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北宋四大文豪,個個都是領軍級人物,個個都是文壇一哥,結局如何?

得益於北宋太祖趙匡胤提倡的“重文輕武”國策,我國北宋王朝在文化方面可謂十分繁盛。良好的文化環境培養了許多傑出的人才,而要提到當時“文豪”級別的大人物,許多人都會想到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歐陽修、《資治通鑑》的編纂者司馬光、以《臨川先生文集》傳世的王安石,以及有“全才式的藝術巨匠”之稱的蘇軾。

上面提到的這四位大文豪曾經先後活躍在北宋的文壇,並且個個都堪稱是領軍級別的人物。巧合的是,這四位傑出人物還基本活躍於同一個時代,這就不免讓人產生好奇——常言道“文人相輕”,那麼這四位當時的文壇巨匠曾經進行過怎樣的往來,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

按照年齡排序,四人當中年紀最長的是生於景德四年(1007)的歐陽修,其次是天禧三年(1019)出生的司馬光。司馬光降生兩年後的天禧五年(1021),王安石出生,而後直到景祐三年(1037),四人中最小的蘇軾才終於姍姍來遲。

儘管歐陽修與司馬光是最年長的兩位,但從史料記載來看,他們二人直到治平四年(1067),也就是前者花甲之年時才有了初次交集。這一年,宋英宗病逝,宋神宗即位,而擔任參知政事的歐陽修則向新皇帝表示司馬光其人“德性淳正,學術通明”,應當予以重用。於是,很快司馬光便被任命為翰林學士,不久後又升為了御史中丞。

歐陽修與王安石的初次相見是在嘉祐元年(1056),不過,此前他便多次舉薦過這位思想獨到、銳意進取的後輩。要說到他們兩人的交往,就不得不提及歐陽修的弟子曾鞏。景祐四年(1037),王安石來到京城,並很快與年紀相仿,且同樣文采出眾的曾鞏結為好友。很快,曾鞏便向歐陽修推薦了王安石,而後者在看過王安石的文章後也“為之延譽”,認為其才華確實非凡。

後來,歐陽修先是舉薦王安石為諫官,又考慮到他需要俸祿養家餬口而將其封為了群牧判官,頗有提攜之恩。可惜的是,王安石主張進行較為激進的變法,這和歐陽修的觀點背道而馳,即使如此,此後二人的關係仍然比較友善,王安石也始終保持著對前輩的感激和尊敬。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受過歐陽修提拔的司馬光對王安石的主張全盤反對,以至於三次寫信給他列舉新法的弊端。不過,對此王安石也用書信的方式進行了反駁,甚至還對司馬光代表的守舊派加以批判。另外,蘇軾也並不完全認同王安石的變法,還因此遭到貶謫。可見,如果說王安石和其他三人的關係不太好,那恐怕就只是因為政見這一個因素。

仁宗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擔任禮部貢舉主考官,並錄取了當時初到京城的蘇軾。在這裡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那便是歐陽修誤以為蘇軾的答卷是上文提到的曾鞏所作,於是為了避嫌故意只給了第二名。總之,司馬光、王安石、蘇軾三人都曾經蒙受歐陽修的提攜,可見四人中最年長的歐陽修確實頗有長者風範。

元豐八年(1085),宋哲宗即位,守舊派領袖司馬光被起用為相,而以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則遭到了沉重的打擊。當初,蘇軾曾經因為不認同王安石的許多政治觀點而遭到其打壓,被貶到黃州等地。司馬光掌權後,很快便將蘇軾調回京城,且讓其一路升官到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

不過,蘇軾儘管不支援激進的變法,但也不認可對新法進行全盤否定的做法,甚至主動批判守舊派中存在的貪腐問題。因此,蘇軾在被變法派排擠之後,又慘遭守舊派打壓,徹底失去了在朝中的立足之地。不得不說,儘管蘇軾失去了守舊派的扶持,但卻貫徹了自己的信念,做到了徹徹底底的“對事不對人”,這是值得稱讚的。

總的來說,歐陽修他唯才是舉,提拔了與自己政見相似的司馬光、與自己觀點不同的王安石,以及處於兩種思想之間的蘇軾,也因此得到了其餘三人的尊敬。司馬光與王安石因為一個主張節流,一個主張開源而走向了決裂。不過,司馬光在王安石死後主動提出“宜優加厚禮”,且評價王安石道:“人言安石奸邪,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拗耳。”可見二人並非不死不休。

上一篇:中國歷史上最長命的人,活了443年,活了257歲,李青雲都不及他一比
下一篇:貴州竟然藏了個3平方公里的瀑布,美得像童話仙境,還美得像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