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屈原是戰國楚人,出身於貴族之家,與楚王同姓,竭忠盡智以事其君。

屈原是戰國楚人,出身於貴族之家,與楚王同姓,在懷王時,任左徒、三閭大夫等職,他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因遭同僚上官大夫靳尚的嫉讒,被絀放逐。屈原在頃襄王時,又被令尹子蘭等陷害,放逐江南。屈原溯湘江而上,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回程時自沉於汨羅江以明志。伍子胥,也是楚國人,其生活年代在春秋末期,比屈原早200 多年,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官至太傅,可謂簪纓世家。由於楚平王的迫害,伍子胥投吳,暗結公子光,謀刺吳王僚成功,闔閭得立。

伍子胥任行人與將軍之職 ,與謀國政。伍子胥勇敢善戰,多設奇計,常取得勝利,為“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立下卓越功勳。夫差即位之後,由於伍子胥屢次忠諫,反對伐齊,力主防越,加上當朝奸臣伯嚭等挑撥進讒,子胥逐步被疏遠,遭怨憤,最後,吳王夫差賜伍子胥屬鏤之劍,逼迫伍子胥自抹了脖子。伍子胥忠誠國家,敢於強諫的精神,後一直被包括楚地在內的人民的讚揚。伍子胥憂國愛民,為吳國鞠躬盡瘁,200年後屈原把伍子胥作為自己精神導師。屈原繼承了伍子胥的思想傳統,主張“舉賢授能”、“聯齊抗秦”,敢於強諫,終被放逐。

他擔心國事之日非,同情苦難的人民,對那些奔競貪婪、工巧嫉妒之人表示十分的憎恨,把這些傢伙比作擾堂的燕雀。經歷的相似,思想的一致,使屈原對伍子管產生景仰而推崇之情。認為伍子胥一是忠,二是賢。屈原以伍子胥為榜樣,在原有的愛國憂民之心落空而怨恨,決心走伍子胥的道路,投水自殉。投水自盡,是屈原自己以伍子胥為楷模作出的抉擇。屈原自溺於伍子胥殉難日期相近,或者說屈原所選自殉日期與伍子胥的自盡日很有可能相同。

伍子胥殉難之日,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據《左傳 哀十一年》記載的推算,伍子胥殉難之日應是現在的農曆“五月五日”。根據屈原與伍子胥經歷的相似,思想的一致,選擇伍子胥自刎相近的五月五日那天自沉,這完全可以說明屈原走的是伍子胥的道路。人們把屈原與伍子胥同樣看待,用同樣的競渡等形式加以紀念,也就不足為奇。由於伍子胥在春秋末已得到勾踐等崇祭,因此端午節最早紀念的人物應是伍子胥而不是屈原。只是由於屈原富有文采,詩篇流傳久遠;加上吳被越所滅,最終又被楚所滅,楚不可能鼓勵紀念伍子胥,才使端午節起源於屈原之說逐步傳播,成為較普遍的認同。

但江南一帶至今仍堅持“端午祭伍”說,這也是一個客觀事實。

上一篇:一個學生會工作的學妹寫下這個字,讓人驚歎!
下一篇:中國寓言故事之謝養女,該故事揭露了什麼道理?這篇寓言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