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古代皇帝為什麼喜歡喝酒?不僅要喝得好還要有一定的酒量來衡量

根據《史記》記載,自夏朝國君杜康發明酒開始,不知不覺,這種飲品就已經陪伴了我們中國人近4000年的歷史。杜康也一直被人們尊為“酒神”,如今的制酒業無一不將杜康尊為祖師爺。

酒在中國也有獨特的文化,歷史上著名的文人多多少少也和酒沾點關係。比如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劉伶嗜酒如命,一旦喝酒就會狂到裸奔,甚至笑話別人把自己的褲衩當房子。“酒仙”李白喝酒,能“銷萬古愁”,最後還真因醉酒,水中撈月而逝。

當然,除了文人之外,君王也是尤其愛酒的,比如傳說劉邦曾經曾經在醉酒之後,壯著膽子斬下了一隻白蛇,於是他後來真成為了斬龍的真龍的天子。在一千多年的宋朝時期,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也讓大家看到了酒對於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

中國古人個個都鍾愛於酒,自然在去世後也會將酒作當作陪葬品下葬,即使是到了陰曹地府中,酒水依然不耽誤。於是,古墓中偶爾會出土一些酒器、酒盞也不足為奇,但是出土酒液卻是新鮮事,而且還能抓盜墓賊。

1974年,兩個膽大包天的盜墓賊聽聞遼寧瀋陽法庫縣葉茂臺村的聖蹟山是真的有“聖蹟”,心裡想著只要能撈到一點就能賺到的他們在摸清當地的情況便上山了。這兩盜墓賊在這行混了十幾年,也是行家了,他們在勘察了地形後,很快便找準了位置,開始挖掘盜洞。

古墓中的東西讓兩人興奮無比,但是兩個白色的沉甸甸的酒罈形陶器卻引起了他們的好奇。一個盜墓賊拿起陶器晃了晃,裡面發出來的不是金銀撞擊聲,而是流水的聲音。盜墓賊們心想,自己盜墓這麼多年,卻從未見過酒罈中裝有東西的。

這兩盜墓賊好奇地將酒罈的封口蠟給打開了,一股酒香飄來,盜墓賊精神一震。他們認為,這酒罈中裝的不是別的,正是千年前的老酒。都說酒的窖藏時間越久,就越醇厚好喝,傳聞中古墓中的酒喝了之後,更是能“長生不老”。

這兩個沒讀過多少書的盜墓賊絲毫戒心都沒有,不由說分就將酒罈中的酒給喝了。但是兩人一邊喝還一邊覺得奇怪,怎麼這麼難喝,一點酒味就都沒有,還有點腥。兩個盜墓賊在納悶之中突然覺得“醉醺醺”的,還有點頭暈,兩人沒多會便四肢無力,面面相覷地倒下了。

直到兩天後,一個路過的村民無意間看見他們打的盜洞,發現了昏迷中的兩人,趕緊報了警,這兩盜墓賊才得到救治。這兩盜墓賊在醒來後,依然還是昏昏沉沉的,以為自己只是宿醉了。還有個盜墓賊嘀咕:“明明不好喝,後勁怎麼這麼大。”

眾人皆哭笑不得,原來,這兩個盜墓賊不是醉倒的,而是被毒倒的。原因應該是在喝酒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瓶口的病毒汙染,以及墓中的環境。墓中的東西也敢胡亂嘗試,也算是命大,不過,這正因為他們被毒倒,一座遼朝古墓群得以被發現。

同年4月,考古專家們組成的專業隊伍奔赴遼寧葉茂臺村的聖蹟山,開始了對古墓群進行大規模發掘,也在主墓中找到了兩個封口的白瓷注壺。考古學家馮勇謙當時也在場,他又驚喜又興奮,斷定了這一里面裝的就是產於千年前的遼朝時期的老酒。

但遺憾的是,這白瓷注壺的封口已經發黃,還帶有著點紅色,可能裡面已經進入了空氣。當時的交通條件不比現在,想要將文物帶回京城化驗,裡面的液體就有可能在顛簸中揮發了。於是,眾科學家們也幹出了和之前盜墓賊一樣的舉動——提前試酒。

馮勇謙在眾人的見證下,小心翼翼取出了一點液體,液體呈清澈的淡黃色。馮勇謙喝了一小口,也覺得沒什麼味道,味如白水,頂多還帶有些泥土的腥味。科學家們對液體進行了當場檢測,發現裡面確實含有微量的乙醇,說明這兩白瓷注壺中裝的確實是酒。這是遼朝考古史上的第一次發現千年老酒,意義相當重大。

上一篇:【人物】《人潮洶湧》裡,周全和李想的理想主義,你們覺得是什麼?
下一篇:財務成本倒掛對企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