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天文學家納蘭性德為何會被稱為天文學家?她的一生有多坎坷

1768年,一個女孩在金陵呱呱墜地,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這時,距離已寫盡“滿紙荒唐言”,48歲就黯然離世的曹雪芹去世,已過去5年時間。

念著“人生若只如初見”,30歲就匆匆離世的納蘭性德,也已離開83年。

與他們的流芳百世相比,這個女孩在歷史的長河中,卻稍顯落寞,不僅更“短命”,也更加“無名”。

鮮有人記得這位29歲就早早去世“學霸級”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也沒有人能脫口而出她豪邁的詩詞。

直到200多年後,一張繪製在外國明信片上的古代女子引發了熱議,才讓國人知道了她的存在。

她就是王貞儀,一個長期被遺忘的“女天才”,卻與居里夫人共同被列入美國暢銷書《勇往直前:50位傑出女科學家改變世界的故事》中。

然而,當你越是瞭解她的才華,就越會為她感到惋惜。

今天,柴叔就帶你走進,既“短命”又“無名”的王貞儀的一生。

蒼茫遼闊的塞北大地上,一位少女策馬揮鞭,自由奔騰,只見她搭箭、拉弓、射擊,動作一氣呵成,每發必中,接連贏得陣陣掌聲。

站在一旁的蒙古阿將軍夫人,不禁向這位中原徒弟投來了讚賞的目光。

此時,在馬背上英姿颯爽,快樂馳騁的,正是王貞儀。

然而,五年前,初到這裡的王貞儀卻雙眼噙滿了淚水。

祖父王者輔被謫戍到吉林後不久,家中突然接到祖父去世的訊息,這讓一家人悲痛交加。

十一歲的王貞儀只能跟隨祖母和父親匆匆北上,為祖父奔喪。一路上,想著從小坐在祖父膝上,聽他講歷算的日子,小王貞儀不覺悲從心來。

處理完祖父的後事,王貞儀才發現祖父一生清廉,剛正不阿,唯一留下的遺物,只有75櫥書而已,因此,她對這些書格外視若珍寶。

從江南富庶的水鄉,到塞北寒冷的邊城,王貞儀隨父親在這守喪,一住就是五年。

這期間,王貞儀的“個性”也漸漸顯露出來。

從文來講,祖父留下的75櫥書,為王貞儀深厚的學識奠定了基礎。

從天文到歷算,從文理到詩詞,包含了王貞儀少年時期全部的精神世界。

而她的父親王錫琛是個醫術高超的大夫,從小的耳濡目染,使王貞儀也精通醫理,還有個“女中華佗”的別稱。

從武來講,她不僅性格活潑、交友廣泛,還拜蒙古阿將軍夫人為師,學習騎射,很快就成為了當地小名氣的女騎手。

此時的王貞儀,真可謂是“文武雙全”,颯爽豪氣,意氣風發。

十六歲那年,父親提出要帶她去各地遊歷行醫,王貞儀滿口答應,因為她知道,這一方天地並不是全部的世界。

兩年內,王貞儀的足跡遍佈了山河之間,所到之處,皆留有其詩賦。

她登上過山海關城,瞭望曾經馬革裹屍的戰場;她曾攀爬到泰山之頂,感受那“一覽眾山小”的壯闊;她遊玩過臨潼,彷彿置身於繁華的大唐盛世;她也曾渡過洞庭湖,從岳陽樓上俯瞰遠方。

相比於大部分的閨中小姐,王貞儀無疑是幸運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她的前半生中皆以實現。

然而,見過星辰大海的人,又怎麼會甘於點點熒光呢?

