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袁紹的謀士紀,為何會被曹操殺死?袁紹為何要殺死他的兒子紀?

大家好,我是空之夢,今天我們來說一位袁紹的謀士——逄紀。主要,是逄(pang,二聲),後來不知怎麼肥四,逢紀的寫法慢慢成為了主流,甚至度娘上都寫的是逢紀,即便有了這個寫法,但人家還是叫pang紀。

逄紀,字元圖,南陽人,生年不詳,死於公元202年。

逄紀的人生就像是一列過山車,充滿了大起大落。

漢靈帝駕崩後,何進欲除蹇碩,親信張津勸何進選賢良之士,為國除害,之後何進聽取了張津的建議廣徵天下之士,逄紀也成功被何進招走。而且不久之後,逄紀還成為了何進的心腹,開局就成為大將軍的心腹,這恐怕就是所謂的開局即巔峰吧。同為何進心腹的還有荀攸,何顒等人。這樣的智囊團,在前期完全是天花板。雖然何進的智謀團很強勁,但也遭不住主公拉胯啊。不久,何進就被張讓等人謀害,慘死宮中。隨著何進的逝世,逄紀也到達的自己的人生低谷期,失去靠山的逄紀,只能隻身在朝中摸爬滾打。

直至公元189年,袁紹因被害怕董卓迫害,逃離了董卓勢力範圍,前往冀州發展。在朝中摸爬滾打的逄紀對此十分感興趣,畢竟祖上四世三公的人創業的成功率遠高於常人,而且朝中關係屬實不好混。於是逄紀默默收拾行囊,前往冀州投奔袁紹,成為了最早追隨袁紹的人才之一。

公元191年,袁紹屯居渤海,錢糧皆要仰仗韓馥。久居人下,終難成大業。逄紀見此,向袁紹提議,計取冀州。諫言到:“欲成大事,必須一州之地立足,以此為根基。現冀州兵強馬壯,谷豐人樂,但冀州牧韓馥卻才能平平。主公暗中寫信挑釁公孫瓚,使其揮軍南下。韓馥不知公孫瓚南下之意,心中必定惶恐。此時主公再遣一能言善辯之士向韓馥講述利害,主公便可趁此上位。”袁紹聽後,大驚:“不愧是混過上流社會的人,眼界就是開闊。”然後袁紹立即寫信挑釁韓馥,並派遣荀諶去勸說韓馥。最終,袁紹透過逄紀的計策成功上位。

計取冀州之事,逄紀自然是首功,本應風光無限的逄紀又再次進入了低谷,面臨韓馥帳下的海量謀士加入袁紹陣營,逄紀的地位逐步下滑,甚至偏向邊緣化。

自此史書中對於逄紀的記載也變得寥寥無幾,或者一筆帶過。

直至公元200年,逄紀終於有了主要戲份。此時袁軍有“億”點點缺謀士。

(此時沮授,田豐逝世,許攸降曹,審配被罷黜。)

袁紹面臨是否流放審配陷入糾結,最後袁紹來拜訪逄紀,問詢逄紀對於是否流放審配之事的看法。逄紀對此說到:“審配此人所說之話,所作之事均仰仗古賢,所以他絕對不會因為兒子被俘而背叛主公的。”

逄紀和審配素有恩怨,袁紹也深知此事。

對於逄紀所發表的言論,袁紹顯得有些震驚,然後說到:“先生不是厭惡審配嗎?為什麼現在又要為他說話呢?”

逄紀默默回到:“吾與審配之爭,乃為個人私事,現於公所論,乃為國之大事。我怎能棄國不顧,而為個人之利呢?”

對於逄紀的回答,袁紹連連拍掌稱讚:“先生所言極是,是我格局小了。”

最終袁紹同意了逄紀的言論,審配因為逄紀的言論,倖免於難。而且逄紀和審配二人因為此事重新交好。

至於一直有人爭論袁紹詢問逄紀對於審配之事看法的目的:

1。      袁紹想要流放審配,但苦於審氏宗族的政治壓力,所以想要禍水東引,因此選擇詢問和審配交惡的逄紀。

2。      袁紹不想流放審配,並想趁機修復審,逄二人的關係裂痕,讓其齊心輔袁。

至於這個爭論嘛,就見仁見智啦。

公元202年,袁紹逝世,至死未立袁氏集團的繼承者。眾人皆擁立長子袁譚,其中包含郭圖和辛評二人,審,逄二人與其素來不和,而且袁譚也討厭審,逄二人,所以審,逄二人選擇擁立三子袁尚,並暗自更改了袁紹的遺書,使袁尚順利繼位。繼位後的袁尚擔心哥哥袁譚心有不甘,恐其反叛,於是派遣逄紀監視袁譚,與其一起屯軍黎陽。後來袁譚向袁尚申請加強黎陽的兵力補給,但遭到了袁尚的拒絕,遭到拒絕的袁譚,一怒之下便殺了逄紀。逄紀的人生就此落幕。

人物評價:逄紀此人識大體,大局意識不錯,而且公私分明,是個值得信任的謀士。但他終究參與了奪權之爭,這是他無論如何都抹不去的黑點。

上一篇:皇太極的第一個老婆是誰?為什麼說海蘭珠是皇太極一生最愛的女人?
下一篇:古代犯人犯了錯就會受到刑罰嗎事實證明犯人並不是一個人都能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