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文科生太多?上海交大特聘教授陸銘:文科生不必對文科生有太多偏見

近日,央行發表《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的工作論文,引起關注熱議。

其中,央行工作論文指出,要重視理工科教育,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這一觀點頗具爭議性。

有網友認為文科是求底蘊,理科是求發展,不能拋棄底蘊談發展;也有網友認為百無一用是書生,此說法不無道理,畢竟不能指望文科生去發展實業 ,“身為文科生也無力反駁”。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陸銘發表了一些觀點,想要澄清對文科生偏見。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陸銘:澄清一下對於文科生的偏見

早在我們的研究之前,就有一些教育學的研究指出,理工科的學生相比較而言,更加具有激勵反應的這樣一種導向,也就是說如果你給他一個比較強的激勵,他就會去追求這樣一個目標,而文科的學生相對來說比較有更加長遠的發展的觀點。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網上傳播得非常廣,這篇文章對於文科生可以說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他講了一個事,就是說在中國希望能夠提高理工科學生的比重,因為文章中提到,在東南亞國家,由於文科生比重太高,導致這些國家發展停滯。且不說這樣一個觀點,是不是有真正的理論和實證研究的依據,我來給大家講講中國的情況,其實即便這樣的事情在別的國家是存在的,我們在經濟學研究裡面要講“外推有效性”,也就是說不能隨便把一個國家的發現推廣到另外一個國家。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關於中國的一個事情,是我們自己的一個研究當中的發現。大家都知道在1990年代中期之後,中國實施了所謂叫分稅制的改革,在這場改革以後,地方政府的財政稅收有大量的被繳納到了中央層面,於是導致了地方政府層面的財力有所下降,它的財政的自主度也有所下降。與此同時,地方官員又面臨著最大化本地的GDP增長和稅收這樣一種激勵,所以大家就拼命去發展經濟。其中發展經濟的一個主要手段就是增加投資,特別是基本建設投資,其中有大量的實際上是基礎設施。於是我們有一個研究就去看,什麼樣的地方官員,他更加傾向於去增加基本建設這樣的投資,而相應的減少其他的比如說科學、教育、文化、衛生這樣的一些民生支出,我們就注意到了學科背景這樣一個特徵。

其實早在我們的研究之前,就有一些教育學的研究指出,理工科的學生相比較而言,更加具有激勵反應的這樣一種導向,也就是說如果你給他一個比較強的激勵,他就會去追求這樣一個目標,而文科的學生相對來說比較有更加長遠的發展的觀點。於是我們就去研究了地方官員的學科背景,我們就發現,一個地方官員,如果他是在接受大學教育的時候,學的是社會科學和文史哲之類的這樣的一個學科背景,那麼他所在的這個地方,科教文衛的支出佔GDP的比重就要上升1。3個百分點左右。而相應地來說,學理工科的背景的領導所在的地方,他們的科教文衛支出的比重就要更低一點。考慮到一個地方的財政支出佔這個地方的GDP的比重大約在20%左右,所以1。3個百分點的差距實際上已經是比較高的了。

當然我們在研究當中也排除掉的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說是不是因為這個地方官員的履職背景,是不是因為他的一些社會關係網路,是不是因為因果關係倒置——是因為有些地方科教文衛支出比較低,所以才派了這樣的官員過來——這些因素都給我們排除掉了。

其中最為重要的,我想給大家看一張圖,因為我們在實證研究當中非常講究因果關係識別,所以我給大家看一張圖,就來做一下文科的領導和理工科領導的對比。

可以看到在這張圖上面有兩條線,其中綠色這條線就代表在地方官員換人(文科領導)之後,他的科教文衛的支出佔比,而黑色的線就代表在地方政府換人以後,他的這個領導人是學理工科出身的。在換人之前,這兩組地方的科教文衛支出的比重幾乎是沒有任何差別,但是一到換人以後,文科領導所在的這個地方,它的科教文衛支出就明顯的上升,而且是逐年上升。但是在理工科背景的領導所帶領的這個地方,它的科教文衛支出的比重就有所下降。透過這樣一個對比,我們就發現其實這兩組地方在換人之前長得幾乎是一樣的,但是就由於換了地方領導,而這個地方領導的學科背景的差異,就導致了這個地方的科教文衛支出比重的差異,一個是上升一個下降。

所以透過這樣一個研究,我們想告訴大家,其實在中國的地方實踐當中,我們一直講到中國的地方官員有注重經濟發展,但是不太注重其他方面的支出這樣一種表現。我們的研究告訴大家,其實對同樣的激勵機制,不同的人的反應也是不一樣的。在我們研究當中,我們發現的恰恰相反,是學文科背景的領導人更加註重民生方面的支出。

文科生太多會影響國家收入的觀點,你怎麼看?

見習編輯:楊志瑩 | 稽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正觀新聞)

上一篇:【新品】國產鞋子也有假貨?!匹克閃現3代曝光,外觀真漂亮!
下一篇:李誕和妻子的合資公司被登出,他們的傲,讓網路豪傑們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