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第31代衍聖公孔德成:出生時軍隊守產房,政府鳴炮慶祝

說到儒家聖者,永遠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孔子,

他的思想與言論,時至今日還是歷史學家們研究的課題,在現代人眼裡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古代,他的學說是帝王的治國之本,他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猶如聳立的高山,讓人不敢直視。

孔子的思想流傳千古,也給他的後世帶來了榮耀,當他的第77代後人,第三十一代衍聖公出生後,更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位孔子的後人,備受矚目的焦點孫德成,

他一出生,就連政府都要為他鳴炮慶祝,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來自祖上的榮耀

孔子的學說延續今日,他的血脈也一直傳承下來,

但到了第三十代的後人時,

卻生起了波折,原來,第三十代的後人孔令貽有一妻一妾,這是當時的一種社會現象,他們三個人倒也過的較為和諧。

但愁就愁在他結婚多年,這兩個女子都沒給他生過一兒半女

,在古代,香火的傳承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沒有生下男丁,那意味著什麼可想而知,更何況他還是孔子的後人,先人的姓氏和血脈傳承了30多代,到他這裡就斷了,他自然是愁眉不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孫令貽恐怕一想起這句話就非常頭痛,畢竟從西漢開始,漢平帝為了宣傳禮教,顯示他對孔子的尊敬,就特意將孔子後裔為褒侯。之後的各個朝代,也都會對孔子的後代多加照顧,直到宋仁宗時期,又將封號改成了衍聖公,就是為了表彰孔家後人延續著孔子的血脈和智慧。

可是到了他這裡,偏偏讓孔家的血脈斷了線,

這是他無論如何都不能忍受的,孔家的血脈應該延續千秋萬代,而不是斷送在他的手裡。為了完成肩上的重任,他又娶了自家的丫鬟,想不到沒過多久,他的第三房夫人就有了孩子,他喜出望外,然而,第一胎生的是女兒,這讓他的心裡五味雜陳,好不容易盼來了第二胎,結果又是一個千金。

孔令貽徹底的心灰意冷,看著自己的兩個女兒,嘆氣也不對,不嘆氣他的心裡也真是不好過,彼時的他已經五十多歲,就算有心也無力再要第三胎,悄悄造化弄人,三太太又懷孕了,這時的孔令貽有了上兩次的經驗,已不再有過多的奢求

,但心裡終歸還是有一絲絲的盼望,希望可以生下一個男孩。

可惜的是孔令貽並沒有見到孩子的出世就生了一場大病,身體的折磨倒還是其次,心靈上的痛苦才讓他更難受

,最終,他還是遺憾離開了人世

。孔令貽自覺沒有完成身上的重任鬱郁而亡,但有時這世界就是這麼奇怪,你想要什麼,偏偏不讓你得到,你放棄了,反而又送到了眼前。

二、孔德成降生

孔令貽是去世了,但三太太的孩子還沒有出生,

不光是親戚在猜測是男孩還是女孩,就連外界也在盯著三太太的肚子,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在三太太分娩的那天,孔府門外有很多看熱鬧的吃瓜群眾,當地政府知道訊息後,還派出了軍隊將孔府團團圍住,也在等著三太太腹中的胎兒順利降生。

百姓們都在議論,政府們也在等著訊息,似乎在那一刻,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三太太的身上

,她懷的不是孩子,是投胎轉世的仙家。

大約過了兩三個鐘頭,嬰兒出生了。

孔家的傭人按照世代留下來的規矩,以敲鑼的方式來告知嬰兒的性別,圍觀的群眾和士兵們都在心裡默默地數著,一共有13下

,這意味著三太太生下來的嬰兒,是個男孩,

孔府上下一掃之前的晦色,上到大夫人,下到傭人,一個個都喜氣洋洋。

百姓們也打心眼裡高興,政府為了慶祝這個男孩的出生還為其鳴炮,可謂是風光無兩,

而享受到如此待遇的嬰兒就是孔家的第三十一代衍聖公孔德成。

三、最後一代衍聖公

孔德成的出生可謂是萬眾矚目,但這不代表他未來的生活就稱心如意,

在他出生後沒多久,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一直都由大太太撫養,雖然不是她親生的兒子,但也對孔德成視如己出,為了讓他學有所成,不辜負孔家的盛名,在他還很小的時候就給他請了三位老師,學習上不能有所懈怠,只要是孔德成感興趣的她也都全部滿足。

孔子後人的身份擺在那裡,府內上下都不敢怠慢,外界的有心人士自然也盯著孔德成頭上的光環,

在1928年時,蔣委員長還專程來孔廟祭拜孔子

,並親自來到孔府見了還是幼童的孔德成,連連讚歎他的相貌和才情。

民國時期時局動盪,社會矛盾尖銳,不同的群體總是會將矛頭對準某個人,孔德成也不能倖免,

滿腦子都是打倒舊觀念的學生們高喊著打倒封建餘孽衍聖公,

家裡的長輩思量再三,決定以孔德成的名義上書當時的國民政府,請求免去孔德成衍聖公的稱謂,可惜最終沒能實現。

後來,15歲的孔德成再次上書,才終於免去了衍聖公的稱謂

,作為孔子的第三十一代後人,孔德成的出生引來了許多人的關注,但有時過多的關注反而是一種負累。當他的父親去世時,也可能在遺憾沒有看他最後一眼。

在孔德成的身上,被動地承擔了太多別人給他的稱謂,

不管他接不接受,想不想要,他都逃不脫別人的讚揚和詆譭,孔子的光芒照耀著他的子孫,既是恩賜,也是負累。

四、總結

我們的先人有著令人敬佩的高尚品德,

他們留下的書籍是我們再度回顧那段遠去的歷史的珍貴參考,無論是思想大家的後人,還是平民老百姓的後代,我們都沒有高低之分,我們不需要過度的讚揚,但也不能隨意的詆譭。

中國講究血脈的傳承,但精神的傳承同樣重要,

我們是中國人,身上流淌著的血液其實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是炎黃的子孫,華夏的兒女,前輩們已經為我們鋪好了路,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創造出又一個奇蹟。

上一篇:男子阻止女友去夜總會,殺害無辜戀人後搶劫,神秘女子慘遭分屍
下一篇:百家講壇請了兩位教授,一位因口音“登臺”失敗,13年後他走紅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