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秦瓊生病,李世民派太醫為其診治,太醫剛走,他:快把藥倒掉!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記卷四十一》

自古以來,在沙場上建功立業的名將,有許多都沒能逃過鳥盡弓藏的命運。例如明朝的藍玉、戰國時期的白起、漢朝的韓信,都是其著名的代表。所以當國家的命運已經徒然掌握在一人手上時,往往聰明的人都開始學會了知進退。

在進退之餘,這也是有一定的學問的。例如湯和,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在戰事完結,找到合適時機後立馬解甲歸田,遠離了朝堂這紛爭之地,最終成為明朝所有開國將領裡善終之一。然而我們今天的故事主角則與湯和一樣,有著卓越的功績,甚至奠定了大唐江山。

這個人正是秦瓊,在為李世民奠定了皇室繼承的前提下,這位唐朝名將突然重病不起,讓人唏噓。最奇怪的是,李世民欽點太醫為其開方煮藥後,秦瓊居然在太醫走後立馬倒掉,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呢?

一、隋唐英雄秦瓊

想必大家都看過隋唐英雄傳,其中秦瓊不僅武藝高超,外貌上更是氣度不凡。但是這位少年猛將卻是命運多舛,在極度周折之後,才來到了李淵的門下。初來乍到的秦瓊上任就在李世民的府中,所以一直以來與李世民之間的關係就非常好,一直以兄弟自居。

隨後,在李世民府中的秦瓊很快被任命為馬軍總管,雖然官職不高,但是絲毫沒有能掩蓋住秦瓊的光環。秦瓊卓著的軍事才能在隋唐大戰中徹底地顯現出來。在某年11月,隋朝大將宋金剛奉命突襲晉州、唐朝周邊等領土,這一突襲讓唐朝邊境軍隊毫無防備,瞬間兵敗如山倒。

於是為了穩住東邊局勢,秦瓊奉領關中兵馬與宋金剛針鋒相對。在同年12月,宋金剛部大破永安王李孝基,在返回澮州途中,秦瓊突然殺出,措手不及的宋金剛部被擊潰,此戰斬首了2000餘人,可謂是大獲全勝。

但是這等勝利並不能完全動搖宋金剛部的根基,在持續的對戰中,宋金剛部戰線拉得太長,慢慢糧草過於吃緊,最終糧草殆盡,不得不選擇了退軍。宋金剛這一退,秦瓊的戰略目的也就徹底達到了,趁著宋金剛撤退途中緊追不捨,疲於奔命的宋金剛最終鑽入了李世民與秦瓊早已設好的埋伏圈中,最終徹底兵敗。

這一敗,可以說直接徹底將隋唐之間的軍事差距進一步拉大,隋朝最終走向了滅亡,而唐朝也終於走向了歷史舞臺。秦瓊這一時期展現出的軍事才能驚豔所有的人,李世民對其更是青睞有加,但是秦瓊真正的閃光點,卻是在殘酷的玄武門之變。

二、玄武門之變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作為一代明君,最大的黑歷史就是玄武門之變了,在這裡他殘忍殺害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最終脅迫父親退位。其中在玄武門之變裡,秦瓊的處境是非常尷尬的,因為他選擇了中立!

在唐朝建國後,作為長子的李建成深知自己無論是戰功還是謀略都是遠輸自己的弟弟李世民,所以作為太子的他倍感壓力。於是李建成聯合自己的弟弟李元吉一起排擠李世民,最重要的就是要將李世民徹底趕出皇權的爭鬥當中。

但是李世民也不是等閒之輩,作為手中擁有眾多名將的他深知如果自己在不反抗,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被自己的哥哥謀害致死。於是在背地裡,李世民就已經在偷偷地發動一場政變,徹底將皇權的歸屬者搶奪過來。

在私下,李世民就層多次問程咬金、秦瓊等多位名將他們的意見,當然,大多數名將都表示贊同,因為身在李世民門下,如果李世民一死,他們的結果也自然只有一個。但是作為中立的秦瓊來說,可以為國建功立業、效忠明主就是自己一生的願望,他並不願意過多地參與其中。

於是秦瓊選擇了中立,也是他這一選擇,讓他因病告退埋下了伏筆。雖然秦瓊選擇了中立,但是李世民並沒有因此對秦瓊產生忌憚,畢竟秦瓊也是跟隨在身邊許久的猛將,既然選擇了中立,那就讓他保持著中立的態度,也不失是一件壞事。於是李世民並沒有說那麼多,而是與其他名將一起策劃玄武門之變。

隨後在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淵在這場政變中也選擇了退位,最終在兩個月後,李世民成功做上了皇帝寶座。但這一切,秦瓊也看在眼裡,他也知道自己也要離開這歷史的舞臺了。

三、飛鳥盡、良弓藏

在李世民坐上王位後,隨即就賞賜了跟自己一起發動政變的功臣們,但唯獨秦瓊非常的惶恐。因為再這樣一場政變中,自己的態度雖然並沒有影響大局,但是君臣之間已經心懷芥蒂,難免那天自己恐受滅門之災。

於是秦瓊開始了為期12年的裝病生涯,在這期間,李世民一直派遣太醫為其診治療傷,但是心病那是用藥可以醫治得了的。身上並無病痛的秦瓊,在每次太醫煎藥離開後,都會倒掉,只有這樣,秦瓊才能最終逃離權利的中心。

然而事實也正如秦瓊所料,在他稱病修養的期間,慢慢遠離了權利的中心,同時手中並無半點軍權和實權,李世民也對此再也沒有任何的忌憚。最終,秦瓊在平靜的府中度過了餘生,一代名將,最終還是沒能逃過鳥盡弓藏的命運。

但是仔細想想,李世民此舉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在這樣一場危險的政變中,不表明態度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變相的偏袒。秦瓊有意識的偏向李淵、李建成團隊,讓李世民的功臣集團非常的忌憚,即使李世民沒有在意什麼,但是在朝堂之上難免會有人以此為藉口來打壓他。所以不如以退為進,最終還能落得一個美好的結局。

結語:

一代詞君無愧是,奈何生在帝王家,這一句道出古今多少辛酸。生在帝王家,最終也只是政治的犧牲品,許許多多的人在皇子們在皇權的爭鬥中死去。秦瓊甚知這個道理,最後選擇了隱退,也正是這個明智的選擇,讓他得以善終。

但是如果說秦瓊堅定的選擇李世民集團,那麼他的結果也許是非常完美的。畢竟李建成的智臣魏徵李世民都可以容忍,可以說明李世民在任人唯才上做的有多麼好。但是歷史的齒輪總是這麼的充滿趣味,人一生的選擇與機遇只有那麼一個,所以孰好孰壞,也只有秦瓊自己知道了!

參考文獻:《史記卷四十一》《唐史》

上一篇:電動腳踏車主,你的這個低階錯誤,會給小偷可乘之機
下一篇:評戰國四公子之平原君的失策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