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那個“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人,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

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院士逝世。袁老,一路走好!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經歷了傳謠、闢謠,最後袁老還是離開了我們。他一生致力於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是世界上第一位將水稻的雜交優勢成功地應用於生產的科學家。

每年增產的糧食為世界解決了7000萬人的吃飯問題,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巨大貢獻,被世人尊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他曾說:“我最大的願望是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

把自己的一生浸在稻田裡,用實際行動證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正是因為有了袁隆平及其技術團隊,中國人不用再捱餓了!

其實袁隆平是個在城裡長大的孩子,他從來沒有見過農村最真實的一面,在他入校學習後,才發現在農村還有很多人吃不飽肚子,這讓年輕的袁隆平心裡覺得很不舒服。

1953年,畢業後的他懷揣著報國熱血,希望找到一種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而這一找就是60年。

那時候全國掀起了一場“嫁接”熱潮,很多學者認為透過“嫁接”培養新作物才是正規出路,但透過“嫁接”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量,卻無法改變這種作物的本質,下一代糧種還是普通作物。

因此,袁隆平研究水稻基因遺傳學,只要有時間他就去田地裡尋找結實粗壯的秧苗。

在1968年到1970年,袁隆平和他的學生走遍了海南、廣東、雲南等地,可是卻沒有找到合適的“雄性不育株”,而這也讓袁隆平遭受了很多非議。

當時有不少人認為他在浪費國家經費,他的研究沒有價值,甚至還有人罵他是科學騙子。

面對外界的非議,袁隆平沒有放棄研究,在此期間他也經歷了各種磨難,在雲南遭遇了7。2級地震,在路途中沒有合適的育種裝置。

他只能將種子綁在身上,用體溫給水稻催芽,長年累月的人工催芽工作,讓袁隆平的腰椎出現了問題,但他還是樂此不疲。

苦心人,天不負!終於在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在海南發現了三株符合標準的野生水稻,並命名為“野敗”。

在第二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種下了這些野生水稻的種子,新水稻的莖稈粗壯,遠比普通水稻高大,可是等到收穫後卻讓袁隆平大吃一驚。

這些水稻的產量極低,稻草倒是長勢極好,出人意料的結果也險些讓上級領導決定終止“雜交水稻”的研究。

1973年,袁隆平更換了一種用於配種的水稻,這次的試驗結果終於獲得了成功,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轟動了中國,自此之後正式面向全世界。

到了現在,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畝產已經超過兩千斤,堪稱農業奇蹟。

自1964年袁隆平科研團隊開創雜交水稻研究以來,實現了從三繫到兩系再到超級雜交稻的三次重大技術創新。

1997年,袁隆平開展超級雜交稻研究,分別於2000年、2004年、2012年、2014年實現中國超級稻第一期畝產700公斤、第二期畝產800公斤、第三期畝產900公斤、第四期畝產1000公斤的目標。

2020年11月2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其中晚稻品種為第三代雜交水稻。

袁隆平一生榮獲了非常多重要大獎,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他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二十餘項國內國際大獎。

可這位老人一輩子最大的兩個願望就是“禾下乘涼夢”和“讓中國人不再捱餓”,併為此奮鬥終生。

那個“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人,離開了我們,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

上一篇:唯一因味道鮮美而得名的魚【炊煙老灶】
下一篇:李自成為何只當了42天皇帝?看他登基後幹了什麼醜陋事,不亡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