王貞儀,亦如此。

在她留下不多的詩作中,有這樣一句詩,“

足行萬里書萬卷,嘗擬雄心勝丈夫

”,從中足以窺見王貞儀的雄心與壯志。

經過兩年的遊歷,十八歲的王貞儀重返金陵。

故鄉安逸的生活,讓王貞儀有了更多時間去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由此,開啟了她的學術研究的最高峰。

只是她的抱負,同樣“個性”十足。

在古代更加重視文人的大環境下,王貞儀卻偏偏要做個“理科生”,不僅喜歡在當時“不受待見”的數學,還對平民百姓不得私習的天文學非常痴迷。

有一次,到了吃飯的時間,母親見王貞儀一直沒有出來,去房間裡叫她吃飯。

“貞儀,吃飯了,貞儀……”

叫了好幾聲,都無人應答,母親順勢推開門,卻在門縫間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只見,屋內一個水晶燈懸掛於房梁之上,一個倒放的小圓桌與它相對而立,王貞儀則手裡拿著一個小圓鏡來回走動,嘴裡不時念叨著什麼,手裡還不時寫著什麼。

這可把母親嚇壞了。

後來她才知道,看到的這一幕正是王貞儀在模擬“太陽、地球、月亮位置及關係變化”的實驗。

沒有儀器,王貞儀就利用身邊簡陋的器物代替,透過不斷做實驗來還原客觀事實。

終於,在她的著作《月食解》中,王貞儀詳細地闡述了月食這一天文現象的發生和演變過程,竟與現代解釋毫無異議。

除此之外,王貞儀平時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半夜搬個板凳,坐在院子裡看星星。

在當時,人們對於“天圓地方”的說法深信不疑,王貞儀卻提出了《地圓論》,她認為,地球之外的四周都是屬於天空的空間,從宇宙空間來看,不論人們所處任何位置,頭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

這種把宇宙宏觀與個人微觀相結合的看法,在當時已經相當先進,實屬不易了。

而除了喜歡研究天文外,王貞儀對於數學的研究成果也頗豐。

受祖父的影響,她從小對歷算感興趣,祖父留下的75櫥書中,有許多關於中西方歷算的書籍。

王貞儀一一研讀後,把當時中國的數學法與西方的籌演算法相結合,化繁為簡,寫出了《勾股三角解》、《籌算易知》等多部“數學科普類”書籍。

在十八歲返鄉後的六年裡,王貞儀就這樣心無旁騖,一直醉心研究天文和數學,彷彿周圍的世界與自己無關。

然而,正是這一舉動,在無形中使她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

王貞儀,亦如此。

王貞儀從小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尊崇先賢,相信科學,堅定地反對宗教迷信。

一日,王貞儀的閨中好友方夫人前來找她,只見,方夫人高興地拿出一本《心經》。

“這是我即將要出版的《心經》,你幫我寫一篇序言吧?”

面對方夫人的請求,王貞儀不僅當面斷然拒絕,還批判方夫人花費重金建廟修功德,其實是在浪費百姓的血汗錢。

這讓場面一度相當尷尬難看。

而讓王貞儀如此決絕的原因,一是其直言不諱的性格使然,二是因為她早已受夠了周遭世界對她的“夾擊”。

這一次,她終於爆發了。

此時,坊間流傳著許多關於王貞儀的傳言。

有傳言說,“那王家二小姐,有點不正常,到了該嫁人的年紀不嫁人,還總在晚上到處去看星星,你可小心點。”

也有人說,“女子若能研究數學和天文,還要我們這些男人幹什麼?”

還有人竊竊私語,“那個王貞儀又再研究那些亂七八糟的,真給我們女子丟臉。”

種種世俗的流言批判著王貞儀的行為,男人對她的“越界”行為嗤之以鼻,女人對她的異類行為感到排斥。

好友不懂她的志向,甚至連家人都不理解她,父母只盼著她能早日出嫁,不再痴迷於這些星星啊、算數啊,讓傳言不攻自破。

四面而來的謾罵、嘲諷和不解,讓她“腹背受敵”。

面對世俗的不解,她像個孤獨的戰士,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開啟了一場自我保衛戰。

王貞儀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以表明心志,“

始信鬚眉等巾幗,誰言兒女不英雄

”,她也曾寫下64卷著作,以表明自己的才學。

但是,從一開始,這注定就是一場不公平的戰爭。

“男尊女卑”的思想,自古根深蒂固,王貞儀所處的時代,註定她不被主流文化圈子所接受。

而此時的清朝,雖然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已經發生了轉變,甚至在富裕的江南地區,出現了“才女文化”。

但這也只不過是,富家小姐們的一種“鍍金”方式,平日裡,她們相約起詩社,吟詩作畫為樂,實則是為了讓自己嫁得更好、更體面。

一心研究數學和天文、不想嫁人的王貞儀,又怎麼會被才女圈子所接納呢?

