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土木堡一戰,損失掉了明軍主力,為何明廷還保留對地方的控制?

土木之變發生在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8月),它對明朝政權來說是一次重大打擊,也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點。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大軍大舉入侵明朝邊境,明英宗和太監王振親率20萬大軍出征,打算打侵略者一個措手不及。

途中他們得知瓦剌有所防備,就打算撤回北京,途中遭遇瓦剌大軍多次襲擊,主力部隊在土木堡遭遇瓦剌襲擊,明軍遭受重創,傷亡過半,明英宗皇帝朱祁鎮被俘。

土木堡一戰,明軍損失慘重,京師20萬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

可儘管如此,明朝政權依舊安然無恙、巍然屹立,並沒有遇到什麼挑戰。

為什麼在此情況下,明朝皇帝能得到地方諸侯的擁護,沒有人起來造反?

主要原因如下:

瓦剌沒有吃掉消滅明朝的野心和實力。

中原政權被少數民族政權消滅,要有一個基本條件,那就是少數民族政權有問鼎中原、取而代之的野心。

蒙古、遼朝、金朝和後金政權入侵中原就屬於這種情況,他們都把滅亡中原政權當作自己的基本國策,無論有沒有能力,都足以對中原政權構成威脅,削弱中原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

也就是說,有了外患,就會有內亂,各地諸侯就有可能興風作浪,渾水摸魚,挑戰中央政府,或者對中央政府陽奉陰違,讓朝廷失去權威。

可是土木堡之變時期的瓦剌,根本沒有消滅明朝的打算,沒有把進軍中原當做自己的基本國策。

土木堡之變的起因,是明正統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去給明朝皇帝送馬匹,其中有2000多名工作人員,按照慣例,明朝政府要按照人頭髮補貼,可是帶隊的人為了騙取補貼,多報了1000人。

可是他們虛報人數被明朝官員發覺了,只是照實際人數發放補貼,並沒有多給錢。

接下來明朝官員在驗貨的時候,發現這些貢馬質量不符合要求,存在以次充好的現象,於是在結算的時候就沒有照價付款,只付了合同約定款項的百分之二十。

當然以次充好是明朝官員的一面之詞,此事存在兩種可能,一是瓦剌方面欺負明朝官員不懂行,但是這次遇到了內行;二是明朝官員吃拿卡要故意刁難。

不管怎麼說,這次合作極不愉快,成為瓦剌入侵明朝的導火索。

但是瓦剌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洩憤、報復,只是侵擾邊境,掠奪邊民,沒有滅亡明朝的打算。

其次,瓦剌也不具備滅亡明朝的條件,主要原因是內部不穩。

瓦剌軍事領導人也先與統治者脫脫不花一向面和心不和,相互提防。

脫脫不花名義上是汗,但也先掌控了一部分權力,有不臣之心,想篡國奪權,提出立自己外甥“為太子”。

但是脫脫不花不是漢獻帝,他還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與也先抗衡,所以雙方明爭暗鬥,誰也吃不掉誰。

攘外必先安內,瓦剌內部不是鐵板一塊,就沒有精力也沒有計劃滅亡明朝。

土木堡之變說白了就是一場貿易糾紛引發的戰爭,不是亡明朝之戰。

也先在同年十月份再次侵犯明朝,兵臨北京城下,也沒有滅亡明朝的打算,他只是想利用手裡的人質英宗敲竹槓,在京城下提出的條件就是“索取黃金和絲織品以萬萬計”。

也先發動戰爭的目的只是為了蠅頭小利,是為了貿易,一旦恢復與明朝的通貢互市,雙方就能和平相處。

在此情況下,明朝政府就能夠控制局勢。

如果像大清入關那樣,以消滅中原政權為目標,又節節勝利,明朝皇帝還能不能控制局勢就很難說了。

于謙忠心耿耿,政府沒有失去人心

在土木堡之變中兵部尚書鄺野戰死,身為兵部侍郎的于謙接任兵部尚書。

作為明朝最後影響力和號召力的軍界大佬于謙,對明朝忠心耿耿,成為穩定局勢的定海神針。

在英宗被俘後,于謙等擁立朱祁鈺即位,並讓皇帝下令各地武裝力量進京勤王,積極備戰,以逸待勞迎擊瓦剌軍隊入侵。

當時明朝沒有哪個地方將領才能和號召力能跟于謙相提並論。

後來稱雄的石亨、楊洪、柳博等將領,當時還是無名小卒,是因為于謙提拔才有了用武之地。

總的來說,當時大局不亂,瓦剌只是來“討公道”,或者說是敲竹槓。皇帝雖然被俘,但很快有了繼承人,朝廷不亂,下面將領沒有人敢造反。

再說明朝各地將領都是受過忠君思想教育的,當時不是有“槍就是草頭王”的時代,他們不是沒有文化的野蠻人,對皇帝還是忠心耿耿的。

明朝當時的情況,跟崇禎統治時期不一樣,政權還沒有腐敗到病入膏肓的地步,政府還沒有失去人心。地方軍隊拿的都是政府俸祿,沒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造反。

上一篇:唐代以後,長安為何沒能再次成為首都?歷史交響曲無法在長安奏響
下一篇:41個人成立一個國家,又持續打了400年的仗,結果打成了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