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三國的一位“常敗將軍”,屢戰屢敗,卻擊殺了三位名將

黃祖(?-208年),漢末三國時期的將領。劉表擔任荊州牧的時候,黃祖出任江夏郡的太守。從地理位置而言,江夏郡地處漢江平原的中心地帶,境內水網密佈、道路交錯,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在此處與長江交匯(今武漢),是長江中游的交通樞紐。該地又正好處於荊、豫、揚三州的交匯處,在漢末群雄割據時期,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就顯得更為突出。在此背景下,鎮守江夏郡的黃祖,參加了多場戰役。不過,縱觀黃祖的一生,可以稱之為一位常敗將軍。當然,雖然黃祖多次打敗仗,卻擊殺了三位名將!

首先,陳壽在《三國志·孫破虜傳》中記載:初平三年,術使堅徵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

初平二年(191年)四月,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劉表派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孫堅擊敗黃祖,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包圍襄陽。劉表閉門不戰,派黃祖乘夜出城調集兵士。黃祖帶兵歸來,孫堅復與大戰,結果黃祖又一次吃到了敗仗。

建安四年(199年),孫策率軍討伐黃祖於沙羨。對於黃祖來說,選擇堅守不出,不敢和孫策正面較量。

建安八年(203年),孫權征討黃祖,擊敗了黃祖的水師,但無法破城。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麾下大將張遼攻打江夏郡,江夏郡北部至少有2個縣落入了曹軍之手。對於黃祖來說,不僅遭到了東吳的進攻,也被曹操的部下所擊敗,這確實可以稱之為屢戰屢敗了。

建安十二年(207年),孫權西征黃祖,俘獲了江夏郡的百姓。雖然這一次孫權沒能攻佔江夏郡。但是,一年之後,也即公元208年,孫權卻成功擊殺了黃祖。

公元208年,孫權不顧謀士張昭的反對,命淩統為先鋒,呂蒙領水軍,周瑜為前部大督。這次戰役有兩個目的:消滅在襄陽之戰中使孫權的父親孫堅喪命的黃祖;征服江夏郡,打通進軍荊州的道路。在這場戰役中,無力抵抗孫權的黃祖逃離江夏郡,卻被孫權派出的大軍追上梟首。孫權下令將黃祖首級盛放在容器中驗看。得到黃祖首級後,孫權將其獻祭亡父孫堅。

此外,因為江夏郡以黃氏發源地聞名,在得知曹操奪取荊州北部後,孫權放棄了控制江夏的想法。劉表部將文聘在劉表死後投降曹操,成為新的江夏郡太守。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黃祖的一生屢次吃到敗仗。但是,因為擊殺了以下三位名將,這促使黃祖擁有不錯的戰績,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顏面。

一、孫堅

孫堅(155年-191年),字文臺,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東漢末年將領、諸侯,東吳的奠基人之一。東漢末年,孫堅不僅參與了平定黃巾起義的戰爭,還和袁紹、袁術、曹操等人一起討伐董卓。在討伐董卓的關東群雄中,孫堅軍是唯一一支數次與董卓軍隊進行正面交鋒且取得大勝的將領,在曹操兵敗汴水、袁紹遲疑不進、酸棗聯軍瓦解、天下人駐足觀望之際,他的孤軍奮戰卻使藐視天下的董卓如芒在背、倉皇西竄。

當然,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孫堅的英雄氣概,也使得別的諸侯心生忌恨。當他的孤軍殺入都城洛陽,分兵函谷,兵戈西指欲對董卓趕盡殺絕之時,聯軍中的群雄卻各懷鬼胎,故意按兵不動。在此基礎上,即使孫堅再勇不可擋,也難以挽回脆弱的、分崩離析的討董聯盟。討伐董卓的戰役,在沒有得到決定性勝利的情況下,便匆匆宣告結束。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四月,袁術派遣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對此,在筆者看來,袁術此舉,實在是把孫堅往火坑上推。畢竟,當時劉表坐鎮荊州多年,實力不可小覷。最終,孫堅雖然兩次擊敗了黃祖,卻因為追擊過深,遭到了黃祖的埋伏,從而中箭身亡。孫堅被殺後,由其侄孫賁統率孫堅留下的餘部護送靈柩,後依附袁術。

二、凌操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凌操(?—203年),吳郡餘杭(今浙江杭州市餘杭區)人,東漢末年名將。淩統之父。對此,在筆者看來,從出生地上來看,凌操可以視為孫堅父子的同鄉了。早在東漢末年,凌操就跟隨孫策轉戰江東。每從征伐,常奮勇當先。駐守永平(今江蘇溧陽),平治山越,百姓威服,遷為破賊校尉。

對此,在筆者看來,考慮到凌操的資歷和能力,如果沒有被黃祖擊殺的話,那麼,他在東吳的地位,完全可以和程普等老將相提並論。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建安八年(203年)十一月,凌操跟隨孫權西伐江夏黃祖。在這場戰役中,凌操輕舟當先,來到黃祖的地盤。凌操破敵前鋒,卻不幸被當時歸附於黃祖的甘寧射殺。對此,《吳書》中記載:甘寧以善射,將兵在後,射殺校尉凌操。此外,對於甘寧來說,雖然幫助黃祖擊殺了凌操這位江東名將。但是,甘寧最終還是歸降了孫權,從而成為了東吳的一位將領。

三、徐琨

最後,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徐琨出自吳郡計程車族,早在東漢時期就和孫堅所在的家族有密切的往來。對於徐琨的父親徐真,和孫堅關係深厚。於是,孫堅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徐真,並生下徐琨。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徐琨不僅是江東名將,也是孫堅的外甥,和孫策、孫權是表兄弟的關係。

公元192年,在孫堅被黃祖擊殺之後,徐琨繼續跟隨孫策。在孫策平定江東六郡的戰役中,徐琨立下了赫赫戰功。孫策上表徐琨領丹陽太守,適逢吳景剛從廣陵來,吳景放棄自己被任命的廣陵太守的位子,吳景以前是丹陽太守,吳景寬仁得眾,吏民所思,更得人心,孫策於是令吳景復任為丹陽太守,讓徐琨以督軍中郎將職位領兵。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去世後,孫權執掌大權,徐琨領軍征伐在廬江郡起兵反叛的李術,擊破皖城,累功封爵廣德侯,晉升為平虜將軍。不過,建安八年(203年)或建安九年(204年)或建安十一年(206年)或建安十二年(207年)的一次東吳征討黃祖勢力的作戰中,徐琨中流矢不治而亡。

因此,對於黃祖來說,憑藉著防守一方的優勢,得以擊殺了徐琨這位江東名將。對此,在筆者看來,正是因為連殺江東名將,這導致孫權堅定了除掉黃祖的決心。而這,自然也為黃祖被殺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上一篇:古代的菜市口殺頭真的那麼簡單嗎?最可怕的是砍不下來用鋸子
下一篇:秦始皇陵已找到,為什麼至今不肯開啟?因為兵馬俑就是“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