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古代計劃生育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提出計劃生育?背後有什麼隱情?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在封建農耕社會,普通人家養孩子的成本有限,加上古代醫療條件落後,小孩夭折的機率也很高,因此很少有限制生育的思想。即便是有詩人發出過兒女催人老的感嘆,終究抵不過子孫滿堂的普世價值觀,這種多子多福的思想仍然依舊存在。

新中國建成不久後,有社會學家察覺到這其中隱含的隱患。我國一直以來都是人口大國,民間傳統又天然鼓勵生育,居高不下的人口增值率,出於計劃經濟的考慮,計劃生育首次被提出。而那個首位提出計劃生育的人,自己卻娶了一妻一妾,生了8個小孩。

他就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和人口學家馬寅初。馬寅初出生在清末,留學美國並獲得了博士學位,並堅定拒絕了所有政客、軍閥的拉攏,潛心教育和科研,堅守自己的學術初心。他一生著作頗豐,留下了許多卓有見地的研究成果,為我國的經濟、教育、人口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術生涯,馬寅初都有一顆赤子之心。郭沫若這樣評價他:一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爆的響噹噹的一枚銅豌豆。這真是馬老一生的真實寫照,不管怎樣的強權欺壓,馬寅初始終保持著敢說、敢笑、敢怒、敢罵的真性情。

民國時期,馬寅初在國民政府的立法院當任經濟委員會和財政委員會的委員長,同時身兼多所高校的教授工作。在抗戰初期,他言辭批判老蔣的不抵抗政策,也在立法院會議上就通貨膨脹等問題抨擊財政部長孔祥熙。

抗戰結束後,馬寅初不改民主鬥士風采,在白色恐怖威脅下,他寫下遺書毅然赴南京中央大學公開演講,批判老蔣的國民政府發動內戰的惡劣行徑,以及四大家族經濟腐敗,抗戰時期大發國難財的醜陋嘴臉。

他的剛直不阿最終引來了災禍,惱羞成怒的老蔣令將他逮捕並關押在集中營數年之久。馬寅初始終是我黨的諍友,在我黨的積極營救下,新中國成立前夕,他終於獲救,並借道香港轉赴北京,參加新中國的籌建。

1953年,我國大陸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引起了馬寅初的注意。普查結果表明,我國在1953年的人口有五億七千萬,估計每年增加人口一千兩百萬至一千三百萬,增值率為20%。馬寅初認為增值率的測算偏低,透過他歷時三年的實地調查研究,得出真實的增值率在22%以上,有些地區的人口增值率甚至高達30%。

馬寅初敏銳地察覺到人口增長過快隱含的憂患,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50年後中國人口將增長至26億,到時候人多地少,吃飯都成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計劃生育的雛形開始在馬寅初的心中生成,並在他的科研實地考察中不斷完善。

與馬寅初持有相同想法的學者還有邵力子。他們都主張透過避孕和推遲婚齡來控制人口,在此基礎上,馬寅初認為最好一對夫婦只生兩個孩子,對兩孩的家庭加以獎勵,對超生的家庭抽稅以此督促大家自覺遵行。

計劃生育的想法剛被提出時,大家還不是很看好。經歷一番波折後,馬寅初始終不放棄自己的想法。他反覆檢查自己的理論,將自己的觀點凝結為《新人口論》的學術成果,希望國家可以照此提案施行。直到1982年,馬寅初度過了自己整整一個世紀的百年人生,駕鶴西去之後,計劃生育在9月被定為基本國策全國推行。

計劃生育提倡的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無不飽含了他的學術心血,實際上,它也確實對我國的人口問題和發展問題起到了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二零一九年9月25日,馬寅初被評為“最美奮鬥者”個人。

不過常言道,人無完人。馬寅初唯一被人詬病的大概就是身為計劃生育的倡導者,本身卻娶了一妻一妾,並生育子女八人的事情。這與他出生在清末有著莫大的關係,封建思想的餘毒下,馬寅初與原配妻子的結合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後沒多久,馬寅初留美求學,夫妻間感情日漸淡薄。

馬寅初的妻子張團妹是一個典型的舊時代女子,她堅持為丈夫納妾,認為開枝散葉是女子的義務。因此馬寅初留學歸來沒多久,就被安排了另一位妻子王仲貞。不過所幸的是,馬寅初對兩位妻子都很好,而兩位妻子之間相處也很和睦,這也屬少見。

因此,馬寅初娶妻納妾生養八個孩子,是民國時期的事情,計劃生育是建國後根據國情制定的政策,以此來攻擊馬寅初不做表率是沒有道理的。無論如何,他一生為國家為人民作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參考資料:

《短歌行》

上一篇:古代皇子想要登上皇位除了當太子還有其他辦法可以抹殺太子或者太子
下一篇:三國時期的南北分治,真的是因為劉備的一個插曲嗎?真相是什麼樣的