多如牛毛,貪腐現象嚴重;

由於統治集團日益奢靡、土地兼併惡化,再加上佛教過於盛行,大唐的經濟體系已經危機重重,在武則天晚年時,就已出現了“天下戶口,亡逃過半,租調既減,國用不足”的情況;

對外也不安定,府兵制瀕臨崩潰,在初唐被征服的突厥再度崛起,後突厥國雄踞草原,契丹族也不斷襲擾邊境。

而李隆基透過政變掌握權力後,隨即在各領域推行改革,逐漸扭轉了上述局面。

治國先治官,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的李隆基在整頓吏治方面很值得稱道。

首先,任人唯賢,選用良相。

根據不同時期的客觀需要,李隆基先後啟用姚崇、宋璟、張嘉貞、張九齡、韓休等名臣為宰相,這些人雖然特點各異、各有所長,但大體都是實幹家,不乏為人耿直、一心為公之人。以韓休為例,此人性格極為剛烈,李隆基有一點小錯都會被其直言勸諫;據稱自他當上宰相後,李隆基就沒開心過,以至於日漸消瘦。

身邊人勸李隆基把韓休給罷免了,但他卻表示自己任用韓休是為了朝廷社稷著想:“吾貌雖瘦,但天下必肥”,這種覺悟實屬難得。

其次,提高門檻,精簡隊伍。

開元三年(715年)李隆基就公開昭告天下:“官不濫升,才不虛受,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即要嚴格管控官員隊伍。

針對以往宰相隊伍龐大臃腫、名號繁雜等弊端,李隆基把同一時期的宰相數量限定為兩到三人,而且每隔數年就加以更換,既能避免形成固定的利益團體,也能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調整更吻合的執政人選;

同時,在這期間,唐朝宰相只能從中書省、門下省中產生,原本位居宰相之列的尚書省長官被剝奪相權,成了純粹的政務執行機構,三省六部制越發完善;

裁汰亢員、精簡機構,武則天、唐中宗時期的數千名員外官、試官、斜封官全部撤銷,既節省了開支,又提高了官員隊伍的質量;

恢復唐太宗時期諫官、史官參與宰相議事的制度(“中書、門下及三品以上入閣議事,皆命諫官隨之,有失輒諫”),為鼓勵宰相們秉公執政提供了制度保證;

頒佈《整飭吏治詔》,加強了對官員的考核,極大改善了地方官吏貪贓枉法的現象,確保了李隆基各項改革政策的推行。

在經濟方面,要富國、先富民。李隆基於開元十二年下詔:“食為人天,富而後教”,意即“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強調對老百姓物質生活的重視;甚至在天寶年間他也曾下詔:“將欲富國者,必先利民”。

為此,每隔幾年,李隆基就下令各級官員善待孤寡、輕徭薄役、興修水利,如此持續地重視發展經濟和民生,在封建歷史上極為少見,這就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這一景象出現的原因。

在軍事、文化方面我們就更加熟悉了,李隆基時期大唐全方位擴張,打擊突厥、壓制強盛一時的吐蕃、控制契丹,丟失多年的西域再度回到掌控之下,促進了國家的團結和統一;在文化領域,任命馬懷素為修圖書使,負責組織蒐集、整理、編修書籍;在長安、洛陽設立集書院,彙集全國精英學者,為盛唐文化學術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一大批才華橫溢的文人正是在這一期間得到了大展拳腳的舞臺。

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每個領域都大有可觀,這就是開元盛世的魅力,也是李隆基治國能力的體現。

但人不是機器,輝煌的治國成績,逐漸讓李隆基產生了自滿心理、滋生了享受的需求,畢竟讓一個人一直保持“吾貌雖瘦,但天下必肥”的覺悟確實不怎麼現實。而李林甫的出現,則起到了“幫兇、催化”的作用。

對於李林甫其人的功過以及執政措施,本文不過多贅述,只重點聊聊他在大唐政壇中的角色、為什麼會受到重用,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把強盛的唐王朝引向毀滅的。

跟開元年間那些主要出身科舉的宰相們不同,李林甫是“恩蔭出身”,也就是拼爹才當上官的(曾祖是李淵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不過這一途徑在那時屬於合法範疇。

但相對於正兒八經科舉進入仕途的官員,李林甫這波人的文學能力那可就差得遠了,因此也沒少受人鄙視。但他在同為官二代的御史中丞宇文融的提攜下,慢慢當上了吏部侍郎。

李林甫之所以進入核心政治圈,在於他攀上了後宮。當時,武惠妃正受李隆基的寵信,史稱“寵傾後宮”。李林甫主動貼上去,表示願意竭盡全力幫助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當上太子,因此逐漸被對方視為親信。

在武惠妃、高力士、韓休的幫助下,公元734年,李林甫官進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也就是成了宰相,沒多久還兼任了兵部尚書一職。此時跟他一共擔任宰相的,是舉止優雅、風度不凡、才華橫溢、為人忠直的一代名相張九齡。

