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朱祁鎮復辟的時候,兵部尚書于謙在幹什麼?為何不阻止他?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于謙

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體弱多病,朱棣逝世以後,朱高熾即位,在位不到一年便猝然去世,朱瞻基隨即繼位。1425年,朱瞻基正式登基,並且任用蹇義、夏原吉、于謙、周忱等賢才良將,開創出仁宣之治。不過,朱瞻基卻英年早逝,年少的朱祁鎮即位。

朱祁鎮年齡尚小,於是太后張氏掌權,但她不偏袒自家人和外戚,明朝興盛得以延續。張氏逝世以後,朱祁鎮開始掌權,而深受他寵信的宦官王振,也變得囂張跋扈起來,明朝由此走入下坡路。

據《古穰雜錄》記載:“謂麓川初叛,沭晟尚在……而另遣將,以致王師失利。適王振操柄逞忿,驥阿其意。”屢次征討麓川,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仍舊沒能徹底平定麓川,致使明朝逐漸衰弱。

據史料記載“麓川連年用兵,死者十七八。”連年的征伐,使得人口下降,生產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再加上各地有災情爆發,明朝動盪不安。所以對於北面的防禦捉襟見肘,日益崛起的瓦剌部逐漸不受控制,所以時常在明朝的北邊惹事。

明朝以盟約的形式結束對麓川的討伐,開始專心應付北面的瓦剌部。1449年,明朝不再以財物來安撫瓦剌部,瓦剌的首領也先開始進犯。在宦官王振的鼓動下,朱祁鎮決定親征,眾臣上疏勸諫。

鄺野和于謙等大臣力言“六師不宜輕出”,不過卻沒有多大的作用,朱祁鎮對於宦官王振很寵信,認為此舉能成就一世英名,所以無視於謙等大臣的勸諫。在名義上,朱勇是朱祁鎮任命的大將軍,但實權卻握在宦官王振的手裡,眾將在他的面前“皆膝行而前”。大軍出征以後,大家在途中聽到前線戰敗,再加上後方的糧草運輸緩慢,所以都有一些不安。

眾大臣認為長途跋涉人困馬乏,所以提議後撤,等待糧草補給到來以後再做打算。宦官王振聽到瓦剌北撤,於是堅持繼續北進;之後他聽聞前線潰敗,又開始倉促撤退,眾人被弄得暈頭轉向。

宦官王振撤退時,他想讓朱祁鎮經過蔚州,那裡是他的老家,好讓自己面子上有光。於是,大家就朝著蔚州出發,途中他又覺得這麼多人,可能會踩壞自家的莊稼地,於是又率眾原路返回。

大家被王振這樣折騰來折騰去,早已疲憊不堪,來到宣府時,瓦剌以追到這裡,倉促反擊之下,有3萬餘人折損。隨後,眾人逃到了土木堡,鄺野等大臣建議入居庸關以後再做打算。

王振沒有采納建議,堅持在土木堡休息,隨後大家被瓦剌包圍,致使明英宗朱祁鎮被俘虜,只有少數人成功逃脫。不久,瓦剌部的也先挾持朱祁鎮再次來犯,眾臣慌亂不堪,有人提議南遷都城,于謙持反對意見。

于謙(1398年-1457年),他認為京師有兵有糧,尚有一戰之力,所以反對遷都,並提議召集各部來京勤王。接著,為了穩定局勢,他擁立朱祁鈺,並調遣大軍再次征討瓦剌。

隨後,各地的勤王部隊相繼抵達,在眾將士齊心協力之下,瓦剌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也先退走大漠。也先還將朱祁鎮送了回來,朱祁鈺有點不安,在於謙的勸諫下,還是迎回了朱祁鎮。

此後,朱祁鎮被朱祁鈺幽禁七年之久。朱祁鈺本來立了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可惜卻英年早逝。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之後,群臣商議誰來繼位,有一部分人想讓朱祁鎮復辟,于謙等人則擁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

1457年,石亨、許彬、張輒、徐有貞、曹吉祥等人,搶先將被幽禁的朱祁鎮迎接出來,于謙得知一切後,並沒有多大的動靜。明英宗朱祁鎮復辟的時候,于謙為何不阻止他?

這是因為,如果於謙行動,那麼朱祁鎮將被視為反賊,朱祁鈺斷然不會放過朱祁鎮,而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也會遭殃,之後誰來即位呢?

所以,朱祁鎮復位已成事實,于謙也就順勢而為。據史料記載:“方徐石兵夜入南城,公悉知之”。于謙認為自己剛正不阿,所以覺得朱祁鎮不會清算自己,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朱祁鎮復辟後馬上就殺了于謙。

于謙為什麼會被殺?因為擁立朱祁鎮的大臣,大多跟于謙有過一些過節,他們跟朱祁鎮說“不殺于謙,奪門無名”。于謙被殺以後,他的家人也受到了波及,史料記載“棄謙等於市,籍其家,家屬戍邊”。可以說,明朝最有能力的大臣,遇到了明朝最差的皇帝;于謙這種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由衷得讓人敬佩。

1489年,于謙才沉冤昭雪,被追諡為“肅愍”,明神宗時期,于謙被改諡為“忠肅”;《明史》更是讚譽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上一篇:趙一荻與張學良:從一場倒追到相濡以沫,你我本無緣,全靠我硬撐
下一篇:名為尋找.守護.勇氣的詩——致《菊次郎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