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青鳥?原創】《新青年》第一章:一個人的成長,要從小事做起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1918年首次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上發表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其後又發表了《孔乙己》《阿Q正傳》等著名小說,並撰寫大量雜文、散文,批判舊思想、舊道德,成為新文化的倡導者之一。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等。

創作背景

《朝花夕拾》為魯迅於1926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10篇。原名《舊事重提》。1925年魯迅因支援學生運動,受到“正人君子”們各種“流言”的攻擊和誹謗。1926年“三一八”慘案後,魯迅因發文怒斥反動政府的暴行而受到通緝。後來魯迅到廈門大學任教,在這裡他見識了知識分子的種種醜惡嘴臉。在這樣的環境下,魯迅先後創作了10篇回憶散文,輯成散文集《朝花夕拾》。

思維導圖

思想意義及價值取向

《朝花夕拾》中,作者以優美的語言、深沉熱烈的情感回憶了兒時到青年時代的生活片段,側面描繪了當時中國社會的面貌。作為散文中的經典,《朝花夕拾》具有深邃的思想意義和獨特的藝術價值。

(1)批判、諷刺了封建舊制度和舊道德。作者把目光投向當時社會的各個層面,進行深刻觀察,描寫世態人情、民俗文化,以巧妙的對比和反諷手法抨擊、諷刺了封建制度和舊道德。

(2)多側面地展現了魯迅少年時期的生活,反映了魯迅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折射出魯迅對於歷史和現實社會的深入思考。有助於我們深入瞭解魯迅,理解他的思想。

(3)作品將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常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入手,以小見大展現時代風貌;寫人敘事生動形象,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內容解讀

《狗。貓。鼠》

這篇文章寫了“我”的仇貓以及童年時關於隱鼠的回憶,並從四個方面清算了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第三,它在配偶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隱鼠並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

這篇文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而作,嘲諷了他們散佈的“流言”,表達了對“貓”一類的人“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嗥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同時,字裡行間也流露出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閱讀評價

文章借“貓”這樣一個形象,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阿長與山海經》

長媽媽是“我”兒時的保姆。她喜歡“切切察察”,並且夏天睡覺時睡相不好。長媽媽懂許多舊的習俗,她在新年給“我”吃福橘,教“我”說話的忌諱。她給“我”講長毛的故事,讓“我”對她產生敬意;她謀害了“我”的隱鼠,讓“我”對她心生怨恨。她給“我”買來了“我”心心念唸的《山海經》,“我”由此對她產生了新的敬意。

文章刻畫了舊中國一位迷信、粗俗、不拘小節,但卻真誠、善良,熱愛、關心孩子的勞動婦女形象,抒發了“我”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和懷念之情。

1

《山海經》中國古代地理著作,也是神話傳說故事集。包括《山經》《海經》《大荒經》《海內經》。內容主要為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還包括山川、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

《二十四孝圖》

“我”從當時反對白話的行為談起,怒斥了這種行為並感嘆當時的小學生只能讀一些粗拙的白話文作品,由此憶述自己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時的感受,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故事,批判了那種不顧人情甚至滅絕人性的所謂“孝道”。

知識拓展:

《二十四孝圖》

:中國古代宣揚傳統儒家孝道的讀物,輯錄了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

感悟啟示:

魯迅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五猖會》

“我”盼望著見到個繁盛的迎神賽會。終於,“我”要到東關看五猖會去了,內心十分高興。然而正要出發,父親卻強迫“我”背完書才能去,“我”的興致便一掃而光了。文章再現了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鑑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寫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顧及自己心理時的無奈和厭煩。

中考連結

判斷正誤:

《朝花夕拾》中《五猖會》裡的父親責令“我”去看五猖會前背書,讓“我”無比沮喪;《無常》中,“我”在鄉間迎神會上最不願見的是活無常。    (      )

答案:

錯因分析:

《無常》:“我和許多人——所最願意看的,卻在活無常。”

《無常》

文章介紹了兒時在鄉間迎神賽會和戲臺上的所見的“無常”形象,說明“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兒的鬼,他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人們的喜愛。文章對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諷。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文章先寫了“我”在百草園裡的生活,回憶了百草園的景物、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雪地捕鳥,樂趣無窮;又寫了“我”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回憶拜師、詢問“怪哉”、讀書和課上描畫等事,乏味中也有樂趣。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先生:即壽鏡吾,他是一位嚴肅、博學、質樸、可敬的老師。

感悟啟示:文章表現了兒童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自由快樂的心理,揭示了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抹殺。

上一篇:中國年輕銀行行長許超凡,因賭博而一貧如洗,最後卻被妻子騙走5000萬
下一篇:《青雲志》第三屆濱海國際電影節參賽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