當初,“恩蔭出身”的宇文融跟出身科舉的宰相張說是對手,如今,繼承這一對抗格局的是李林甫和張九齡。李林甫雖然文化水平、品德情操不怎麼地,但在玩弄權術、揣摩人心、投機鑽營方面,遠遠碾壓科舉渠道出身的張九齡。

而李林甫執政的核心宗旨,就是充分發揮自己“口蜜腹劍”的特技,排擠那些出身科舉系統的官僚。《舊唐書·李林甫列傳》稱,李林甫“自無學術,僅能秉筆,有才名於時者尤忌之”。

比如李隆基曾經“詔天下士有一藝者得詣闕就選”,就是徵集那些有才藝計程車人們進京面聖、供李隆基挑選;但李林甫做賊心虛,怕這些人對皇帝投訴自己的不是(他平日裡乾的壞事確實太多),竟然略施小計,讓所有人都沒中選:“無一中程者”。

而對於朝堂裡確實有真才實幹、名聲威望的官員,李林甫則無所不用其極的予以離間排斥,最典型的就是張九齡。而李林甫的著力點,就是利用李隆基對皇權的維護、對相權的警惕。

改立太子一事就是突破點。公元735年,武惠妃寵傾後宮,李瑁等人也子憑母貴;而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等人則因母親失寵口有怨言,因此武惠妃一黨趁機推動改立太子。

當時李隆基本人已經動了改儲的念頭,身為武氏一黨的李林甫自然“善刺上意”、主動迎合;而信奉儒家之道的張九齡則公忠體國、極力“切諫”。在李林甫的攛掇、煽風點火下,屢屢違背聖意的張九齡終於被貶退,而李林甫則因為跟皇帝站在一邊而隨之“恩寵莫比”。

公元737年,太子李瑛等三人被賜死,李林甫卻因“功”被封為晉國公,並在下一年兼領隴右、河西節度使。公元739年,他進一步兼任吏部尚書,負責文武官員的選拔,也就是說,從此掌握了大唐官員的升降、褒貶大權。

從此,李林甫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持續保持對科舉出身官員的壓制,一舉改變了開元初年以來由文人把持朝政的狀態,這自然是其個人私心所致,但根本上是因為迎合了李隆基打壓相權、提防朝廷內外形成利益集團的心理。

以廢立太子為例,張九齡從國家穩定的客觀需求、儒家秉承的政治立場出發,堅持對李隆基進行勸諫,從而觸犯了對方,讓其認為是文官群體在挑戰皇權;

李林甫則完全相反,他在表面上處處主張尊重皇帝的個人意志,利用“君主獨裁、天經地義”為武器,狐假虎威似的去壓制出身科舉系統的官員。

在李隆基看來,相對於屢屢跟自己對著幹的張九齡等人,聽話、執行力強的李林甫實在是太讓人省心了。於是從此之後,李林甫的地位越發不可動搖。

但從本質上而言,李隆基無節制的擴張皇權,卻因此被李林甫利用,最終形成了一系列禍國殃民的政策,直接顛覆了曾經繁盛無比的大唐王朝。

這一點,從安祿山等人受到重用的過程可見一斑。

有唐朝以來,唐軍的邊將大都是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遙領,不兼統”,表現突出的還可以入朝為宰相。那些胡人出身的名將即使再優秀,也只是擔任副職而已。

李林甫主政後,為了杜絕文人出將入相的道路,主張重用藩將為節度使(胡人一般文化水平低,不可能擔任宰相)。他的理由是:“文人怯懦,而胡人善戰;而且文人拉幫結派,胡人出身低賤、孤立無援,陛下稍加籠絡,就能讓他們為您賣命。”

後面一句話成功打工了李隆基,畢竟不久前他還廢掉了與太子李亨關係密切的名將王忠嗣、皇甫惟明(當然有李林甫從中推波助瀾的因素)。於是,安祿山、安思順、哥舒翰、高仙芝等少數民族將領陸續替代以往出自科舉的漢人將領,成了大唐的各路節度使。

最終他倆玩脫了,以安祿山為代表的藩將並不是他們想象中那麼單純、容易掌控;李隆基違反常理的恩寵,不僅沒有讓安祿山死心塌地效忠,反而進一步激起了對方的野心和慾望,安史之亂的爆發,徹底毀滅了李隆基和一眾名臣創造的開元盛世,唐王朝從此走上了下坡路,苟延殘喘直至滅亡。

同一個皇帝,前半生創造了史上少見的文治武功,後半生卻把自己一手建立起的盛世送進了深淵,2000年中,李隆基獨此一份。但客觀而言這也不能怪他,在封建帝制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數十年如一日剋制慾望、自我壓制皇權,這是人性的缺陷,更是人治制度難以對抗的弊端。

上一篇:日本人為什麼要把自己獻給勝利的祭壇?這才是日本人的真正想象力!
下一篇:甘寧是什麼人?三國演義中的名將,為何在《三國演義》中不受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