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四戰之地德意志,縱橫捭闔俾斯麥:鐵血宰相的外交之道

“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

這是1862年,剛剛當上普魯士首相的俾斯麥在聯邦議會上發表首次演說時說的名言,也是他“鐵血宰相”的由來。

當時的普魯士,簡直就是個四戰之地,周圍列強虎視眈眈。

西邊的英國、法國,南邊的土耳其,東方的俄羅斯,北方的瑞典,而同文同種的德意志聯邦內還有與之分庭抗禮的奧地利,像極了中國三國時期佔據許昌-洛陽的曹操,四面強敵環繞,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突圍出來,除了鐵和血,還需要外交上的智慧與策略。

俾斯麥就是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外交家,在他當政的歲月裡,也是普魯士縱橫捭闔周旋於列強之間而處處逢源的時代,而當他下野後,德國卻陷入了東西受敵、四面楚歌的境地直至兩次世界大戰的失利。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俾斯麥的外交智慧。

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出生於普魯士的一個容克地主家庭,他的最大成就當為透過三次王朝戰爭使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國家。

他一手持著鋒利的寶劍馳騁疆場,一手揮舞著橄欖枝透過外交整合敵友。總結一下他的外交韜略無非就是這麼幾句話:

1。 沒有永遠的敵人

2。 沒有永遠的朋友

3。 為了確保“歐洲五球,飛而不落”,俾斯麥建立了一個體系,在這個密如蛛網的體系內,使各個國家都感受到安全,而一旦有人打破了這個體系的平衡,則會受到其他國家的共同攻擊。

在俾斯麥的眼裡,敵人和朋友有時候是可以劃等號的,比如奧地利。

奧地利和普魯士以及其他的德意志大小公國是說同一種語言的國家,當然存在口音的區別,他們都屬於大德意志聯邦,所以普魯士的第一場王朝戰爭——與丹麥的戰爭時期,雖然打的是丹麥,其實看的是英國的態度。俾斯麥就將奧地利視為朋友,綁在一輛戰車裡,共同佔領和平分了丹麥的兩個地區——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而世界第一帝國英國因為忌憚幅員廣大的奧地利而未加干涉。俾斯麥的外交取得了第一次勝利。

緊接著,俾斯麥的第二場王朝戰爭很快就打響了,這次的敵人就是以前的朋友——奧地利。他要把奧地利逐出德意志同盟。為此他與俄國、法國先後簽訂了同盟,還得到了英國的許諾——“在普奧發生戰爭時保持光榮的中立”,同時又與義大利簽訂共同進攻奧地利的條約,所以當俾斯麥挑起蓄謀已久的對奧戰爭後,匆促上陣的奧地利才發現他們已是四面楚歌、腹背受敵,不打敗仗才怪呢!

然而,俾斯麥的高明之處正在於此,他並沒有一味地要滅亡奧地利,而是大度地與奧地利簽署了條約,只要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反而獲得普魯士支援他向東——匈牙利和向南——巴爾幹拓展。於是朋友在變成了敵人之後,再一次變成了朋友。直到被這個隊友坑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當然如果俾斯麥活到那個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未必會爆發。

俾斯麥之所以將奧地利又當作朋友,是因為他希望在接下來的第三次王朝戰爭對陣法國時在側翼不受到侵擾。與後世的德國戰略家兩線作戰不同,俾斯麥一生都不希望兩線作戰。

很快,普魯士就趁英國陷入印度的民族大起義而焦頭爛額和俄國在克里米亞虛度光陰之際,與法軍展開了決戰,並一路高奏凱歌攻陷了巴黎,不但統一了由法國支援的南德4邦,還順便得到了法國的洛林和阿爾薩斯,德國皇帝還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稱帝。

而且,德皇威廉一世本可以即神聖羅馬皇帝位,延續羅馬的統治,但是俾斯麥並沒有選擇這種虛名,因為虛名往往會引來覬覦,對於一個新晉的國家而言,韜光養晦勝於遭人羨慕嫉妒恨。

德意志帝國建立之後,俾斯麥知道在歐洲大陸的中部出現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大國勢必造成老牌列強的忌憚,所以他的當務之急就是要破解法、英、俄組成反德聯盟。

於是德國在與奧地利同盟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俄國,成立了三皇同盟,但是由於奧、俄因巴爾幹的爭奪而發生內訌時,俾斯麥又適時地使德、奧與新興的義大利結成新三皇同盟,同時又推動德、奧和英國建立反法同盟。

俄國沙皇看著歐洲各國透過錯綜複雜的條約啦、同盟啦都和德國扯上了關係,倒有些惶恐不安起來,這時俾斯麥知道俄國也將入港了。於是他主動找到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將沙俄也綁在了自己的同盟戰車上。

正是透過這一系列的操作,俾斯麥實現了“歐洲五球飛而不落”的外交奇蹟。

然而這一切,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當信任俾斯麥的老威廉一世去世,年輕氣盛的小威廉二世上臺後,秉承“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傳統,隨著俾斯麥的黯然下臺,由他一手打造的俾斯麥體系也隨即煙消雲散。

首先因為歐洲皇室間的婚喪嫁娶開罪於沙俄,隨後德國又在拓展非洲殖民地上於英國爭得不可開交,導致了英國對德國的敵意日益加強,最終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東西兩面受敵的局面。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出現,也不外乎這樣3種原因

1。 傳統的王權和相權之爭,威廉一世和俾斯麥是從議會、民眾的質疑中“一起扛過槍”建立起的友誼,當年面對吵嚷的議會和民眾,威廉一世對俾斯麥說:“我很清楚結局,他們會在歌劇廣場——我的窗前砍下你的頭,過些時候再砍下朕的頭。”而俾斯麥則斬釘截鐵地迴應道:“既然遲早要死,為何不死得體面一些?無論是死在絞架上抑或死在戰場上,這之間是沒有區別的,我們必須抗爭到底!”,他們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踐行的,所以他們之間形成了牢固的魚水情。

但是威廉二世繼位後,29歲的新皇帝覺得俾斯麥“功高震主”,所以一切都和首相“反”著來,直到將他趕下臺。

2。 俾斯麥有點像三國的諸葛亮,寧可自己累死,也不授權他人,更不曾培養接班人(或團體),致使他的事業在執行時無人敢於置喙,只能唯命是從,當他的事業停滯時又無人理解導致後繼無人。

3。 隨著德國戰爭的勝利和國力的增強,民族主義也在增長,狂熱和自大的情緒漸漸成為社會的主流,而他這樣的理性和務實的政策顯得與社會潮流格格不入,最終導致了德國在後來的歲月裡腹背受敵的局面。

1896年6月,代表大清國出訪歐洲的李鴻章在訪問之餘,專程去到漢堡拜會俾斯麥,李鴻章被稱為中國的俾斯麥,這次會見中兩位秉政多年的老人相談甚歡,或許只有在漩渦裡的人才能互相理解對方吧。

當他們攙扶著在鎂光燈下記錄下這一刻的時候,也預示著他們的時代結束了。

文 | 雲間大彭

歡迎點選關注,點贊評論

上一篇:《馬前課》中諸葛亮的預測是否成真?他對辛丑牛年的預測準確嗎?
下一篇:咱衛輝還有200多年的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