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俗語講:“一代做官九代絕”,下半句更精華,生意人經商可以看看

在古時候,做官可以說是最風光的事情了,許多人一輩子讀書就是為了做官,要是能進入朝廷,那就更不得了,在整個家族中都是莫大的榮耀。

在農村的老人卻常說“一代做官九代絕”,好像與古時候的狀況相反,這其中有什麼隱情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秘一下。

其實這句話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在普通百姓的眼中,作為被統治者,官有好有壞,視財如命的貪官,每天就只盤算著怎麼搜刮民脂民膏,怎麼將百姓口袋裡的錢變成自己的,至於百姓的生活是否處在水深火熱中,他們是不管的。

貪官的形象在各大影視劇中都有,大家也應該見過不少了,小編今天舉一個《讓子彈飛》裡的例子,電影中葛優飾演的師爺,在說到鵝城的收稅情況時說:“前幾任縣長都把稅收到九十年以後了。”按照劇中的時間,鵝城前幾任縣長搜刮的民財足夠人們交稅交到2010年。

如果風調雨順、天下太平,那百姓的日子還稍微好過些,儘管日子過得苦些,但透過辛苦的勞作,人們就算是遇上肆意搜刮的貪官,也能保住性命。

但要是在戰亂的年代,各方勢力爭搶不斷,形勢混沌,本來就民不聊生,再遇上一個貪官,人們真的活不成,不僅自己活不成,後代也活不成,可謂是一個貪官絕九代。

再有,朝中做官其實是有很大的風險的,因為有被誅九族的風險,這意味著不僅是自己的親生兄弟姐妹,就連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都會被誅殺。

歷史太過漫長,所以中國有許多“野史”記載,在祝枝山所編的《野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靖難之役之後,明成祖朱棣要求方孝孺草擬詔書,但是方孝孺不僅果斷拒絕,還說:“死即死,詔不可草。”意思是你可以殺我,但詔書絕不幫你擬。

明成祖朱棣威脅說:“這不是你一個人死就能解決的事,你的九族全部都要陪你死你也不在乎嗎?”方孝孺怒聲道:“便十族奈我何?”就是說,就算你殺了我十族,我也不向你低頭。

朱棣怒不可遏,於是下令處死方孝孺的親人、朋友等有關係的共八百七十三人,另一些野史上也有“朱棣滅十族”的故事記載。因此做官不僅絕他人生路,還容易把自己逼到死路。

“一代做官九代絕”的下半句是“一家發財九家貧”,眾所周知,封建社會是建立在剝削制度上的社會,只要有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特別好,那就代表有其他的人家受到了剝削。

這點從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就能看出來,雖然那時候中國人也多,但吃穿不愁的人永遠只是少數,用今天的話說,大部分的人都在貧困線上掙扎,就是因為那時候的人們,不僅要保證自己的生活,同時還要供養各路封建勢力的奢靡生活。

人們創造出來的財富的大多數沒有用來改善他們自己的生活,反而被皇家、高官肆意的揮霍,如果到現代社會,依然還有擁護帝制的人,那他一定是極度自私的人,這一點毋庸置疑。

兩千多年的被統治讓大部分中國人民對於這種“一家發財九家貧”的現象深惡痛絕,我們承認世界肯定的不公平的,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去追求相對的平等,去追求正義。

世間事大多逃不過一個“理”字,所以也在這裡規勸想做官的各位,如果有希望透過做官能讓自己大富大貴、權勢滔天的想法,還是趁早收起來吧,我們的國家在越變越好,人民的思想越來越先進,這種想法是沒有未來的。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曆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上一篇:此人兩度被立為皇儲,第二次走時說:看好家,皇帝生兒子我就回來
下一篇:26張有趣的歷史老照片,每一張都是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