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語文老師只讓你背《滕王閣序》,卻不介紹滕王是誰,原來不太好說

古人修樓修閣寫文章,後人背詩背詞背全文。於是范仲淹寫了篇《岳陽樓記》,歐陽修寫了篇《醉翁亭記》,王勃寫了篇《滕王閣序》。這些都是我們讀書時代需要背誦的文章,但背來背去,記住的也就那麼幾句:

“先天下之憂而憂”、“醉翁之意不在酒”、“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熟讀背誦加默寫,對於文學天賦不高的同學而言簡直是畢生噩夢。就拿這《滕王閣序》來講,全文足有773個字。

雖然讀過的人都不得不承認王勃水平高,寫得是“珠來玉舉筆有神”,但難背也是真的很難背。歷史上其實不止有一個滕王,也不止一個滕王閣,為啥語文老師只讓你背《滕王閣序》,卻從不介紹下滕王的故事呢?

滕作為封號特別好用,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滕國”,那可是周朝王室的嫡派後裔,其地位尊貴不言而喻。王勃是唐朝人,他講的也是唐朝的滕王與滕王閣,我們現在熟知的就是江西南昌這處,但實際上這位滕王還另外修過兩處:

一處在山東滕州,是最早修的;另一處在四川閬中,是最晚修的。毫無疑問,因為《滕王閣序》聲名大噪的江西南昌滕王閣剛好就夾中間,它現在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5個A往那兒一擺,世界級精品景點地位妥了。

《滕王閣序》中提到的滕王,正是唐高祖李淵的第22個兒子李元嬰。李元嬰出生於628年,李世民當上皇帝2年後,李元嬰才出生,他跟侄兒李治一樣大。所以這位滕王根本沒機會跟哥哥們一樣去戰場上打拼事業,他從小就錦衣玉食養在宮裡。

雖說不能上戰場搞事情,但李元嬰也不肯乖乖當個王,走到哪都是搞事情的主。他11歲那年便被封為滕王,封地就是山東滕州了。宮中的生活薰陶了李元嬰非凡的藝術品位,他酷愛音律、舞蹈、繪畫,在中國繪畫史上獨創了一門“滕派蝶畫”;

作為龍子龍孫,李元嬰畫畫也不會只用普通顏料,他用的那是金粉、銀粉、普通人家見都見不到的珍貴芸香、檀香等。用料考究,畫出來也是栩栩如生,精妙無雙,到1996年,江西南昌還舉辦了一場“滕派蝶畫”全國畫展。

既然李元嬰連畫畫都這麼精緻,可想而知他的日常生活也不會粗糙。李元嬰年紀小小就封了王,離開皇宮,他興致勃勃地帶了一大堆行李趕到山東滕州,安定下來後便整天在滕州這裡玩那裡玩,很快他就看膩了當地景點,琢磨著自己修點好看的亭臺樓閣。

但他要享樂,就逼著大家把好東西都送來滕王府,這樣一來大家當然不樂意,滕州給他攪合得亂糟糟,有人就打了李元嬰的報告。李世民一看,這弟弟跟自己兒子一樣大,而且對皇位沒啥威脅,再說又是父皇“自願”退位當太上皇之後生的,自己也不好罰得太重了。

所以李世民只是經常罵李元嬰一頓,沒真抽他鞭子。等唐高宗李治即位,李治就很不喜歡這位叔叔無所事事、玩世不恭的樣,把他趕去蘇州當個刺史。這樣一來,李元嬰在山東滕州修的“滕王閣”就只能擺在那任憑風吹雨打了;

李治中途又改了主意,叫李元嬰別待蘇州了,改去洪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到了那裡,李元嬰實在想念那座搬不動的“滕王閣”,於是他大手一揮,找來了一堆精工巧匠,在贛江東岸再修“滕王閣”,又是一番興師動眾,銀子花得跟流水似的。

於是李治又把李元嬰趕去了隆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閬中。李元嬰壓根不在意自己被貶到哪兒,反正到哪都是吃喝玩樂,他不吃教訓,繼續在閬中修建滕王閣行宮,稱為“隆苑”,又稱“閬苑”,還修了玉臺觀和滕王亭。

李元嬰的藝術水平是擺在那兒的,杜甫在四川時就去遊玩過其所修建築,留下不少吟詠的名句,比如“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斑”什麼的。李元嬰吃喝玩樂了56年,啥功績都沒有。

要是生在大臣的家裡,李元嬰這就是一個妥妥的“紈絝子弟”,語文老師總不好介紹說:這是一個只知道憨吃憨玩的公子哥,名聲不太好,來,我們背誦一下稱讚他修房子修得好的文章……

上一篇:妻子與人私奔,丈夫尋找時,意外救了王爺的命,王爺:賞5個美女
下一篇:藥王孫思邈,141歲臨死前反覆叮囑後人:此藥方千萬不能留在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