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民國報紙上的南京歲時風俗:中秋 重陽 月當頭

三十年來之歲時伏臘(七)

作 者:緯 文

小陸飛刀整理

鬥促織

促織一名蟋蟀。宋賈似道在西湖葛嶺作半閒堂,集天下人來鬥蟋蟀,金陵此風亦甚。每值立秋以後,少年好事者,籠燭持罩,手竹筒、鼠須,終夜走郊野,傾耳躡足,尋聲捕捉。歸來盛以瓷缽,飼以棗慄,飲以清泉。待至霜降後,即有秋蟲開門之處,張貼通衢。鬥者籠蟋蟀以赴之,權衡輕重,放入鬥盒,撩以鼠須,博以花彩,每百文錢為一枝花,以數遞加,多至十千一決者。

△晚清《點石齋畫報》繪《鬥蛩雅戲》

中秋斗香

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又謂之團圓節。夕陽西下,紅燭高燒,中供斗香,敷陳瓜果月餅,以供月求福,慶團圓也。

△晚清《點石齋畫報》繪中秋拜月情形。

摸秋

舊俗於中秋節,婦女輩私出郊野,於菜畦花圃間,作摸秋戲,暗中摸索,以得瓜果為祥,與七夕夜舉針乞巧同一意義,今也則亡。

走橋

亦中秋夜行之,多婦女之求子者為耳。俗於是夜結伴走文德橋、利涉橋,攜瓦罐揹人擲石上,拍匕之聲,相續不絕。雖迷信,亦謬俗也。

登高

重九登高,始於東晉桓景避災,故金陵之舊俗也,相沿至今,此風猶昔。每歲九月九日,男女相率赴野外,登雨花臺,間有攜酒者,宴賓客賦詩作樂者。

△1947年重陽節,詩人盧前及友人登紫金山天文臺。

迎霜降

霜降晨,舊制軍營,視為大典。軍中振旅出都,鼓角聲喧,□旗耀日,擁彩亭舁金喜字,迎於南郊,歸至小營,總督以下蒞焉,戎服受禮,謂之霜降,蓋懍乎金天肅殺之義,猶古之獮狩、今之大閱者雲。

月當頭

十一月十五,月行天中,立竿無影,古稱月當頭。俗於是夜子正,群立於文德橋,俯觀河面,橋影中橫,月成兩半,名半邊月,他橋則否。文人雅士,每於此宴,以賞月明。

△今文德橋,半邊月奇觀已不復存在。

消寒會

歲逢寒九,自冬至日始,好事者輒集友九人,每值九初,則共飲一次,名為九九消寒會,士人為多雲。又,春日有為蝴蝶會者,俗為每預者,各挾酒一壺,嘉餚兩簋,共集而食,取其形如蝴蝶故名。

△中國北方流行《九九消寒圖》

上一篇:羅翔談騙子為什麼良心不會痛。我們應做到防騙“有術”
下一篇:山西女人遠赴重慶尋夫,卻慘遭拋棄:為什麼底層人性最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