王貞儀是孤獨的,也是無奈的,夾在世俗的洪流中,她像一葉扁舟一般,渺小而脆弱。

有時,連王貞儀自己都無法分辨對錯,到底是該堅持,還是放棄呢?

果然,她妥協了。

二十五歲時,王貞儀嫁給了一個普通人——詹枚,定居於宣城。

關於他們的感情生活記錄甚少,我們也無從知曉王貞儀出嫁時的真實心境,但一個微小的細節,透露出她內心的憂愁。

出嫁後,祖父留下的75櫥書少了王貞儀的細心看管,開始變得凌亂無序,甚至有的已經破損丟失。

但此時,以王貞儀出嫁女兒的身份,她卻連帶走一本書的資格都沒有,只能眼睜睜地放任不管,這讓她心痛不已。

婚後,王貞儀雖然堅持學術研究,卻始終疲於現實的生計,因此在四年時間裡,她竟沒有完成一本學術著作,身體還每況愈下。

加之坊間對她和她多年學術成果的攻擊從未停止,讓王貞儀心中更加抑鬱難解,從而加重了病情。

一生都在掙扎反抗的王貞儀,終是敗給了現實。

她自知時日無多,然而,去世前最讓她放心不下的,就是這些嘔心瀝血的著作。

一來,她費盡心力研究的天文學,在當時屬於皇權專屬,私習天文,無異於異端,若有一日被人發現,終會給家族帶來禍端。

二來,這些研究成果畢竟是王貞儀的一家之言,她對學術向來抱著嚴謹的態度,唯恐其中對他人有誤。

因此,看著眼前幾十個裝滿手稿的大木箱子,她無語凝噎,只能忍心將其刪的刪,燒的燒,藏的藏。

王貞儀將剩下的手稿託付詹枚轉交自己的好友儲存,以供後世發表。

不久後,她就一命嗚呼了,依然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曾經的豪情壯語、曾經的恣意瀟灑、曾經的不甘世俗、曾經的苦苦堅守,終隨著那一聲無奈的嘆息,全部消散於無形

詹枚按照王貞儀的遺願,將剩餘的書稿帶給了好友,但遺憾的是,這些珍貴的書稿並未被髮表,在幾經輾轉間,也都隨王貞儀而去。

唯一的心願,也落了空,也許,這就是王貞儀逃不脫的命。

生前未被人理解,死後也未被人銘記,只有落寞如影隨形。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王貞儀漸漸被遺忘在歷史的塵埃中,仿若那片她所熱愛的燦爛銀河中,最不起眼的一顆星星般,若隱若現。

直到2019年,一張國外的明信片意外走紅網路,圖中身著漢服,手持望遠鏡遙望星空的女子引發了人們的好奇,“她到底是誰”,引發了熱議。

而隨著網友深入地“調查”,她的身份漸漸浮出水面,震驚了眾人。

終於,王貞儀褪去了身上的塵土,風塵僕僕走上歷史的舞臺之中,而她就是唯一的主角。

王貞儀的才華,無可厚非,然而她的一生卻始終被時代的印記所束縛,不禁讓人悲愴惋惜,好在世界並沒有完全將她忘記。

世界權威學術期刊《自然》,不僅把她列為“為科學發展奠定基礎的女性科學家之一”,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還為了紀念她對天文學的貢獻,以“王貞儀”命名了金星上的一個隕石坑。

回首看來,王貞儀曾經的堅持好似有了意義。

只是,這樣的肯定又好像稍稍來遲了一些。

二十九年的短暫一生,王貞儀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六年時光,獻給了天文和數學。

縱使無人理解、飽受嘲諷、被後人遺忘,王貞儀卻依然在落寞中獨自堅守本心。

只因,她自始至終都是那個喜歡抬頭仰望星空的女孩。

. END

.

【文| 於三皮兒 】

【編輯|丹尼爾李 】

【排版 | 毛毛雨】

上一篇:莫菲為了避免再出現白小曼這樣的話,方笑愚竟然私下說出這樣的話語
下一篇:蕭太后為什麼能把持朝政四十多年?她把持了遼國發展的特別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