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宋太宗趙匡義是怎麼死的?車神趙匡義為何被稱為千古明君?

986年,3萬契丹騎兵與10萬宋軍精銳對決,宋軍一觸即潰,冒著大雨渡過拒馬河紮營,踩踏而死、淹死者數萬人。渡河後,宋軍還沒有站穩腳跟,契丹鐵騎便殺到跟前,宋軍一片混亂。此時,若不是李繼隆率3000“靜塞軍”(重灌騎兵)血戰,擊退契丹前鋒, 宋軍估計全軍覆沒。岐溝關之戰,10萬宋軍精兵如此不堪一擊,一觸即潰,宋太宗欲哭無淚。

7年前,趙匡義(又名趙光義)在幽州之戰中慘敗,榮獲“車神”美譽,這是他的一大心病。勵精圖治幾年,國富民安,還編寫了《太平御覽》等著作,宋太宗達到了人生的巔峰,政績斐然。此時,宋太宗想洗刷“幽州之辱”,準備再次出兵北伐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擠進“大帝”之列,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並列。

皇帝有心思,大臣豈能不知道。賀令圖言:“遼主少國疑,母后專權,寵臣用事,國人怨疾,建議乘此機會,直取幽雲。”意思是,遼朝皇帝年紀小,只是一個12歲的小孩;蕭太后專權跋扈,大臣韓德讓亂政,國內民怨沸騰,這正是北伐中原收復燕雲的大好時機。

不得不說,賀令圖情報工作不是一般差,蕭太后與“藍顏知己”韓德讓關係非同一般,且兩人政務能力超強,遼國政局非常穩定,君臣團結一致。趙匡義,就是喜歡聽“謊言”,契丹國內混亂,豈能輕易放過這機會呢?為此,趙匡義決定出兵北伐,分三路出擊,總計20萬。這20萬兵馬,都是宋朝百戰之師,戰鬥力非常強悍。

西路軍,潘美、楊業率領,兵力5萬;中路軍,田重進率領,兵力5萬;東路軍,曹彬率領,兵力10萬,這是主力所在。曹彬,號稱宋朝開國第一名將,在平定後蜀、南唐、北漢等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此時,趙匡義希望曹彬能擊敗契丹名將耶律休哥、耶律斜軫,收復燕雲十六州。

10萬兵馬出擊,連戰連捷,曹彬很快就奪取了涿州,卻遇到了新的困難,就是糧食補給跟不上,宋軍隨身攜帶糧食只夠7天。此時,耶律休哥駐守幽州,聚集兵馬10萬,蕭太后與遼聖宗耶律隆緒御駕親征,率3萬精銳騎兵駐守在燕京郊外,隨時準備支援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遼朝名將,他看到了宋軍的弱點。如此,耶律休哥並沒有直接去攻打涿州,與曹彬正面硬抗,而是派精銳騎兵去截斷宋軍糧道。契丹騎兵繞過涿州城池,宋軍糧食運輸線被破壞,涿州城內糧草斷絕。沒有飯吃,10萬大軍處境艱難,曹彬只好撤兵,回到新城籌集糧食。

曹彬撤軍,趙匡義不滿,讓他再次北上作戰,攻取涿州。此時,東路軍內部眾將紛紛請求戰鬥,不希望功勞被西路軍、中路軍奪取。曹彬,老成持重,但宋軍內部還帶有五代時期的軍閥色彩,他不想北上作戰,也不得不從。如此,10萬宋軍再次北上,沿途被契丹騷擾。好不容易進入涿州,宋軍再次面臨糧食問題,士兵疲憊、飢餓,士氣十分低迷。

再次奪取涿州5天,宋軍沒有飯吃,又一次撤退。此時,蕭太后、耶律休哥指揮契丹騎兵從兩側衝殺而來,以密集箭雨射殺,宋軍慌不擇路,連續潰敗。抵達岐溝關時,遼軍3萬精銳騎兵追殺上來,宋軍還沒擺好陣型,契丹騎兵兩側包抄,宋軍再次戰敗,紛紛強渡拒馬河,踩踏而亡、溺水而死者數萬人,狼狽不堪。

耶律休哥從後面追殺,不給宋軍喘息之機,曹彬軍團亂成一鍋粥。此時,李繼隆率3000“靜塞軍”奮力拼殺,掩護曹彬撤退。就“靜塞軍”都是易州人,尚武之風濃厚,且裝備精良,他們硬是將契丹前鋒軍擊退。耶律休哥不想跟著李繼隆耗,便率兵返回。

如此,雍熙北伐東路軍慘敗,西路、中路有被夾擊之危險,宋太宗只好下令撤兵。結果,西路軍撤兵時出現矛盾,監軍王侁先強迫宋軍出戰,後則提前撤兵,主帥潘美無奈,只好同意楊業出擊契丹。結果,楊業與兒子楊延玉戰死沙場,成為“楊家將故事”的由來。潘美沒有對不起老搭檔楊業,但他不能阻止王侁,成為“楊家將故事”中奸臣潘仁美的原型,背鍋一千多年。

雍熙北伐失敗,20萬宋軍損失慘重,尤其是東路、西路。要知道,這20萬軍隊幾乎都是柴榮、趙匡胤等一手培養起來的精兵悍將,是宋朝絕對的精銳,結果就這麼被趙匡義耗盡了。那麼,為何這次北伐會失敗呢?很簡單,宋朝準備並不充分,大軍北伐,居然不能確保糧草補給穩定,豈能不敗呢?要知道,契丹封建化程度很高,他們不但騎兵強悍,守衛城池也很在行。如此,宋軍若想獲勝,必須組建一支強大騎兵,並確保後勤穩定,然後乘著遼國出現動亂,才能發起致命一擊。可惜,宋朝不具備這些條件。

參考書目:《宋史》

上一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蔡倫的造紙術,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的真實身
下一篇: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歷史上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 老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